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信息化建设步伐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文件已成为信息记录的主要形式。档案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纸质载体形式,电子档案、档案数字化、档案信息网络化延伸了传统档案的内涵。作为一种新型的载体,电子文件同传统纸质载体的档案一样,已经成为重要的信息资源和宝贵财富。这不仅是当前工作的需要。也为今后的各项工作带来更直接、更快捷的便利。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越来越普及,电子文件成为党政机关办公行文的主要载体.机关档案资源建设也将由纸质档案归档转为电子文件归档.如何做好电子文件归档工作是机关档案室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基本概念 1.电子文件概念 根据《电子文件归档和管理规范》,电子文件是指在数字设备和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电子文件是不是电子档案?显然不是.电子档案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它组织在处理公文过程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并归档保存的电子文件.  相似文献   

3.
韩颖 《黑龙江档案》2012,(3):118-118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包括档案工作在内的社会诸项事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信息化背景下,档案工作发生了诸多改变:一是档案形式实现了从纸质型到数字型的转变,档案信息可以脱离纸质载体而存在,即我们所说的电子文件;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化建设步伐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文件已成为信息记录的主要形式。作为一种新型的载体,电子文件同传统纸质载体的档案一样,已经成为重要的信息资源和宝贵财富。这不仅是当前工作的需要,也为今后的各项工作带来更直接、更快捷的便利。  相似文献   

5.
<正>档案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战略在档案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档案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档案业务,不断适应数字环境下档案活动的发展变化、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档案需求,是档案信息化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档案信息化工程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档案数字化)、应用系统建设(档案管理系统建设、电子文件中心建设、档案网站建设、数字档案馆)、标准规范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安全保障建设等硬、软件系统工程建设。档案信息  相似文献   

6.
档案信息化是指档案信息广泛地进入人类社会的信息交流系统 ,实现与其他社会信息的融合使用 ,广泛地作用服务于社会各阶层 ,成为人类认识社会、改造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实现档案信息化 ,要以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原有信息进行加工或改造 ,如把档案信息加工为规范化的易于进入现代信息交流系统的信息 ,或者把档案信息转换成声波、光波、电磁波等便于使用现代信息交流技术进行交流的其他信息形式 ,即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利用等。信息管理工作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点 ,实现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等现代科技在档案信息化处理中广泛运用 ,取代传统的信息资源管理工作。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 ,高新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对档案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档案信息管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了。传统的档案管理主要以手工操作为主 ,分类编目、检索等工作都依靠手工完成 ,效率很低。现在 ,档案数量急剧增加 ,种类增多 ,加上电子文件大量产生 ,已经形成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并存的局面 ,有效使用和管理电子文件 ,也是传统档案管理难以担当的重任。档案信息需求的主体空前扩展 ,各种各样...  相似文献   

7.
李燕琳 《云南档案》2010,(11):27-28
<正>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文件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载体出现在档案领域中,并以强劲的势头冲击着传统的档案工作。所谓电子文件,就是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以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看,电子文件是人们在各种活动中以电子计算机为工具所产生的一种数字化形式的记录。具有长期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必须要归档保存,电子文件归档后即形成电子档案。本文就公安电子文件如何归档,归档后形成电子档案如何管理、如何利用等问题作如下浅析。  相似文献   

8.
陈虹 《云南档案》2014,(2):42-43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事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信息化建设中最基础的工作,传统载体(纸质)的档案经现代技术加工成数字档案形式,通过局域网、政务网、互联网进行计算机检索、阅读电子档案,为档案内部管理及利用者提供高效率的全面服务。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信息化大潮席卷全球,计算机网络已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并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而将人类社会推向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因此电子文件进入档案工作领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电子文件,根据国际档案理事会的定义是:“通常以代码形式记录于载体,如磁盘,磁带或穿孔卡/带之上的文件/档案,它的文件只能通过机器来利用,并根据来源原则来组织安排”。①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动化、“无纸化”办公逐步普及,电子文件正日益成为文件的主要形式。档案是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从事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电子文件也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其中有的对拥有者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可转化为档案;同时,电子文件也具有原始记录性,显然电子文件具有档案的本质属性。传统的档案面临着电子文件的影响和挑战。电子文件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只对以下几点进行探讨。一、档案结构发生了变化。社会的科技进步与发展催生了电子文件这一新型信息记录的时代。目前,电子档案是档案界的热门话题,人们对它的某些属性已有共识。与传统的纸质文件相比,电子文件具有...  相似文献   

10.
档案信息化建设浅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档案信息化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化建没的基本内涵包括:档案信息的标准化建设、档案信息存储数字化和档案信息利用网络化。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信息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也是同一种信息的存贮、检索、管理形式和载体变化的过程,它给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和研究课题。《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提出,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今后一个时期内档案工作的重要奋斗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它既是档案工作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同时又为档案工作的发展和改革奠定可靠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立卷归档…  相似文献   

11.
面对新的形势和发展要求,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积极采用和充分利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满足各级档案部门信息化管理的需要;优先开展案卷级、文件级机读目录数据库建设,稳步推进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建设,高度重视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接收工作,努力建设全面反映过去和现在国家和社会面貌的档案数字资源体系;深度介入各类信息化系统,研究提出文件、资源的档案化管理要求,确保电子档案来源可靠、管理可信、长期可用;努力促进信息化与档案管理各环节业务工作的高度融合,使信息化成为提升档案管理水平、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性核心手段。  相似文献   

12.
电子档案是由计算机系统产生(生成、输入、存储),也必须借助计算机系统来识别处理、传输和提供利用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转换而来的,其数据按一定的格式储存在光盘、磁带和磁盘等介质上.因此,电子档案保护除了具有传统纸质档案的共同特点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特点:一是电子档案信息存储量大、密度高;二是电子档案存储内容不稳定;三是电子档案信息具有非直读性;四是电子档案对元数据和背景信息的依赖性;五是电子档案与载体的分离性;六是电子档案对设备的依赖性;七是电子档案的多信息集成性;八是电子档案载体形式的多样性及其发展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档案部门大力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图使档案工作与社会发展同步.尤其现在计算机管理广泛应用于各类单位管理的方方面面,在各项管理活动中,电子文件以其快捷的办公速度和传递速度,逐步取代了纸质文件,如何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 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办公自动化、无纸化等事物的出现,使档案生成方式发生很大变化.这种变化预示着档案工作者将面对更多的以磁盘为载体的档案.把这些档案信息综合系统地提供出来是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失时机地提供有价值的档案信息,必须有一个精选的过程,使得机读形式的档案信息具有系统性,真实性、有价值性,用户才能获得更为完善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电子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档案,是指具有保存价值的已归档的电子文件及相应的支持软件、参数和其他相关数据。电子档案以其信息容量多、载体存储密度大、记录速度快、传播便捷等特点优越于传统档案,越来越成为档案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但由于电子档案管理处于起步阶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网络、通讯和多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新世纪信息化建设需要,档案信息化和网络化已成为档案工作必然的发展方向。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一、档案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及信息获取方式:档案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主要指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和电子文件的采集和接收,它的主要形式有馆藏档案目录中心数据库建设、各种数字化档案全文及专户数据库建设。其信息资源的获取渠道与方式主要有:1、现有馆藏各种传统介质档案的数字化。主要是通过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网络技术等手段,将馆藏纸质、声像、缩微…  相似文献   

16.
电子文件是能被计算机系统识别、处理,按一定格式存储在磁带、磁盘或光盘等介质上,并可在网络上传递的数字代码序列。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文件正逐渐取代传统的纸质文件,成为办公信息的重要载体,对传统的文书工作、档案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不断加强对电子档案信息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电子文件档案作为一种新兴的档案形式,具有传统档案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如何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做好电子文件档案的收集与管理工作,是每个医院档案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一、医院电子文件档案的特点医院电子文件档案,是指在医院使用计算机作为工具,进行各项管理和医疗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以计算机磁盘、光盘等化学磁性材料为载体的文件。主要有电子文件、电子报表、电子图纸等。电子文件档案的全部信息是以数字代码的  相似文献   

18.
一、我院电子档案管理的现状1.电子文件的优点。电子文件有检索快捷、管理方便、查阅灵活、便于保管的特点,允许查询者通过计算机网络终端同步利用一份电子文件,同纸质文件比,使用更快捷、更方便,信息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满足利用者一般需求。2.多种类型数字化信息的档案化。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记录档案信息的载体日趋多样化,包括文本文件、电子报表、图像文件、电子邮件等,在载体形式等方面对纸质档案形成巨大的冲击,原有的档案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档案工作的发展要求。因此,实现档案管理的计算机化,实现档案信  相似文献   

19.
档案信息化建设浅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信息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也是同一种信息的存贮、检索、管理形式和载体变化的过程,它给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课题。《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提出,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今后一个时期内档案工作的重要奋斗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档案信息化建设既是档案工作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同时又为档案工作的发展和改革奠定可靠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立卷归档工作的改革、档案提供利用的改革、对档案信息资源深加工的改革等等,都必须借助档案信息化的进步。当前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  相似文献   

20.
刘丽 《湖北档案》2014,(2):19-22
正引言在社会信息化进程中,信息资源越来越多的以电子化形式存在。档案已不再是以单一的纸质形式存在,以磁、电、光等介质为主要信息载体的文件应运而生,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档案。同时,将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工作已并非是传统档案管理的延伸,而是档案管理中的一次实质性的飞跃和发展[1]。自20世纪90年代起,电子文件逐步成为档案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本文拟以国内电子文件研究文献为基础,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20年来我国电子文件研究的现状和进展进行统计分析,探索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