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电视台7月8日在《透明度》栏目中所播的“纸馅包子”被认定为虚假报道,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由是,新闻行业在“新闻报道失实”的词语中,又流行一个“新闻造假”。什么是新闻报道失实,什么又是新闻造假呢?它们究竟有何区别?  相似文献   

2.
笔者认为:新闻失实只能防止或避免而不能“杜绝”。还是改为“防止新闻失实,杜绝造假现象”的提法为好。从最近几年来,所举行这方面的学术讨论会或在新闻刊物进行讨论,多数的提法是:如何防止新闻报道失实或如何避免新闻报道失实,这是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这样做的效果是好的。但是,也有的单位提出“杜绝”是不客观的,是不符合实际的。如贾培信、童兵、孙旭培、卢惠民整理的在合吧举行《新闻真实性学术讨论会观点综述》中讲到:“杜绝新闻失实、造假现象,新闻单位负有最大的责仟。失实必须更正。”这种提法把新闻失实和新闻造假不加区别混同起来是不客观的。笔者则认为:“防止新闻失实”,“杜绝造假现象”是比较科学的,再加抄袭行为也应杜绝。为什么能够出现杜绝新闻失实的说法呢?笔者则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3.
张红彦 《中国广播》2007,(12):46-47
新闻的生命力在于真实。新闻的真实性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应当普遍遵守的基本原则。但是,在我们的新闻实践中,各种各样的新闻失实仍然屡见不鲜。对此,受众不满,媒体不安。难怪有人说,新闻失实近乎成了一种“顽症”。造成新闻失实的原因可以列举许许多多,有主观的、客观的;有主观故意的、也有非主观故意的。其中非主观故意的原因造成新闻失实现象所占的比重相当大。那么既然不是主观的、故意的,怎么还会出现新闻失实的现象呢?  相似文献   

4.
一、为什么要提出“思辨性新闻”?关于新闻的定义,目前有上百种。在我还没有从新闻教科书上看到“思辨性新闻”这个条目,自己也还没有对“思辨性新闻”进行过周密论证和定义的时候,我便悄悄地为自己立下了一个追求———多写一些思辨性新闻。不管别人怎么看,这些年来我在新闻追求中要说有些什么风格和个性的话,主要就是得益于“思辨性新闻”这个观念和思路的确立。《既打“抗菌素”又打“葡萄糖”》、《保卫21世纪的中国》、《坚决克服“光荣的缺点”》、《群众盼改革领导莫犹豫》、《八名志愿兵为何临阵息鼓?》、《正气是这样树起…  相似文献   

5.
以新闻的形式刊出的工作总结,究竟算不算新闻,曾有过争议。就算是新闻,它也只是新闻的一个部分。但是,有的同志在谈新闻“整体真实”、“宏观真实”时,常以工作总结的标准要求所有新闻,这种倾向值得考虑。《新闻战线》第5期《一月谈》上范持发表的《宏观失实更可悲》一文就有这种倾向。他在文章中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叫做“微观真实,宏观失实”。这就是用工作总结的标准来衡量新闻报道而提出的命题。从他所举的两个  相似文献   

6.
我们平常所说的失实,是指新闻作品中事实的“明显”失实。比如说,把对的弄成了错的,抑或模棱两可的;又比如说,将人名、数字、细节弄错,等等。一句话,这类失实,是新闻工作者采访不实、作风不实而致的新闻失实。或者说,这是“显性失实”。 有显性失实,有没有“隐性失实”或“潜性失实”呢?有的,而且有的还很要命,很可怕。近日参加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7.
读了宋志耀同志《怎样写“信息新闻”》一文(见《新闻知识》1986年第5期),感到有值得商榷之处。这里不惴浅陋,提出个人的一些浅见,并就教于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同志。(一)宋文提出丁“信息新闻”这个概念,言外之意,是说世界上还存在着“非信息新闻”。这样说,是有根据的。作者在《也谈信息与新闻  相似文献   

8.
刘建明 《新闻记者》2003,(12):27-28
2002年第2期《新闻记者》发表了笔者的《“传媒入世”的杜撰》一文(以下简称《杜撰》)。接着,《新闻记者》第5期又发表了潘玉鹏先生的商榷文章《“传媒入世”并非杜撰》。《新闻记者》2003年第10期发表的《如何认识“入世”对我国新闻传播业的影响?》一文(以下简称《如何认识“入世”》),也对笔者的文章提出不同看法。但是读过这些商榷文章,发现作者没有完全理解我的文章,陷入自我争鸣,使学术讨论打了水漂。  相似文献   

9.
《新闻前哨》2008,(11):8-8
黄建国在2008年第9期《传媒观察》中撰文说,新闻的显性失实比较容易被发现,在新闻实践中较多发生的另一种新闻隐性失实,由于其具有非主观性、隐蔽性等特点,其发生的几率较之显性失实要多得多。新闻的隐性失实主要表现有:  相似文献   

10.
吴强 《新闻记者》2007,(6):45-48
“隐蔽性失实”:工具乏力 概念是人们面对大千万象作思考的产物,反过来用以更好地归纳和理解大干万象。它始终并只作为工具存在,并且只有在能够更好地、更简洁地概括现实时才获得存在的理由。好的概念是在充分考察现实基础上得出的思维精粹,应当有助于人们理解过去、把握现实、预测未来,是一整套理论的构成要素;而坏的概念,则因为其削足适履,因而显得苍白乏力,难以为用。而“隐蔽性失实”,正属于坏的这一类。  相似文献   

11.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唐德华日前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时强调,判定新闻媒体和出版物是否侵害名誉权的主要标准是看报道是否真实和是否有借机诽谤诋毁的内容。如果媒体报道“严重失实”或“主要内容失实”或有诽谤内容就会构成侵权。 唐德华指出,保护公民的名誉仅与维护新闻单位的舆沦监督权同样重要。新闻单位根据国家机关依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和实施的公开的职权行为所作的报道,其报道客观准确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这里的“报道客观准确”是指要与官方公布的文书一致,包括那些  相似文献   

12.
以新闻的形式刊出的工作总结,究竟算不算新闻,曾有过争议。就算是新闻,它也只是新闻的一个部分。但是,有的同志在谈新闻“整体真实”、“宏观真实”时,常以工作总结的标准要求所有新闻,这种倾向值得考虑。《新闻战线》第5期《一月谈》上范持发表的《宏观失实更可悲》一文就有这种倾向。他在文章中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叫做“微观  相似文献   

13.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可是,近一段时期,《京华时报》等报刊出现的严重失实报道给社会造成恶劣影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损害了新闻单位的权威性、公信力。日前,新闻出版总署发出《关于采取切实措施制止虚假报道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报刊出版单位规范新闻采编工作,制止虚假报道,维护新闻单位的公信力。那么,在新形势下,虚假新闻有哪些特点?产生虚假失实新闻的成因是什么?如何防止虚假失实新闻的发生呢?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文缩微     
“新闻报道失实” 的法定界限 王泽华在《新闻战线》第8期上撰文谈到,根据法律解释,新闻失实报道,是特指那些基本事实失实、有侮辱性内容的报道.而基本事实准确,没有侮辱性内容,即使存在个别细节与词句不当,也不宜轻易称之为新闻报道失实而扣上“新闻侵权”的大帽子,除此之外,在采写报道时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在采访中问被批评单位与个人讲清楚,正确的新闻评论与正当的新闻批评报道,同样是受法律保护的。(2)进行重大新闻采访时,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措施把一些新闻事实材料搞得更准确。更充分、有理有据。(…  相似文献   

15.
读了《新闻知识》第十一期李践同志写的《文责自负何必盖章》一文,我有同感。我还认为不是“松动”一下的问题,而是新闻改革的一个环节。应当旗帜鲜明地提出改革稿件审查制度.给基层通讯员松绑。我认为盖公章往往是造成稿件失实的原因。据我所知,  相似文献   

16.
新闻“播”与“说”的研究与探索,应当说从改革开放之初,播音界纠正“高、平、空”“冷、僵、远”的八股腔时就开始了。那么,经过了20多年的努力,今天的新闻哪些“说”起来了?哪些还在“播”?“播”与”说”的发展趋向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7.
拜读贵刊2005年第9期夏雨禾先生的《透过“疫苗事件”看新闻报道的风险性》一文后,笔者觉得该文有夸大“疫苗事件”报道风险性之嫌。所谓“报道的风险性”,属于报道真实性的范畴。就“疫苗”报道个案而言,报道的风险性就是整个事件报道过程中,把疫苗作为“假疫苗”、“问题疫苗”、“夺命疫苗”报道而可能产生的不良传播效果。考察整个“疫苗事件”的报道过程,把新闻报道的风险性归结为新闻时效性俘虏客观性;媒介公正立场的缺失;(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急功近利、妄加猜测、不负责任报道行为;解决问题缺乏科学.对新闻事实过早的“盖棺定论”而使新闻报道缺乏深度等原因,都有失公允和简单,值得深入探讨。从新闻采访写作规律和认知规律看,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不仅涉及新闻事实与新闻真实的关系,还关系到如何把握新闻报道的过程和新闻的社会传播效果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眼下,新闻界出现一股浮躁之风,新闻粗制滥造现象比比皆是,以真实为生命的新闻媒体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还会出现一些张冠李戴、捕风捉影,甚至是子虚乌有的新闻,引起公众哗然。这些粗糙新闻、不实新闻缘何能通过层层把关,现身媒体?编辑该如何把好第一道关,维护好新闻媒体的形象和公信力?笔者认为:作为媒体第一道把关者的新闻编辑必须具备《西游记》中二郎神那样能辨别真伪、洞悉表里的神眼——“第三只眼”。  相似文献   

19.
阿拉伯国家是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伙伴,然而“一带一路”议题在阿拉伯国家媒体中呈现出何种主题分布,其话语建构策略如何等问题却鲜有研究。本文以半岛电视台英文网为个案,运用语义网络分析方法,语料库分析方法、内容分析方法,对该媒体自2014-2021年关于“一带一路”的154篇文字报道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半岛英文网报道中的“一带一路”呈现出总体负面的形象。“国家领导人”“基础设施建设”“中外国际关系”三个议题最受关注,但部分报道存在新闻失实的现象。过于强调冲突的报道倾向阻碍了半岛英文网对于“一带一路”正面效益的客观认识。研究认为,中国媒体应当基于“和平新闻”理念,提升“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的文化效应。  相似文献   

20.
关于新闻的定义,目前有上百种。在我还没有从新闻教科书上看到“思辨性新闻”这个条目,自己也还没有对“思辨性新闻”进行过周密论证和定义的时候,我便悄悄地为自己立下了一个追求——多写一些思辨性新闻。不管别人怎么看,这些年来我在新闻追求中要说有些什么风格和个性的话,主要就是得益于“思辨性新闻”这个观念和思路的确立。《既打“抗菌素”又打“葡萄糖”》、《保卫21世纪的中国》、《坚决克服“光荣的缺点”》、《群众盼改革领导莫犹豫》、《八名志愿兵为何临阵息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