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隋书·经籍志》“总序”所载“五十五篇”涉及《隋书·经籍志》的作者与成书,以及《隋书·经籍志》道、佛两部的演变,然历代学者皆语焉不详。“五十五篇”实指“部类”而非“篇序”,其虽源自魏徵贞观年间整理图书所撰“书序”,且此“书序”后入《隋书·经籍志》成其“总序”,但魏徵并未参与编修《五代史志》,魏徵与《五代史志》经籍部分转变为《隋书·经籍志》无直接联系。今本《隋书·经籍志》分四部四十类,附道、佛两部及其大纲,与魏徵贞观初年整理图书典籍时的规划不同,是因《五代史志》对“五十五篇”进行了调整,删除了道、佛两部之细目,究其缘由,则是《五代史志》的官修史志性质以及对前代旧例的遵循。  相似文献   

2.
刘歆继承其父刘向遗志,编成了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目录——《七略》,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具有开创之功,他在校勘整理文化古籍的基础上创立了撰写叙录、总序、大序、小序等方法,对后世目录学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东汉郑玄所撰《诗谱》,填补了《毛诗》训释中只有总序和篇序,而没有十五国风、二雅、三颂各类诗之序的空白,意义重大。但是,数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其中《小大雅谱》脱去的一大段文字,长期得不到是正,至今亦然,成为《诗经》训释中的一件憾事。  相似文献   

4.
我国殷周时期已经有了书目的萌芽,但正式的校书编目工作则始于西汉。刘歆继承其父刘向遗志。编成了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目录——《七略》,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具有开创之功。它在校勘整理文化古籍的基础上创立了撰写叙录、总序、大序、小序等方法,对后世目录学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李云霞 《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29(3):134-135,140
史部是古典目录学四部分类体系当中的一大部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叙述这一部类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指出史部目录形成于《七略》、形成于《中经新簿》,最后确立于《隋书·经籍志》,并确立经、史、子、集的四部分类法。史部目录始得以逐渐完善。  相似文献   

6.
刘歆与目录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歆继承其父刘向遗志,编成了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目录--<七略>,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具有开创之功,他在校勘整理文化古籍的基础上创立了撰写叙录、总序、大序、小序等方法,对后世目录学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孙德谦《汉书艺文志举例》是我国目录学研究史上第一部关于《汉书·艺文志》体例研究的专著,其将《汉书·艺文志》的体例归纳为46例,可谓详尽至极。但细究起来,孙氏所归纳之例并非完美无瑕,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孙氏所举之例进行归纳与改造,提炼史志目录的体例,以期对目录学研究及书目编纂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第一部史志目录,它在刘向、刘歆父子的目录学成果——《七略》的基础上成书,反映了西汉后期的学术及文学思想。文章通过分析《汉志》中诗的著录及《六艺略》“《诗》类”小序、《诗赋略》总序的相关叙述,初步揭示了《汉志》诗赋有别、诗皆入乐可歌、诗可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以及解诗应求其本义的诗学观。  相似文献   

9.
汉成帝命刘向、刘歆等人校书,历20年而有《别录》、《七略》问世,奠定了我国古典目录学发展的基础。若从汉代算起,目录学发展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研究目录学的著作历代  相似文献   

10.
古典目录的体制,按其形式来划分,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部类之下有小序、书名之下有解题的书目:二是有类序而无解题的书目;三是只著录书名、撰者及卷帙而无类序和解题的书目。目录体制的三分法,在学术界没有什么争议。只是余嘉锡先生的《目录学发微》,论目录的体制,序为四种,其四为“版本序跋”。而不知这种体制是前一种“小序”派生的一种形式,抑或是与前三种并列的形式,余先生没有加以说  相似文献   

11.
关于《西学书目表》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学书目表》是我国目录学史上由古典目录学向近代目录学过渡中一部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代表作,也是我国资产阶级用新的知识体系类分图书的最早著作。它一扫“旧学”专治制艺帖括之积弊,从而畅开了新目录学产生、发展的机运,在我国目录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解放以来,我国目录学界对《西学书目表》作出了较为中肯的评价和积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录学是研究图书目录工作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在读书治学中的重要作用,正如清代史学家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所讲:“目录之学,学中第一桩要紧事必从此问涂,方能得其门而入,然此事必苦学精究,质之良师,未易明也。”中国目录学的起源很早,有人认为起源于《尚书》、《诗经》的序;有人认为最早的目录应是《易经·十翼》中的“叙卦法”;也有人认为《周官》的六典,孔子的六艺就是目录的萌芽,不过目录学成为一门学问,应为刘向、刘歆父子所创始,故我国古典目录学又有“向歆之学”之称。  相似文献   

13.
清代学者钱大昭、侯康、顾櫰三、姚振宗、曾朴五家综合各代目录学之成果,共补《汉书艺文志》"诗类"书目二十一部,其中鲁二家二部、齐二家三部、韩五家六部、毛六家十部。五家著作各有其侧重,从书目事实上反映了两汉四家诗的体裁特点和兴衰流变。  相似文献   

14.
《四库全书总目》是中国古典目录学的集大成之作,该书共收两汉至乾隆中叶《四书》类研究著作164部,并对这些论著施以精审之批评,批隙导窾,品鉴得当,俨然一部简明的《四书》学史,有极高的学术参考价值.其汉宋兼采、宏收博取、不主一偏的《四书》学术批评方法,也应为今日学者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论余嘉锡《目录学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对古典目录学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时书目类型划分的精辟见解以及对类例理论的系统总结,分析了《目录学发微》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具有较大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东晋目录学家李充的生平,详细地探讨了其编纂《晋元帝四部书目》背景和内容,指出其确立的图书分类四部法,在古典目录学发展史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今仍有着重要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7.
也谈《中经新簿》四部之小类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认为《隋书·经籍志》记载的荀勖《中经新簿》四部之下的十四个名称,实际上是其分卷名称,不是真正的小类。但丙部对史书的初步区分、《皇览簿》独为一卷、丁部图赞之分,在目录学史上很有意义。《中经新簿》只收录了十六卷佛经,并无包括"佛经书簿"二卷之可能。  相似文献   

18.
奠友芝是清代后朔知名的学者和杰出的版本目录学家.他博学多才,雅嗜典藉,著述甚丰.在传世的著作中影响最广泛,也因此留下盛名的,是他的两部版本日录学专著——《鄙亭知见传本书日》和《宋元旧本书经眼录》。这两部专著在我国古典目录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古典目录学研究工作者对莫氏生平和版本目录学成就的研究还很不够,迄今为止似未见有专文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和全面介绍。本文试图从奠氏生平事迹、学术成就以及他的两部版本目录学专著作探讨性的论述,权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9.
以往的目录学史著作通常使用按朝代分期的断代体例编写,而姚名达先生的《中国目录学史》却别出心裁,采用"主题分述法"的体例编写,即将目录学的《通纪篇》比拟为纪传体的本纪;《体质篇》《分类篇》比拟为书志;《史志篇》《宗教目录篇》《专科目录篇》《特种目录篇》比拟为列传。然而,其在与纪传体体例的融合方面略有偏差。因此,有必要重新对之加以改进,使古典目录学的各个部分与纪传体的本纪、史表、书志、列传有机结合。文章在此基础上,对编纂《古典目录学史》的体例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隋书·经籍志》是我国现存最早以四部类分法进行著录的目录文献,郑樵《通志·校雠略》和《艺文略》在类例部次、题序小注和亡书收录等方面皆受其影响又有所创新,但对其互著体例认识不足,未能加以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