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我国即将全面脱贫的大背景下,本文基于2018年国内10个贫困县4939户家庭教育状况的实地调查数据,从家庭资本视角探析贫困地区家庭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因素对子女受基础教育不同阶段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对家庭人均教育支出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家庭经济资本比文化资本的影响更大,而家庭文化资本的影响随着子女受教育阶段的提升而增大;家庭经济资本中的家庭人均收入及家庭文化资本中的父母受教育程度是影响贫困地区居民家庭在子女受基础教育各阶段家庭教育支出的两个最主要因素;在学前教育阶段,家庭人均收入和家庭教育承受度是影响贫困地区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的两个最主要的因素;家庭人均收入、家庭教育承受度、建档立卡户和父母教育观念等对子女就读小学阶段的家庭人均教育支出均存在显著影响,而且贫困家庭在子女就读小学阶段时额外增加的校外教育支出,使其家庭教育承受度和教育期望均明显降低;家庭人均收入和父母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初中阶段家庭人均教育支出的两大显著性因素,但家庭教育承受度、建档立卡家庭、父母教育观念和父母教育期望这四个因素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高中时期,仅有家庭人均收入和父母受教育程度两个因素对家庭人均教育支出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影响,而其他因素的影响不显著。本文认为,在我国全面脱贫之后,国家仍需继续加大为贫困地区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子女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良好教育机会的力度,而学生家长也要有意识、有目的地不断提升家庭文化资本,以切实降低家庭贫困代际传递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不同家庭背景大学生就业中的教育公平问题,本文采用调查法对甘肃省某高校毕业生从就业机会、就业过程和就业结果三个方面分析了不同家庭大学生就业中的公平问题。通过研究发现,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由于家庭的社会资本、经济条件等因素,在就业机会、过程以及就业结果方面都会表现出较大的不公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不同家庭背景大学生公平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家庭参与学校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学校制度变革与学生学业取得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针.由于城乡社会背景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因素,使家庭在参与子女学校教育上呈现明显差异.让那些处境不利家庭有效地参与学校教育中,保障弱势群体家庭的教育权益,最大程度地促进子女教育机会、过程与结果的平等.将家庭教育公平问题纳入中国教育公平政策视阈,使其成为需要关注的课题,具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这为我们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自治区通过创办六盘山高级中学和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努力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确保了南部山区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创立了在全国有影响的“教育扶贫”模式,充分体现了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5.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公平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科学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帮扶工作的重要目标。对教育政策、教育改革、社会变革、经济政策、社会分层及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因素进行再探讨,梳理导致问题的根源,为科学推进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公平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是指以家庭伦理道德为内容,对广大高中学生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活动。高中语文蕴涵着丰富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资源,现行教材都不同程度地蕴藏着家庭伦理道德内容,而高中阶段正是学生道德伦理化阶段,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而教育资源配置公平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公平的实现程度。本文运用教育基尼系数对我国31个省份间的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现状进行评价与测量。测算结果显示,研究生教育基础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优于优质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同时在2003~2012年间,基于研究生在校生和基于地区人口的研究生教育基础资源配置呈现越来越公平的趋势,而基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研究生教育基础资源配置的公平程度则稍有下降。  相似文献   

8.
博客锐评     
教育公平,就是社会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而不论孩子的家庭背景和他们父母的职业、经济收入等。这是教育公平得以实现的基础。除此之外,教育公平还在于受教育的环境。学生间没有仰仗于家庭的关于经济、权力的攀比,以及因此造成的心理压力,并且在学校里也不会遭受老师的不平等对待。  相似文献   

9.
优质教育资源的标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当经济条件较差、教育政策尚不能以均衡和公平为优先选择之时,优质教育资源更多体现在学校硬件方面。因为学校优良的设施设备条件,能吸引更多优秀教师流向本校,并促使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教育政策开始把均衡和公平作为首要原则之时,反映优质教育资源的指标逐渐转向考察师资的学历层次。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所拥有的众多社会资源中家庭社会资源对其高校学习机会产生重要影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家庭所在地区、家庭经济来源负责人的职业及家庭经济收入不同的学生拥有不同的高等教育机会,要实现教育机会的公平需要从经济发展模式、法律制度、产业发展平衡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1.
家庭背景对子女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背景作为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对子女受教育程度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父母职业、父母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社会资本三者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共同对子女受教育程度施加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胡锦涛同志关于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讲话犹响在耳。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强调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  相似文献   

13.
杨莉 《中国考试》2023,(11):85-94
我国目前已基本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的目标,但仍然存在教育结果不公平的问题。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学年的基线数据,分析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以及父母监管、亲子交流、家长与学生朋辈群体互动、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这4类家庭非货币性资源投入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初中生的学业成绩;4类家庭非货币性资源投入在两者间均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能够降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差距造成的初中生学业成绩差异。本研究可为初中阶段教育公平相关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以期推动我国初中后阶段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基于重复测量多水平模型的追踪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不仅能够显著预测小学生的成绩,并且预测效应呈倒U型非线性特征;学生成绩变异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分布上呈正U型非线性特征,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男生成绩变异远远大于其他学生。随着时间的变化,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生成绩的相关程度未发现显著增强或减弱,但中、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生成绩变异逐渐增大,而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生成绩变异一直稳定在最高水平。我们应当关注生源分布对教育公平的影响,并为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生提供补偿教育。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老年教育需求呈"井喷式"增长,而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却严重短缺。二者叠加加剧了老年教育资源供需的严重背离和不平等竞争,凸显了老年教育公平的缺失,如城乡老年教育之间、干群老年教育之间、区域老年教育之间的公平缺失。探究老年教育公平缺失的原因,主要是受"一次性"教育观、老年教育公平边缘化、老年教育涵义狭窄化等观念桎梏,城乡社会二元结构、城乡社保双轨制、现有老年教育办学一元化等体制制约及政府、家庭或个人经济基础还不能充分满足老年教育需求等经济束缚。因此,我们必须通过转变观念、创新体制、保障经费供给等举措推进老年教育公平的回归。  相似文献   

16.
教育公平,不仅指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更指受教育环境和条件的公平。可以说,当前我国推进教育公平的政策,大都着眼于解决教育资源的增量公平,而对于我国由于历史的经济的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重大的城乡教育差距、校际教育差距,即教育资源的存量差距方面,我们的政策还不够有力。  相似文献   

17.
择校的教育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择校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学校化社会的影响和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衡等是择校发生的原因。通过高额的择校费使一部分低经济地位的家庭子女丧失了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择校的存在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再生产了社会的优势阶层。教育社会学对择校的分析主要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企求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8.
讨论教育公平,首先要明确"教育公平"归根结底是一种"判断"而不仅仅是一种"状态";"教育公平"不等于"教育平等";"公共教育资源"不等于"教育资源"。在此基础上,从历时与共时、公平与效率、可为与不可为等多向度进行分析,有助于对教育公平程度做出更加公允的评判。  相似文献   

19.
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显著特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做出了明确的制度安排,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切实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20.
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一个重点、热点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权利、机会等资源分配和再分配问题,尤其是分配标准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不同层次的家庭拥有的教育资源对高等教育机会分配产生的影响是迥异的。家庭社会资本能够作为家庭代际关系资本转移的桥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子女高等教育机会的分配。文章以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提出的文化资本理论为指导,从家庭社会资本的维度出发,通过实证分析可知,家庭社会资本对子女高等教育机会分配方面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