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学校德育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脱节严重影响了我们德育工作的效果。德育工作只有走进生活、回归生活,才能使学生适应现实生活,并以文明健康的思想去享受新生活。  相似文献   

2.
知识源于生活,是生活智慧的结晶。教学中从生活现象为切入口,使教学内容扎根于现实生活,让学生感受物理就在自己的身边,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物理问题,通过对物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从而深化所学内容,让学生感受物理之美、生活之美。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列举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实例,让学生从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经历将实际生活抽象为数学模型这一过程,探讨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正在逐渐转变成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师把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精彩有趣的同时,增强学生数学意识,全面发展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课堂教学也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从身边的事例入手,发现、寻找生活中的数学“源头”。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以此来帮助学生逐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脱离学生现实生活的间接知识传授所产生的结果往往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而教学内容越接近学生的经验,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越联系紧密,教学才会越有成效。在《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研究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借助鲜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出发,组织教材,联系生活,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1)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因素。(2)以数学角度观察认识现实生活。 (3)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4)积极创设生活情境。(5)重视收集整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  相似文献   

7.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技能的形成与巩固,都要通过必要的练习来进行。在练习这一环节中,教师对练习题的设计至关重要,它决定学生“练习什么”以及“如何练”的问题。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习题设计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知识,轻生活经验,而且答案追求唯一,在训练中又机械重复。使学生体验不到数学的价值,丧失了学习数学的热情。《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这就是说,数学从生活中来,最终又回归于生活,教师设计习题要贴近学生生活,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去研究一些毫无应用价值的“纯理论”问题。怎样让学生乐于做数学习题呢,笔认为,教师的习题设计应该是紧密联系生活的、开放性的、是学生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8.
生活对教育来说具有根源性、本体性的意义——教育源于生活,教育即生活,且为了生活。儿童在生活之初走进教育,在教育中开始一种特殊生活。教育既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又要关注儿童的未来生活,更要关注儿童的可能生活。  相似文献   

9.
这节《生活中的轴对称(1)》教学设计,在丰富的生活实例情景中,通过让学生经历观察、折叠、剪纸、印墨迹以及欣赏与分析图形等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经历探索轴对称现象的特征,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观察、欣赏身边的轴对称实例,创作简单的轴对称图案,从中探索轴对称变换的特征,并增强学生的审美情操;通过亲自收集整理信息与实践操作,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使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和它丰富的文化价值,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创造美的意识,整个教学过程揭示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育中主体性越来越关注.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深层意义在于对教育中主体的生命和生存意义的追寻,使教育能够帮助人们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并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指引人们批判现实,超越现实,走向美好的未来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