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系统揭示当前科技期刊参考文献著录质量现状,为提升参考文献著录质量提出策略建议。【方法】采用抽样审读法,选取7个自然科学学科的14种期刊,审读其2020年第1期中的5904条参考文献,对参考文献著录方面存在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问题进行分类、归纳和分析。【结果】14种期刊参考文献的差错率均值为22.20%,最高值为61.97%,最低值为5.46%;参考文献主要责任者项和出版项是最易产生差错的高危区;期刊普遍存在未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未全刊统一等著录规范性问题。【结论】科技期刊参考文献著录质量现状不容乐观,著录质量有待提升;对作者进行相关培训、在编辑过程中引入智能辅助工具能够有效提升参考文献的著录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主管部门审读科技期刊参考文献提供指标和评价体系,为提升参考文献著录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33种科技期刊165篇论文中的5092条参考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人+机”协同的审读方法,通过归纳总结和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参考文献评价体系。【结果】33种期刊差错率、差错率变异系数、差错密度和差错密度变异系数的均值分别为20.87%±1.16%、55.74、1.12±0.02和22.91;依据4个评价指标构建的著录质量评价体系发现,高质量参考文献期刊只有3种,低质量参考文献期刊有7种;依据参考文献差错类型评价体系发现,在33种期刊的参考文献差错类型中,内容差错的比例为92.54%,格式差错的比例为7.46%,内容中的出版/出处项、主要责任者差错的比例分别为39.08%、35.99%。【结论】科技期刊参考文献著录质量总体水平偏低,迫切需要提升,应引起作者、期刊编辑部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医学期刊学术论文中参考文献的引用原则和著录误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了医学论文参考文献应遵循引用正式出版的文献、直接引用的文献、最新和最重要的文献以及公正性和准确性等原则,同时对参考文献著录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如引文原则宽松不一、用而不引或引文不符、为虚构指标而不当引文、重外文而轻中文等进行分析和探讨。由此认为:加大宣传力度并积极引导以提高作者对参考文献重要性的认识,期刊编辑部应逐步完善参考文献审读和编辑加工等环节,并规范著录格式,提高医学期刊的引文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全球高影响力英文期刊的参考文献责任者姓名著录规则,为国内期刊同行编校或审读参考文献提供参考,并对相关国家标准的修订提出建议。【方法】以在科睿唯安2021年度《期刊引证报告》中影响因子排名前50的英文期刊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其所引用参考文献的责任者姓名著录规范和著录格式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归纳。【结果】全球高影响力英文期刊所发表论文的作者姓名均采用名前姓后的书写顺序,这些期刊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的责任者姓名著录遵循名从主人、名缩写、姓仅首字母大写的简单规则。除了个别期刊因姓名有歧义而出现误判之外,这些期刊均能做到准确辨别普通英文姓名和包含前缀、后缀、复姓的英文姓名的名和姓并正确处理名的缩写。【结论】全球高影响力英文期刊参考文献责任者姓名的著录规则对国内期刊做好参考文献编校或审读工作都有借鉴价值,同时,这些规则也间接地证明国际标准ISO 690中本无关于责任者姓须全大写的表述或倾向,因此建议国家标准GB/T 7714—2015在修订时不再硬性要求责任者“姓全大写”。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科技期刊行政监管式审读的提升空间和延伸审读的实施方法。【方法】 结合电力科技期刊审读实践经验,概括和分析论文科学性、创新性、研究与应用价值的延伸审读方法。【结果】 延伸审读的重点内容为创新性及价值判断、文题对应、内容结构、逻辑关系以及文献引用合理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审读策略。【结论】 基于深度解剖论文开展的延伸审读,对科技期刊质量的提升有重要推动作用,审读模式拓展是有待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国高校学术期刊内部审读现状,分析影响期刊内部审读效果的因素,以期为提高期刊内部审读效果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175种高校学术期刊内部审读的现状进行剖析,并提出解决当前高校学术期刊内部审读问题的建议。【结果】 发现部分期刊编辑审读意识薄弱,内部审读制度不健全、奖惩机制不完善、方式不灵活、执行过程流于形式等,导致内部审读并未给编辑和期刊带来实质性的效果。【结论】 期刊在内部审读中应强化编辑审读意识,丰富审读形式,建立健全审读制度,优化审读队伍,以全方位地提高期刊质量和编辑人员的编校水平、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国科学院期刊审读工作平台建设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通过期刊审读相关政策法规解读、国内期刊审读工作现状调研提出期刊审读工作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基于中国科学院期刊人机协同审读工作调研分析审读工作平台的特点,提出中国科学院期刊审读工作平台的建设需求,并通过建设实践探索和验证审读工作平台的实际成效。【结果】中国科学院期刊审读工作平台应尽可能实现各方面审读数据规范化流程化处理,实现组织协调、专家组判读、编辑部配合的线上协同,完整系统地保存和管理审读数据。【结论】中国科学院期刊审读工作平台提升审读工作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水平,逐步实现计算机对审读工作更全面、更深入地支持,同时也为行业内的期刊审读方式变革与审读平台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
实验研究是医学发展的支柱,实验研究方法是医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医学论文的科学性是至关重要的,而医学论文的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设计的科学性。本文在阐述编辑审读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编辑要对实验设计科学性认真进行审读的观点,应用具体实例和理论分析论述了实验设计科学性的编辑审读对象和方法,即运用层次推进法审读实验研究对象、运用因果关联法审读实验处理因素和处理外因素、运用对应检查法审读实验观测指标、运用统计设计法审读实验设计三原则。  相似文献   

9.
从规范审读和逻辑推理两个方面探讨了数学公式的审读工作。选取一些数学公式有问题的原文片段,作为审读案例,通过案例从数学公式的符号以及公式运算等方面分析了数学公式审读过程中常见的错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学会主办期刊审读工作的经验和做法,为一流期刊集群建设提供思路。【方法】以中国药学会主办期刊审读工作为例,对1995—2021年举办的审读会进行系统梳理总结。【结果】通过举办27次审读会,中国药学会主办期刊审读工作的组织管理不断得到加强,专家队伍建设得到推进,审读培训顺利开展,审读重点与时俱进,审读方法、审读追踪、审读激励得到进一步完善,审读效果更明显。【结论】审读会已经成为中国药学会的品牌活动,也是学会服务主办期刊管理的重要形式之一。审读会议推动了药学一流期刊刊群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