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第三届跨文化交际学国际学术讨论会的主要议题是“跨文化交流--文化希身份与文化调适”,会会主题包括“全球化与多元化”、“中国文化的变迁”、“对比研究与文化教学”和“传媒与文化研究”。会议对讨论了全球化与多地凶化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国文化的定型所发生的转变和亚文化之间的关系、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和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意义,以及国际上跨文化交流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中国面临国际合作与竞争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国际上,“汉语热”的兴起、孔子学院的纷纷开办,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崇高精神境界及其“和为贵”的社会发展理念哪,正日益吸引着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在内的各国人士:  相似文献   

3.
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必定会导致书籍设计民族文化和特征的缺失.作为一种文化承载的设计类别,我国的书籍装帧要提高在国际上的“识别度”,就要求设计师汲取中国特有的表现语言和符号,从文字、图形、观念和材质入手,融合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法,创作出兼具民族性和时代性的“中国风格”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媒“走出去”是中国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传媒集团的必由之路,不仅有利于中国媒体吸收国际资源、利用国际市场,也有利于中国媒体在国际上扩大知名度,提升影响力。自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传媒产业“走出去”取得了不俗成绩。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5.
钱贝贝 《大观周刊》2011,(52):7-7,84
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影响。作为当代中国文化价值观念在国际政治思想领域的反映,“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政治思想,对软实力的建构有重要作用。但“和谐世界”本身是理想的,面临着困境与挑战。在国际无政府状态的现实环境中现实主义权力政治的冲击下,中国理想主义外交理念将如何发展,“和谐世界”将是否转型?  相似文献   

6.
钟育平 《新闻世界》2013,(9):251-252
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文化成为了大国形象最直观的体现。目前,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中,成都成为了为数不多在国际上被广泛认知的“文化符号”城市,成为了中国城市对外传播中的翘楚。本文以成都为例,分析了成都的对外传播符号与传播技巧,并结合目前的传播现状与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越来越重要。但由于文化、历史、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媒体至今还没有在世界上呈现出与中国国际地位相符的话语实力,“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对中国的发展极为不利。如何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话语平台,是中国媒体面临的历史性责任。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在我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作为一种新媒体逐渐出现在中国人的视野中。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利用互联网发展数字文化,进行新媒体传播。一些大的新闻传播集团也纷纷大刀阔斧地在新媒体领域“跑马圈地”。  相似文献   

9.
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问题,不管是“中国威胁论”还是“妖魔化中国”,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在报道“九五”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想到应该如何利用好这些事实,以有助于在国际上树立积极向上的中国形象。 一个人照镜子,镜子里的形象如何,要看两个方面,一个是这个人的自身长相如何,还有一个是镜子本身是否平整、清晰、不扭曲。同样的道理,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如何,至少也要看两个方面。一是这个  相似文献   

10.
樊丽  吴晓东 《编辑之友》2023,(8):43-49+55
中国文化在“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正在以不同方式“出海”,在国际传播格局中以自塑的形式构建可信、可爱、可敬的国家形象。中国文化符号传播一直以来重视古代文化符号和全国性文化符号的呈现,但在针对国外民众的调研中发现,其对于中国文化符号的认知度和好感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就需要对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符号进行选择与重组。在全球化社交平台盛行的当下,地方性、具象化、生活化的文化符号更易于被理解和接受。因此,既具有传统文化内涵又富有当代意蕴的地方文化符号的传播能量不断释放出来。文章从符号学和国家形象理论入手,提炼既有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同时兼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在角色定位、传播系统调适、传播内容和方式上进行规划设计,满足国外民众对于中国当代真实生活和具象化文化体验的需求,以此丰富和发展中国文化符号体系。在地方与国家的互动中,以可见、可亲、可感的多元一体的文化传播推动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1.
许光 《青年记者》2016,(18):66-67
美国学者雷默曾在《淡色中国》中指出,“国家形象问题是中国当前最棘手的战略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巨大变化,但在国际上享有的声望与国家形象没有相应地变化.一方面,由于“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环境,西方媒体肆意“妖魔化”中国,令我国国家形象蒙尘;另一方面,我国大众媒体“宣传腔”太浓,过分强调媒体的宣传、教化功能,传播媒体“合塑”的“高大上”国家形象差强人意,其话语方式、报道理念、叙事模式难以被国际社会认可,国家形象“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2.
中国媒体是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渠道,它们自身的形象也往往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因此,塑造主流媒体“真实可信”的国际形象,成为在全球化的世界中确立中国积极形象的一个关键部分。全球公众在对中国形象,包括中国传媒形象进行认知时,早已接受了占国际主流的西方大众传媒对中国的描绘。长期以来,虽然中国的电视台在国内公众中享有较高的威望,但在国际上,却被贴上了“党国媒体”的标签,影响公信力的发挥。锻造内功的改革和发放外力的传播要同时并举,持之以恒,才能最终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中国的国家电视应该转向公共服务体制,在全球市场中,吸取西方传播思想和制度设计的精华,建设具有民族传统和中华特色的当代文化,才能真正“走出去”;  相似文献   

13.
再促统一     
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有关台湾问题的阐述有1000多字,超过以往历次报告。这些文字在阐述中共对台政策一贯立场时,充满了新意,显示中共的日益灵活、主动和成熟。 政策新意,“因时而变” 中国著名台湾问题专家郭震远指出,报告中最能体现新意的就是“三个可以谈”:“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可以谈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问题,可以谈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空间问题。也可以谈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等问题。”尤其是后两个“可以”,第一次在党的最高文件中提出,因  相似文献   

14.
当前,“盗版”已成为社会上一大公害。凡有文、有声、有像的思想文化载体,几乎都有被盗版的。 音像制品中的“盗版”风来势猛,数量大,危害严重。例如,激光唱盘、激光试盘从前几年发现“盗版”起,到今年初,市面上出售的制品中,经发现有80%以上为盗版货。最近,美国政府就这个问题大做文章。国际上有关人士也指责说:中国这个文明古国将变成“盗版大国”。  相似文献   

15.
档案的文化属性和文化价值一直备受档案界关注,然而它们真正发挥的功效并不尽如人意。笔者运用横向思维作为研究方法,试图从新的视角入手,拓展档案文化事业研究的思维视野。首先梳理档案文化建设中的跨领域研究现状,对国际上探讨的热点,如文化机构融合、集群服务等研究进行介绍,然后对国内实践的关注点城市记忆工程和“中国记忆”数据库进行概述,最后提出基于更广阔的思维背景下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6.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电子游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作为“第九艺术”,电子游戏的“中国风”和“中国化”分别代表了中国电子游戏艺术在国际交流中呈现出的风格属性。电子游戏的“中国风”是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电子游戏走出国门,对海外的电子游戏产生影响的特性。电子游戏的“中国化”是指海外游戏走进国内,并被国内玩家转化接受,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游戏模式。电子游戏促进了全球文化交流,展示了文化的融合和共享。中国电子游戏艺术在国际交流情境下的“中国风”与“中国化”,也是解决其如何更好地“走出去”“请进来”“走下去”的问题。国际交流,文化互鉴,我们需要国产游戏在全球化时代坚守和提升其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韩阳 《出版参考》2007,(9X):25-25
8月31日,中国目前唯——本专为汉语国际推广而出版的汉语文化期刊《汉语世界》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正式发刊。 随着“汉语热”在国际上的兴起,全世界约计有一亿人正在热情地投入到汉语学习的大潮中。商务印书馆和北京汉语国际推广中心顺应形势,为满足各方汉语学习者对汉语言文化知识的需求而创办了《汉语世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经济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中国的硬实力举世瞩目,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有灿烂文化的中国,在当今世界文化舞台上的影响力却明显不足,中国的软实力与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相比还相差很远,如何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增强中国文化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已成为中国政府、企业和文化业界有识之士共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中国政府和企业实施的文化"走出去"战略正是力图改变这种局面的重大举措,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文化贸易的总量迅速扩大,文化贸易逆差在不断缩小,中国文化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9.
1989年5月     
5月2日在莱比锡开幕的“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上,中国“朵云轩”出版的《十竹斋书画》获得“国家大奖”。此外,中国还获得3枚金牌,1枚银牌和2枚铜牌。在开幕式上,莱比锡市长还向中国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书籍艺术系主任余秉楠教授颁发了国际上最重要的书籍艺术奖之一“谷腾堡奖”。 5月4日《邓颖超——一代伟大的女性》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这一总体目标,我国电视传媒产业应积极寻求对策,不断增强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在国际上树立我国的大国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