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秀君 《贵州教育》2012,(16):15-17
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及教师的法定责任,是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工作,是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必然要求,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举措。为此,我省根据近几年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且低龄化、团伙化、危害程度严重等实际情况,在全省中小学开展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与基本特征,即犯罪主体低龄化、犯罪动机简单化、犯罪手段暴力化、犯罪组织团伙化.同时从家庭、学校、社会和青少年自身四个层面深入剖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要改善家庭环境、优化教育环境、净化社会环境,加强法制教育等四点建议与对策,以期加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目前青少年犯罪仍然是困扰我国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一个最基本的方法是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即首先必须提高对青少年教育工作的认识,保证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教育方式的有效性;其次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相互协作的合力机制,并逐步实现法制教育工作的法制化。  相似文献   

4.
正为积极响应中央宣传部、司法部组织开展的"六五"普法活动,进一步提高学校青少年的法制意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我校十分重视法制教育工作,结合学生特点确立了法制教育目标,形成由高一到高三年级依次递进、螺旋式上升的高中教育阶段道德法制教育体系,构建了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的法制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2004,(9)
团中央、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决定在全国联合开展“青少年网络文明”行动。活动的主题是:遵守文明公约、拒绝不良诱惑、安全健康上网、自觉  相似文献   

6.
学校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摇篮。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推动经济建设发展的人才库 ;是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纲要 ,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德育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兴旺 ,国家的前途。因此 ,我校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 ,开拓进取、勇于探索 ,学校德育工作又上新台阶 ,又有新突破。一、完善德育工作领导机构 ,提高德育工作者素质为保证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 ,禁毒工作领导小组 ,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一支由党支部、行政、工会…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学生是21世纪的建设者,法律素质是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全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2002年10月,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团中央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完善在校学生的知识结构,使法律知识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必修课内容;逐步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真正做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根据不同学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意见》指出,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网络,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教育格局,切实维护在校学生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本期刊发的这篇文章,是一名优秀法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思考,对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它使我们认识到:每一位教师对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都负有何等重要的责任!如何切实担负起这副重任,让每个孩子都享有美好的未来,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  相似文献   

8.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再强调要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 ,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 ,并号召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法制教育 ,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是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 ,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 ,是实现依法治国的百年大计。按照党和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要求 ,我们要切实抓好学校的法制教育工作 ,努力把广大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掌握必要法律知识 ,具有良好法律意识的一代新人 ,促使教育更好地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下面 ,我…  相似文献   

9.
校园作为社会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学校法制教育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坚持教育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扎扎实实开展学校法制教育工作,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切实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保证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0.
建设三大工程深化素质教育方怀民近些年来,我校注重在德育工作中强化法制教育,注重建设德育工作的基础工程、重点工程、综合工程这三大工程,有效地预防了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优化了学校育人环境。学校被评为省德育先进学校和市级模范学校。我校在强化法制教育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校园安全事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事关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加强制度建设、开展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安全管理,明确责任,落实措施,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为加强青少年暑期法制宣传教育、自护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学生法律素质的全面提高,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健康、自律、愉快的寒假,团县委在全县开展社区青少年学生暑假法制宣传教育、自护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3.
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法制教育工作作为我国法制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明显。面对目前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普遍淡薄,学生违法犯罪逐年上升的趋势,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学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学校的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14.
张鹏  赵琨 《华章》2007,(5):33
加强对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最有力手段之一,如何正确认识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现状和科学制定对策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15.
最近,由中央20个部委实施的“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在人民大会堂开始启动。这一工程目标是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网络。“为了明天——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周”同时拉开帷幕,集中开展青少年学习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并在全国青少年网上开展普法知识大赛等活动。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学校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中的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必须从认识青少年心理特点着手,从本源上下功夫,净化青少年的心理环境,加大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的力度,充分发挥学校在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6月14日,太谷师范附属小学教学楼内,掌声阵阵,一场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讲座正在进行。讲座由太谷师范附小聘任的法制副校长主讲,用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例教育学生要远离犯罪,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学会保护自己。学校法制教育历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有直接关系。近年来,太谷师附小坚持教育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扎扎实实开展学校法制、安全教育工作,切实维护了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增强了少年儿童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8.
化雨 《宁夏教育》2005,(12):4-4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10月25日召开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综治委主任罗干在讲话时强调说,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预防青少年连法犯罪工作的措施,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  相似文献   

19.
政法人员担任兼职法制副校长必须结合实际、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解决青少年特别是在校中小学生的违法犯罪问题,必须积极探索预防中小学生违法犯罪新路子,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强化法制教育的时效性;学校、家长要互相配合,及时沟通,利用执法人员接触青少年犯罪案件的优势,注重在工作中积累素材,利用电视、报刊、广播等媒体进行法制宣传,对典型案件进行报道,让全社会都来预防青少年犯罪,特别是中小学生的犯罪。青少年法制教育不能流于形式,简单枯燥。兼职法制副校长要把法制教育当作大事来抓,当作事业去干。  相似文献   

20.
政法人员担任兼职法制副校长必须结合实际、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解决青少年特别是在校中小学生的违法犯罪问题,必须积极探索预防中小学生违法犯罪新路子,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强化法制教育的时效性;学校、家长要互相配合,及时沟通,利用执法人员接触青少年犯罪案件的优势,注重在工作中积累素材,利用电视、报刊、广播等媒体进行法制宣传,对典型案件进行报道,让全社会都来预防青少年犯罪,特别是中小学生的犯罪。青少年法制教育不能流于形式,简单枯燥。兼职法制副校长要把法制教育当作大事来抓,当作事业去干。一、抓好教育培训,提高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