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市是一个资源型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必须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我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当今中国正面临结构转型的严峻挑战。从经济结构转型看,当前中国已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经济结构持续向好转型非常困难,将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约束以及"中等收入陷阱";从社会结构转型看,由于城市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加之因制度约束导致的"半城市化"问题严重,城乡差距缩小及城乡社会结构融合面临重重困难;从人口结构转变看,由于特殊的人口转变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如"未富先老"、劳动力年龄结构问题、劳动力供给进入"刘易斯转折点"等,将成为困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农民工市民化既是结构转型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结构转型的重大问题。无论是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是提高劳动力素质、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无论是加快城市化建设、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协同发展,还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社会融合;无论是应对"未富先老",解决未来中国的养老难题,还是应对"刘易斯转折点",顺利渡过劳动力供给难关,这些都迫切要求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博大精深,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进步等多方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实行改革开放,从自身的国情出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处理好经济发展下资源环境的关系;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家批准湖北武汉城市圈为首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彰显了中央促进中部崛起的坚定决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加快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需要极大地提高劳动者素质.这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相似文献   

5.
充分认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战略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我们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也付出了巨大代价。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消耗高,浪费大,污染重。我国资源支撑这种粗放的经济增长已经难以承受。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央明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建立既能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的需要的一种新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模式。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又要控制人口增长,有效利用资源,加快科技进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建设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 开发人力资源。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人力资源开发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即经济 总目标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都必须依赖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建设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开发人力资源。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人力资源开发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即经济总目标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都必须依赖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9.
“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其建设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集约利用资源,同时还要加大环保力度,形成节约型消费模式。要求高职教育在不断节省办学成本的情况下,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效率,弥补两型社会建设人才缺口。高职教育要走内涵发展道路,充分为“两型社会”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0.
首先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了世界人口增长和我国人口增长的特征,最后指出:走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相协调之路,是21世纪人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从依靠生产要素数量扩张的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变为依靠生产要素效率提高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根本上依赖于经济体制模式和发展模式的转变。近几年来,我市经济出现了高速增长的态势,GDP增速超过了12%。但是,我市经济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经济增长为主,也导致投资需求膨胀、能源运输紧张、经济结构失衡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带来了十分尖锐的资源环境矛盾。为此,我们应更新观念,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循环经济,不断降低能源消耗,积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形成和延续至今,是与中国50多年来处于工业化过程中人口多、人均资本和资源匮乏的国情密切相关的。大量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城市就业的压力,迫使党和政府不得不将高速度和外延型发展作为重要目标。本文从中国共产党理论认识方面和工业化历程(三个阶段)来探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和没有实现转变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未来转变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关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论述了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现代企业教育》2007,(5X):196-197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关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论述了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其建设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集约利用资源,同时还要加大环保力度,形成节约型消费模式。建设两型社会是时代的要求,是人民的要求,是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人口和经济的关系是辩证的关系。人口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资源。但人口数量的过多增长,则将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解决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周边国家转变人口压力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的西部大开发,特别是贵州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热点九、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 [热点内涵]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实现根本转变, 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格局还在继续。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已对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制约,而出路就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证了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我国现阶段实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三点启迪意义:不能以有无货币资本投入作为实现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企业可通过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两种方式实现扩大再生产以促进经济增长;集约型增长方式的实质是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一切有利于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举措都是实现集约型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关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思想体现了一种崭新的经济增长质量效益观。他提出了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及内在各方面的相互联系;阐述了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必须转变传统的增长方式,处理好经营规模、投资方向以及资源配置手段之间的关系;确立了以发展科学技术、建设大型工程项目和振兴支柱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重点。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探索和总结,也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创造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在搜集1990—2013年人口结构及人均GDP数据的基础上,建立VAR模型,分析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人口老龄化可能会对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为实现河南省经济的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建议:继续推进经济转型,促进城乡一体化,利用当前人口红利积攒财富,着重解决教育、养老和医疗等突出问题;全面提高劳动者受教育水平和劳动技术水平,把人口大省转变为人力资本强省;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契机,积极承接东部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引进高素质人才,不断完善河南省人口及劳动力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