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欣赏教学又名“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发展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但在笔者从事的多年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并不爱上音乐欣赏课。通过细心调查才知学生之所以对此不感兴趣无非是以下几点原因:  相似文献   

2.
音乐欣赏课是普通学校音乐课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欣赏教学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但要上好音乐欣赏课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音乐欣赏课才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在上音乐欣赏课时激发学生兴趣的手  相似文献   

3.
艺术具有多元性,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音乐教师在教学时要不拘一格地将多种元素的音乐欣赏引进课堂之中,丰富音乐课堂教学资源,不断整合教学内容,以此来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使学生接受艺术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也是音乐教学的一种必然趋势。音乐欣赏课可以说是高中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板块,学生能借助学习音乐欣赏课提高自己的想象力,还能有效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4.
教师要上好高师音乐欣赏课,就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上音乐欣赏课,达到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其审美能力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初中音乐欣赏课旨在扩大初中学生的音乐视野 ,引起对音乐的兴趣爱好 ,陶冶情操 ,启迪智慧 ,提高其音乐的审美文化素养 ,培养音乐的审美能力 ,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音乐欣赏贯穿中学音乐教育的始终。如何在初中进行音乐欣赏课教学 ,是摆在我们面前急待深入研究和实验的新课题。音乐欣赏教学以音乐作品为媒介给教学带来很大的艺术空间 ,通过教师对学生有目的地引导 ,使学生通过听和想象的活动 ,进入情境 ,获取美的感受 ,再把个性化的东西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通过语言艺术或非语言艺术表现出来。欣赏音乐的目的在于引发…  相似文献   

6.
《音乐课程标准》提倡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欣赏课是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学生为审美主体,使学生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可以说,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目前,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上,一些教师抱怨音乐欣赏课难上,学生没兴趣。音乐欣赏究竟要怎样教?音乐教师不妨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活学。”本文从①上好音乐欣赏课.滋润学生的心灵;②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音乐兴趣;③关注校外音乐活动.提高学生审美素质三个方面论述高中音乐教学,诣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焦爱华 《成才之路》2010,(30):66-67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在丰富学生音乐情感体验的同时,培养音乐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因此,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上好音乐欣赏课是摆在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课题。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认为,只有学生对音乐欣赏产生兴趣,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相似文献   

9.
王丽虹 《湖南教育》2002,(21):44-44
近几年来,一些音乐欣赏课形成了“不是教师讲,就是学生听”的局面,形式单调乏味,使本来可以成为生动活泼的美的享受的音乐课,变成了一种枯燥无味的精神折磨,从而使学生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音乐欣赏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营造愉快的音乐课堂氛围,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布置优美的教学场景,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教育家杜威指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由一个适宜的经验环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因此,教师在欣赏课之前根据教学内容,布置一个优美的教学场景是很有必要的。教师…  相似文献   

10.
刘洁 《成才之路》2011,(22):52-52
音乐欣赏课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综合能力为出发点,结合音乐生活和时代特点,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充分运用音乐本体语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起“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感悟音乐,激发起学生的创造力,真正实践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1.
音乐欣赏课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它对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和对音乐的鉴赏力,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音乐欣赏教学不应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起学生的热情和兴趣。  相似文献   

12.
<正>音乐欣赏教学是初中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让学生接触古今中外的各种题材、体裁、风格的作品,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象、陶冶情操,从而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结合教学实例,就自己在提高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效率方面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以期能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的能力。一、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爱听1.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其教学内容理应受到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做到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才能使其达到相应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江琳 《江西教育》2006,(6):22-22
良好的音乐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素质。本文就音乐欣赏课教学如何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教学效果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主动参与到欣赏活动中去。通过学生主动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相似文献   

15.
音乐欣赏作为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对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实际的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教学理念的转变,通过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与创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通过对音乐的聆听来感受到音乐中的美,从而加深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感知和体验,以促使他们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胡宁 《双语学习》2007,(7M):205-206
音乐是听觉艺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要条件是让他们接受美的熏陶,让他们大量接触优秀的音乐作品,扩大音乐视野。审美、修美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音乐欣赏的能力,在聆听音乐的同时,音乐的美会感染学生并激发他们的兴趣,音乐欣赏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面对不同的学生,音乐欣赏课也应采取不同的教法,应针对你的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适应的教材,探索适应于其心理、生理及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你的欣赏课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笔者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对音乐欣赏课有着如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欣赏是审美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音乐欣赏教学的功能而言,除了情感功能、教育功能外,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美感功能。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更能培养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笔者在教授音乐欣赏课时,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是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所特有的魅力,以生动贴切的讲解和主动规范的唱奏示范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来巩固学习兴趣,最终实现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在音乐课程中,欣赏这一教学领域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音乐欣赏课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然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对音乐欣赏课表现不太感兴趣的现象.要想改变这个现状,提高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20.
音乐欣赏课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每遇欣赏课,教师多是播放乐曲,时间一长,学生就会造成听觉疲劳。而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可将艳丽的画面、逼真的形象和美妙的音响浑然一体,声像并茂,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视听感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