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用翻译模式理论的语篇分析法,对老舍短篇小说《马裤先生》及其译文进行案例分析,旨在探索分析汉英文学语篇翻译中衔接照应语的迁移问题。从中得出如下结论:汉英衔接照应语系统无论从语法角度还是从衔接照应语的选择上都存在较大差异,集中体现在汉语零代词的普遍使用以及英语代词的广泛使用;尤为重要的是,文学翻译中衔接照应语的迁移从根本上造成了篇章衔接外显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照应是英语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篇章结构中,照应涉及两个语言项目:照应项和被照应项。照应项和被照应项构成照应链,形成一种粘合结,有效地连接语篇,使语篇更具粘合力。照应包括人称照应、批示照应和比较照应。然而,照应如使用不严密,可导致歧义现象,对英语学习造成很大障碍。  相似文献   

3.
吴华松 《文教资料》2007,(3):171-172
由于英汉民族思维模式和语言文化的不同,英汉语语篇结构存在很大差异。对翻译文本进行语篇分析是翻译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译者只有处理好不同语言间语篇结构的差异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目的语读者。文化的异化和语言的归化是翻译的大趋势,无论是翻译应用文体还是文学体裁的文本,归化法都是处理语篇结构差异的重要手段,归化程度取决于目的语读者的具体需求。  相似文献   

4.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应注重语篇分析和语言赏析。本文通过对一篇大学英语阅读课文的个案分析,论述了语篇分析和语言赏析有助于学生理清阅读文本的结构、上下文,而更为重要的是对阅读文本的内容及要旨达到更深入、更充分的理解。文章还论证了语篇分析和语言赏析在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可行性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照应是语篇衔接与连贯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人称照应系统中,第三人称代词具有更加突出的内在语篇衔接功能。通过语料统计的对比分析发现,英汉语言中第三人称代词的照应分别呈现出显性和隐性的表现特征,而汉英文化是造成这种语言使用差异的重要潜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讨论语篇照应中的本质以及它在语篇衔接中的解释作用,指出语篇照应、静态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从动态角度探索语篇照应,从而希望发现解决静态分析不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照应是衔接英语语篇的方式之一。它通过一些起信号作用的照应词汇对语篇内某些词语做出语义上的解释。这些信号词汇连接着上下文,起着衔接语篇的作用。对照应关系与语篇衔接的分析研究有助于理解照应词项在语篇中的具体指称意义。  相似文献   

8.
黄爱芳 《文教资料》2010,(33):46-48
衔接手段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之一。照应是继词汇衔接手段之后又一个重要的语篇衔接方式。虽然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许多差异,但二语当中都应用了照应这一衔接手段.其在二语中的应用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探讨二者之间的差异性有助于译者认清英汉互译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语篇衔接理论为依据,全面而充分地对英语语篇中的照应衔接手段进行分析,同时又具体地阐述了其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广告这一语篇体裁,利用篇章语言学中的衔接理论对它在语法衔接中的照应手段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研究发现外照应具有语篇衔接功能;另外,内照应和小句照应也可以起到衔接上下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淼 《海外英语》2013,(13):257-258
指示照应是实现语篇衔接和连贯的重要手段,英汉两种语言有着基本相同的指示照应手段,但在指称功能上并不完全一样。该文选择英语中的指示代词"this""\that"和汉语中的"这""\那"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探讨英语指示代词汉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双关范围新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双关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辞格。对双关的范围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认识 ,一般认为双关存在于词语、句子层面 ,也有学者认为双关存在于语素、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层面。其实双关广泛存在于语言的各级单位 :从语素到语段、语篇。语篇双关是文学文本的重要特征 ,这与人类的交际方式、文本的生成规则和审美需求密切相关。语篇双关的构成手段有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模型为参照,分析经典故事《男孩与苹果树》中照应、替代、省略、连接、词汇衔接等手段在文学语篇中的使用及其功能。得出:衔接不仅使整个故事结构紧凑,还帮助语篇完成深层语义的连贯,实现语篇的完整,从而使读者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对认知语言学家来说,人类的某种认知能力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某一个语言层面,只对某一个语言现象起作用,而应该在多个语言层面上加以体现。在照应词的使用上也应如此。语篇只是一个复杂的语言现象,某些语篇结构会影响语篇中照应词的使用。本文从段落、话题、框架三个方面谈了照应词的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15.
指示照应是实现语篇衔接和连贯的重要手段,英汉两种语言有着基本相同的指示照应手段,但在指称功能上并不完全一样。该文选择英语中的指示代词“this”\“that”和汉语中的“这”\“那”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探讨英语指示代词汉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及物性和情态分析成为了批评性语篇分析在文本分析层面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和手段,这有助于批评性语篇分析者从整体上了解语篇的交际目的和可能产生的意识形态,从而进一步阐释语言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本文以2000年布什总统胜选演说为语料,通过对语料文本语言层面的及物性和情态动词分析来探究布什在演说过程中隐含在语篇间的意识形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曹顺娣 《海外英语》2010,(2X):107-109
照应是英汉语中共存的一种篇章衔接手段,在解读和翻译语篇的过程中,成分间的照应是一个重要的线索和根据,分析和对比英汉语篇中照应手段的异同十分必要。该文首先介绍了照应的基本定义,然后从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三个方面对英汉语中的照应手段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翻译实践总结了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8.
语篇与其所反映的世界是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Johnstone在其《话语分析》一书中,从批评话语分析、语篇的照应和语篇的理解、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以及新马克思主义等四个角度探讨了语篇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其中批评话语分析作为一种语言分析的方法,已为许多社会科学所用,并贯穿文章始终;语篇照应和理解是从认知的角度认识心理表征;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则从语言与思维的辩证关系着手;新马克思主义角度则把语篇的社会性理论与语篇分析方法相结合,从而比较全面地揭示了语篇与世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语篇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源泉.教师只有全面、深入地分析教学中使用的语篇,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研究发现,基于语篇分析的英语阅读教学,教师需要审视文本标题,预测语篇;认真梳理语篇,明晰结构框架;聚焦文本衔接,培养语篇逻辑;深入语篇分析,解读语篇特征;迁移语篇情境,实现深度阅读.  相似文献   

20.
照应作为语篇衔接手段已为语言界所公认。本文依照Susan Ehrlich的理论,示例说明照应在自由间接引语语篇中带插入的语句和带嵌入式从句的语句如何与它们的上下文构成连贯语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