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狄更斯的语言丰富,他在写作方面极为细致,提高了形象的表达力,使其意义得到加强。狄更斯不断采用创新多变、多样化的语言,使作品具有感染力,艺术形象更臻完美,语言节奏得以加强。在重要人物及重大情节的描写上,作家用字简练,寓意深刻。作家使用不  相似文献   

2.
<正>《雾都孤儿》是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代表作之一。个性化的语言是这部作品在人物塑造上运用得十分出色的一种手法。书中的流氓、盗贼、娼妓的语言都切合其身份,甚至还用了行业黑话。然而,狄更斯绝不是在做自然主义的再现,而是进行加工、提炼和选择,避免使用污秽、下流的话语。主人公奥立弗作为一个在济贫院长大的孤儿,从未受过良好的教育,所接触的也大都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教师,我常常想起狄更斯。 狄更斯是英国文豪,这属于文学常识。可是,谈及说书艺人,一般人恐怕就难以同狄更斯联系起来了。其实,狄更斯既是文豪,又是著名的说书艺人。 作为一个说书艺人,如同作为一个文人一样,要取得成功可真不容易。请看狄更斯致福斯脱的信:  相似文献   

4.
谭宗燕 《考试周刊》2007,(38):93-94
查尔斯.狄更斯一直被公认为英国十九世纪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很少有人去认真解读他作品中的浪漫主义成分。本文试图通过狄更斯在《雾都孤儿》所使用的个性化的语言、色彩对比、故事情节的安排以及其丰富的想象力四个方面来窥探早期狄更斯的乐观浪漫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5.
《雾都孤儿》作为一本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描写的是社会的现实与险恶,这本小说如同狄更斯的其他小说,揭露社会现状,通过妙趣横生的语言以及细致的细节描写使得此书给人的印象深刻,而狄更斯也以自己极具特色的写作风格令人叹服。  相似文献   

6.
狄更斯钓鱼     
英国大作家狄更斯(1812-1870)去钓鱼,不一会儿走来一个人,问狄更斯:“你钓了多少鱼?”狄更斯回答:“钓了一大筐。”对方说:  相似文献   

7.
狄更斯对老舍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他们在文学创作上有很多相似,他们都有幽默夸张的语言风格,都重点关注社会底层小人物,作品中都蕴含人道主义思想。但老舍在受到狄更斯影响的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第二章"大卫忆童年"部分的文体分析,从词汇特征、语法特征、修辞格及衔接等文体特征来阐述狄更斯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与其艺术动机和小说主题意义的关系,同时强调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文体特征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提高读者的语言意识,帮助他们从文体学的角度研究文学话语,从而懂得文本中的词语是如何表达和暗示意义,以及写作风格或语言特征的影响和产生意义。  相似文献   

9.
英国作家狄更斯是张天翼接受外来文学影响最早且最深的外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及其艺术风格促进了张天翼现代小说观念和讽刺幽默艺术审美倾向的形成,成为张天翼文学创作的第一块坚实基石。在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中,张天翼对狄更斯影响的接受呈现出一个动态化的发展过程,而张天翼在创作实践中又博采众长,成功地实现了对狄更斯影响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1.人的两重世界和内心世界的外化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是十九世纪英国最著名的小说家.人物塑造是狄更斯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之一.狄更斯塑造人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内心世界的外化.本文试就此作一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狄更斯是最早被译介到中国的外国作家之一。在狄更斯研究中,“狄氏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作品的出版情况最能直接体现这一作家在异国的接受度,从出版这一视角来研究狄更斯的接受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前期著名的小说家,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坛享有盛誉。狄更斯作为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在自己的作品中用精湛的语言和高超艺术手法揭露当时英国社会的丑恶面。此外,狄更斯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特征鲜明,让人记忆深刻,他通过这些令人难忘的人物展现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对19世纪的英国做出了赤裸的批判。查尔斯·狄更斯的作品风格特征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鲜明色彩,本文将以其代表作之一《双城记》为例,分析狄更斯小说的作品特点,有助于读者对其创作后期作品风格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狄更斯的童年经历和人生轨迹使他的作品充满着情感和法律的交织与冲突。作为一个温和的人道主义者,狄更斯主张“行善施爱”,极力宣扬人性中善对恶、美对丑的最终胜利,将“爱”高置于法律之上;作为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认为“恶者必亡”,既猛烈地批判资本主义法律的不仁不义,又否定“恶”对法律的肆意践踏,展示了善恶冲突中的情与法、罪与罚的复杂纠葛。  相似文献   

14.
狄更新的小说不仅思想内容丰富,而且语言生动,叙事风格更是独具特色,俄国电影大师爱森斯坦称其为“电影化”特色.《远大前程》是狄更斯最成熟的作品之一,是英国人最爱读的狄更斯作品,最具其“电影化”特色,曾多次被搬上大银幕.我们将从《远大前程》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技巧两方面来分析狄更新的电影化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15.
剑桥夫妇教授F·R.利维斯和Q·D.利维斯是20世纪具有重大影响的狄更斯研究专家.他们的狄更斯批评经历了一个由贬而褒的过程:将狄更斯从一个广受欢迎、津津乐道于伤感煽情的“娱乐高手”擢升到与莎士比亚比肩的、既受大众欢迎又深刻严肃的最伟大的创造性艺术家之一.他们或褒或贬的狄更斯批评皆以道德判断即生活的严肃性为尺度.这种悖谬的批评根源于他们的文化观、社会观和人生观.我们只有将它置于批评家所在时代的语境中,才能发现利维新遗产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双城记》于1859年问世,是狄更斯的代表作。众所周知,狄更斯是继莎士比亚之后英国最杰出的作家。他的一系列不朽的作品形成了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高峰,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赞扬他是“时代的旗帜”、“出色的小说家”。他所写的《双城记》,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情节结构独具匠心,语言生动而富有表现力,是一部受到广大读者欢迎的杰作,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狄更斯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动笔写《双城记》,这是与英国当时阶级斗争形势分不开的。英国是  相似文献   

17.
欧美不少评论家,已充分注意到狄更斯的“小说创作艺术与戏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狄更斯早期便酷爱戏剧,在当律师事务所书记员期间,几乎每晚都去剧院,仔细研究演员以及他们扮演的角色。1843年狄更斯还组织了一个小型剧团,并在本·琼生的《个性互异》和莎士比亚的《蕴莎的风流娘儿们》中扮演角色。苏联电影导演塞杰·艾森斯坦曾指出:二十世纪的电影,应该感谢狄更斯首先运用了相当于电影剪报的手法。的确,狄更斯的作品富有强烈的戏剧感,他的小说至今已被改编摄制成电影和电视片约八十部,据杜布雪兹·福塞特的论文《剧作家狄更斯》所述,仅仅在1834年到  相似文献   

18.
狄更斯是英国最有天赋的作家之一,也是英国最受欢迎的作家。据说在英国每十个识字的人 中就必有一个阅读过狄更斯的作品,而且这些读者往往将他的小说大声朗读给其他人听。狄更斯 的作品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社会的风貌,也因此,他的笔触时时牵动着当时英国读者的心。当 以连载  相似文献   

19.
镜头一走近狄更斯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材料:有一次,狄更斯的女仆在厨房里准备午餐,只见门外有个乞丐模样的人在徘徊。那个人不时动着头上的帽子,似乎不想让人看清他的脸。女仆见状,十分害怕,怀疑他是个窃贼。正当她跑出去要喊叫时,乞丐先喊了一声:“别嚷,是我呀!”并摘下头上的帽子。原来,他就是主人狄更斯。女仆问:“您在要饭?”狄更斯说:“是的,我写作时,不清楚一个流浪者去接受施舍的一碗汤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所以想体验一下。”师:谁能概括一下这段故事的要义?生:写狄更斯为了体验生活,在家里扮演一个乞丐,样子很可笑。师:你们通过这段…  相似文献   

20.
狄更斯的《双城记》刻画的人物形象中马奈特医生形象是最为典型的一个,在狄更斯的笔下看似悲惨的遭遇、看似可恨的人都为他的英雄般的形象做了伏笔,本文将对马奈特医生形象的构建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