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在生命科学专业教学实践改革中,我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职业变化能力为目标,通过专业课程整合、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实现了学校、老师、社会"三位一体"生命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构建,有效地提高了生命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实践证明,"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大的优越性,培养了一批受社会各界欢迎的高素质生命科学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
当前,职业核心能力正日益成为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重视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需要政府、学校、用人单位三方联动,也需要院方、教师、学生三方联动。同时,还需要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教学开展融合在一起才能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3.
我国1230所大学开办了涉及动漫专业的院系,如何构建基于能力培养的适合高职影视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普遍面临的难题。以项目为载体,构建"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实现学生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统一,学生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与一般职业能力培养的统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测评体系是指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保障高职学生具备预期的职业能力目标,保障人才培养符合行业标准、学校标准、企业标准,由学校、行业、企业联合组成测评团队于每学年根据学生应当掌握的职业能力分阶段、有计划地进行能力测验与评价的体系.这种测评体系使高职院枝人才培养能够符合"三个标准"、发挥"四个自主"、"四个保障"和"四把标尺"的作用.但作为一种考评体系,如何发挥其公平性、科学性仍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在现有高等法学教育人才培养上,传统三位一体模式往往使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着"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在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中,坚持立德树人,将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协会四方有机结合,改变只有学校单方面育人的传统禁锢",四位一体"联合把学生逐步放到社会中进行培养。把"四位一体"开放式协同培养模式贯穿到地方高校法学人才培养中,并逐步推广实施,这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快的融合到法律职业共同体中,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无缝对接,推动卓越法律人才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6.
"双一流"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高质量人才。正确的择业观、合理的人生规划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是高质量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系统的职业发展教育则是培养这一系列能力的保障。从学校顶层设计角度出发,遵循"多方联动、精准指导"原则,构建"体验-测评-实践"三位一体的职业发展教育模式,并将其融入高校"双一流"建设方案,一方面可以帮助本科学生树立职业规划意识、提高职业规划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推动课程体系重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最终实现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本论文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为例进行研究探索,为提升核心能力培养,就实际操作层面,将学生在校学习划分为三个阶段,构建了以课程为核心全程化闭环式的"传道、授业、解惑""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基于就业能力标准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科学地确定和应用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标准,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和内容的进一步完善,有助于引导学生在进行自我测评认知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使自己在就业竞争中获得更多优势,也有助于企业或机构获得更具有工作适应性、更有工作能力和潜力的员工,进而提高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经营绩效,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经过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应用型高校法语专业其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作为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评估体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通过梳理应用型法语人才的内涵和现行的法语评估体系,指出应用型法语人才急需一套有别于学术型法语人才,以职业能力标准和专业认证为导向,以市场需求和职业需求为核心,以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测评体系。与此同时,学校需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重视其对学生的评价和对学校的反馈,从课程设置、能力培养、实践环节、资格考试等各个环节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应用型法语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对学生语言知识和能力的"实用性"培养,侧重知识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和学校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由企业向职业教育学校发出"订单",学校按照企业用人需求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以"订单"为导向,构建"专业能力基础模块+岗位需求弹性模块"人才培养模式,最大限度使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订单"培养模式下英语课程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订单"培养,即高职院校针对用人单位需要,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并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合作,通过学校、企业两个教学地点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结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订单"培养模式要求英语在课程体系的构建设计、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上与之相适应,一体化构建"订单"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育课程新体系.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能力培养,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按照"打好基础、强化实践、突出创新"的原则,构建课程体系。从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出发,优化课程结构。在教学中我们将护理应用解剖学教学与护理临床应用技能有机结合,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职业行动能力的训练。事实证明,学生在校通过应用解剖课程的培训,很快就能胜任临床护理操作,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相似文献   

13.
从校企深度合作的角度提出"阶梯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职业道德培养,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基于校企合作的"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和适应性,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完成从在校学生向高技能职业人才的转变,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在进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中,优化和利用现有资源,大力推动课程的整合与建设,对教学效益提升和素质教育普及有着积极的作用。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从职业素养的需求入手,构建以公共基础教育为核心的"三堂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将核心能力"融入公共课、渗入专业课、嵌入实践课",以逐级递进的方式将职业核心能力有效地融入学校教育,为学生的职业教育终身化提供了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15.
李国渝、朱肖川在<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第5期中撰文比较分析了远程开放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异同.作者首先比较了电大和高职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差异.电大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与开放教育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有机结合,增加了开放教育的适应性.而高职的人才培养模式为"1221"模式,即:一个开放教育平台,高职院校应成为汇集使用社会和企业各种资源,开展产学研结合、工学结合的开放平台;两个交叉灵活应用教学系统,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基础知识;两个证明学生能力和水平的证书--学历证和职业资格证;一个基地,把学校办成终身学习培训和为社会服务一体的基地.  相似文献   

16.
高职生面临就业压力,学校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帮助.本着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的办学理念,以"诚实守信、聪明智慧、技高能强、健康幸福"为人才培养目标,对高职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系统的构建,以文化课为专业服务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从学生就业出发,探讨高职业在校学习中,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专业课服务的实践探索,结合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职业化素养和职业化能力的培养,最后通过学生自身、用人单位、政府和评价机构三方的评价来检验职业化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效果,反馈到职业化能力培养的系统中,循环往复,提升高职生的职业化能力和素养,从而提升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订单式"培养:即高职院校针对用人单位需要,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并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合作,在学校、企业两个教学地点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结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根据自身实际,扬长避短,在校企合作机制和"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校企"双主体"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构建了校企"双主体"育人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校企双赢的目标,建立了一种良性、稳定、可持续的合作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中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质量和效果对培养优秀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能力测评存在形式简单化、内容单一化、标准不科学不规范的问题。中等职业学校可以通过完善职业能力测评模型,或与高职院校合作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职业能力测评体系,测评形式及测评主体多元化,测评内容多样化,测评标准规范化,测评指标权重合理化,测评数据的收集及处理科学化,增加测评次数等措施,优化学生职业能力测评工作。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因素分析法得出:加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学生、社会、学校、用人单位的共同努力,学校应在教师培养、课程设计、考核标准和与用人单位合作等多个角度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高职院校教育改革需要,从理论层面上创新性的提出"T"型高职复合人才的培养模式理论,将系统探究如何完善高职院校职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计划,如何引进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群的教育资源,使学生的在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产生互动。通过社会、企业、学校联合培养,面向未来职业岗位群的需求,综合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构建"T"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培养"T"型复合人才的目标,为我国经济产业升级输送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