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职院校作为大学生人才培养的重基地,承担起传播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任,本文中调查的对象是高职院校非音乐专业类学生对传统民族音乐讨论的"艺术教育",不同于培养专门艺术人才的专业教育,旨在提高、普及学生的文化修养、鉴赏能力、审美情趣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艺术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
王萌 《文教资料》2010,(25):121-123
艺术教育是培养全面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普通高校运用艺术教育的"辅德性"、"益智性"、"创造性"等特点对学生进行熏陶和影响,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促进大学生智力和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利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以下作用: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树立远大理想;继承传统诚信观,诚信立人;批判继承传统孝文化,增强家庭观念;挖掘传统君子文化内涵,自强不息;汲取万物和谐、天人合一的思想。但是,应注意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诸如崇古保守、"中庸"歧义、重情轻理等。  相似文献   

4.
"和美"是淮海路小学追求的目标。我校总结反思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借鉴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特别是儒家思想中"和"的思想,以"构建和美文化,实施和美教育"为办学理念,以"和美"特色为中心,着力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德育文化、课堂文化、艺术文化、书香文化等,追求"和谐、自主、快乐、健康"的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深远,通过举办"国学周"活动,使大学生进一步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通过"国学周"期间的调查结果,分析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现状,解析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方法,评价"国学周"活动对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和心理治疗思想,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载体。本文从"自信、乐观"、"自我意识"、"人际关系"、"意志品质"、"挫折面对"五个方面阐述了传统文化中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的思想予以论述,以期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素质培养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历史和传统中寻找文化力量,才能形成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文化合力。整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的相关内容,吸收中国近代文化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大学生对当今中国文化发展走向认识上出现的偏差,促使大学生以开放的视角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这不仅是文化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诉求。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与综合,发现当前许多高校在如何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问题上存在着四个误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束缚了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没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来培养创造性的学生、用别人的经验来培养自己的学生与追求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立竿见影。针对这些误区,结合相关案例研究,尝试性地提出四点建议:依据文化环境培养创新人才;更新传统教育观念和学习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的教师;注重校本特色,避免"一蹴而就"心理。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儒家思想数千年来在民族文化中积淀,已内化为民族的思想,深深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本文通过儒家思想中的"学而优则仕"与"任人唯贤"并用思想、中庸之道、大学之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及"和而不同"等思想阐述了儒家思想对当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大学生择业就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实践育人是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方法,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高校"实践育人"理念是对中国传统"劳动教育观"、"知行统一"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渊源。分析这些传统文化渊源,对高校实践育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汉字书法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开展书法教育有助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提升学生书写技能,培养学生审美趣味,陶冶学生情操修养。当下书法教育严重缺失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使传统的书法艺术教育回归到正常轨道。让书法教育回归语文教学的怀抱,把源远流长的书法艺术传承给学生,是历史赋予语文教师的一项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的语文教育观念,反思并重新认识、界定语文属性很有必要,也只有在科学地揭示语文本质属性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教好语文;语文的属性在于艺术性、审美性,功能在于培养人对美的感知、美的发现、美的追求、美的创造能力;教师必须变革旧观念,积极投身新课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掘教材的美学元素,历练学生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美的人格,提高其对美的鉴赏力;要重塑语文学科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书法作为中国古老的源远流长的艺术,最具民族特色且艺术"纯度"极高,它与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式家居设计有许多相通之处:其一,书法的书写特点与中式家居设计有诸多共同之处;其二,书法和中式家居设计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其三,意境美是书法和中式家居设计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14.
俞兆兵 《成才之路》2020,(8):126-127
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当之无愧的瑰宝,其以汉字为主要载体,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许多书法大家留下了经典传世之作,承载了历史之厚重,彰显了艺术之美好。书法教育与语文教学相依而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变学生的书写现状,能塑造学生高尚人格,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文章对书法教育走进语文课堂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5.
曾景祥水彩画内容美表现在描绘了祖国大地自然山水美和人文美;其形式美主要表现在对"水"与"彩"的完美运用以及对中国传统绘画线条追求;其意境美主要表现在浓郁"湘景"和真挚感人"乡情"的完美结合。这种内容美、形式美和意境美,成就了曾景祥水彩画在画坛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6.
儒家学说“注重风教”的观点对于古代戏曲导演理论的影响至深至远。儒家重视思想教化和陶冶情操、协调人际关系等精神要义,成为戏曲导演艺术创作的主流和传统。在中国古代戏曲导演史上,追求戏曲艺术对于人的陶冶、教育作用以及对于社会的重大责任感,始终是指导古代戏曲导演创作的一个恒久不变的艺术准则。  相似文献   

17.
徽州砖雕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安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砖雕所表现的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视觉美感研究其意象结构之美,分析出它的讲究诗情画意的意蕴之美、神采飞扬的气韵之美、自然朴素的儒雅之美、寓教于美的教化之美以及世俗享乐的情趣之美。同时从这五个方面发现,徽州砖雕是一种富有精神与情感传达的艺术创造。从而揭示其背后深厚的审美内涵和精神文化价值以及对中国传统建筑雕饰艺术的审美文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孔子虽然没有专门谈论美学的专著,涉及到艺术的论述也比较分散,但是他的美学思想却极其丰富。其关学思想集中表现在“中和之美”、“美与善的统一”、“仁学之美”等方面。应深入研究孔子的美学思想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完善人格和提高人文修养有着启发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巧与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多重含义,而在中国古典哲学与书法艺术中的“巧”与“拙”却有着更深层的内涵.巧与拙这对矛盾,不仅体现在审美形式的妍与丑,更体现为艺术审美本质即人工雕琢的精美和自然天成的朴拙,同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雕塑在中国美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精华。中国传统雕塑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它的艺术风格也随着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而不断衍变,从题材的选择,内容的表现,造型的设计都有不同的体现,传统雕塑造型的设计不仅仅是对审美的追求,更多的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