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族妇女养儿育女的背带,它的制作和使用深刻地反映了水族的生育观念、妇女的社会地位、水族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水族刺绣的高超技艺,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对死亡观念的认识成为许多民族丧葬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本文试就白族丧葬习俗中表现的死亡观作粗略探析,以求揭示白族丧葬习俗的特征及其在白族社会生活中积极和消极影响,分析白族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变化及白族先民对死亡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3.
“绕三灵”是大理地区白族人民传统的民俗活动,是以唱白族调为主的白族歌舞节,是人们理解白族文化的重要途径.“绕三灵”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其在实现白族文化的传承、强化白族民族认同、实现白族人民审美教育和维护白族人民心理健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传统生育文化对生育率的影响--以云南少数民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漫长的历史文化传承中,积淀出各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传统极大地束缚着人们的生育观念,从而体现出各民族不同的生育行为。虽然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作为正规制度的一部份对各民族生育行为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但目前我们的关键问题不是如何制定计划生育政策,而是如何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使这种外生变量在潜移默化中溶入民族文化中,变为内生变量,以促进各少数民族传统生育观的转变,进而实际地影响各民族的生育行为,才能真正使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落到实处,保证云南少数民族生育率持续下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20世纪30年代初,以米德为代表的一些人类学家开始研究文化与个人关系,得出文化塑造各民族"基本人格"的结论,在心理学和人类学界造成很大影响。本主崇拜是白族的特色信仰,将米德的理论用于解释其与白族性特质的辩证关系,对理解和发展中国少数民族多元文化有重要的借鉴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出生习俗是民族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透过一个民族的习俗,能够了解该民族在不同时代的生活愿望、信仰观念等。泰国泰族传统出生习俗体现了生育文化观念:鬼神观、巫术观和“轮回转世”观;也反映出生育禁忌文化心理:对神、灵、鬼的敬畏心理、趋吉避凶心理和主观联想心理。这一传统习俗起到了丰富民间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白族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民族 ,至今已有约 4千年的农耕历史 ,因农业对水的过份倚重 ,水崇拜在白族社会生活中影响深广。本文试就白族水崇拜与农耕文化的关系进行探讨 ,以求揭示传统精神和传统文化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民族呈现为二重性的存在,它既是一种社会实体,又表现为一种文化观念。作为社会实体,民族的形成发展伴随着漫长历史过程中社会各领域关系的扩展,是人类超越血缘在更大的范围内结构社会的产物。与社会的这一变迁相适应,民族观也经过了一个由传统的族类观念向现代意义上的文化民族的转化过程,民族就是在社会、文化的这一流变中形成的,其本质寓于社会的现代性之中,是人类步入近现代后用文化整合社会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我国传统生育文化中早婚早育、多子多福、男尊女卑的生育观念及生育制度有其形成的客观背景 ,我们不应脱离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而一味地加以批判 ,就当时的历史条件而言有其产生和存在的合理性。但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其合理性已日趋丧失。本文从现代科学技术背景出发 ,对我国传统生育文化及当前生育文化的合理性问题进行了评析 ,探讨了科学技术进步与生育文化演进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白族拥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调查研究显示这些传统体育文化起源于民族原始宗教观和群众的生产生活的需要。传承与保护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提高白族的自豪感、增进民族间的交流与了解、增强民族凝聚力、保护民族文化传承与文化多元性等都有积极意义。因此,正确认识、利用、传承、保护以及拓展传承保护的路径,实现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急需研究及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调查了白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状况以及影响该认同状况的背景因素。通过对来自云南省5所大学的260名白族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得到研究结果。结果显示云南白族大学生处于民族认同归属阶段,也就是对白族的高度认同。四个主要的背景因素对这种高度认同产生了影响:白族大学生的居住地(包括老师和朋友的民族)、家庭因素(包括家庭收入和父母的受教育层度)、语言流利程度(包括白族语言和汉语的流利程度)以及白族大学生对白族文化和汉族文化以及对白族人和汉族人的观念和态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包括人们的婚育观念。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人们形成了中国现阶段特有的婚育观念。人们在择偶标准上仍然把门当户对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来考察。而在生育方面,在建设新型生育文明的同时,传统的生育文化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生育行为。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受其影响的婚育观念也需要一分为二的看,其中也不乏合理和必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一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与高等教育的观念,受制于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观念,根植于历史传统的文化观念。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结构要素以及人们的文化素质、文化心理状态等,都构成高等教育观念及模式的基因。高等教育,从教育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观点看,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与文化系统而存在的。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不仅仅是教育制度的变化、发展与自我完善,同时也是极其深刻的社会文化的变革。社会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和与此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它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制度,包括高等教育制…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从认知角度调查了白族高中生在三语语境下的民族文化认同、主流文化认同和西方文化认同情况。通过对大理市某高中的高三白族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白族学生对主流文化和民族文化有较高的认同,同时,对西方文化认同度较低,说明西方文化对白族高中生的主流文化和民族文化并未产生威胁。然而,白族学生对本族文化的认同并没有对主流文化认同高,说明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加强本族文化的传输和教育,以保证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民族音乐文化不仅可以反映民族社会风貌,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民族风情以及民族文化发展。白族历史悠久,音乐文化比较丰富,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白族民间歌曲、民间乐器等均有长足发展。本文针对白族民族音乐发展状况,简要探讨了民族音乐学视野下的白族音乐发展。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大理白族地区有了完备的汉文化教学体系,人们重视汉文化的学习,为白族诗人们运用汉语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白族诗人汉语诗歌写作具有如下的修辞特征:平仄格律的娴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灵活使用、诗歌体式的继承与创新.这些既是汉文化的影响,也是本民族诗人们顺应时代的一种创造.白族诗人在有机地吸收汉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过程中,也加进了自己的文化元素,使白族诗人的汉语诗歌写作,在继承中有了创新,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浅析蒙古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的矛盾包玉柱所谓传统文化,我认为,就是一个民族繁衍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活动方式,是人类活动和养成过程的综合体现。其特点是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民族的共同文化。也就是说,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白族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农耕历史和内涵丰富的农耕文化。儒家“行夏时”、“使民以时”、“节用而爱人”的重农思想,对白族农耕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儒家反对“竭泽而渔”的主张对白族农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念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白族特有的农耕方式、儒家思想和社会组织结构等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白族农耕文化得以形成和巩固。透过白族农耕文化与儒家重农思想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儒家重农思想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数字化技术介入具有白族民族视觉特征的艺术设计创作为研究域,分析了数字化艺术的概念及其特点,实证了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对传统艺术的呈现形式具有突破性的变革意义,论述了白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及民族艺术的鲜活程度取决于现代文明和认可这一观点,举证了数字化技术与白族艺术依附与互驳关系,论证了白族文化对于数字化技术下的艺术设计形式所具备的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为白族文化与数字艺术有效结合的形体提供了可参考的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观念、高等教育发展改革和社会文化厉以贤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与高等教育的观念,受制于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观念,根植于历史传统的文化观念。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结构要素以及人们的文化素质、文化心理状态等,都构成高等教育观念及模式的基因。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