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汉字翻转实验探讨汉字听写困难儿童是否存在汉字翻转效应,探讨两类儿童汉字整体字形表征的质量.研究结果:对于真字,汉字听写困难儿童存在翻转效应,但是小于一般儿童的翻转效应.汉字听写困难儿童的汉字整体表征质量要比一般儿童低.对于假字,一般儿童、汉字听写困难儿童都存在翻转效应,但一般儿童的翻转效应大于汉字听写困难儿童.汉字听写困难儿童存在汉字字形的整体表征,但字形的整体表征水平不高,但不至于影响汉字认读.  相似文献   

2.
汉语听写困难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学习障碍类型.由于汉字的主要类型是形声字,掌握形声字的形旁规则并加工整字的语义表征,会影响到字形输出成绩.实验通过语义启动范式,设计形旁透明材料和形旁不透明材料,考察听写困难儿童在两种材料中的整字语义表征水平差异.结果表明,在自然加工条件下,听写困难儿童无法快速形成整字语义表征.  相似文献   

3.
图形和语音编码难度对听写困难儿童形音联结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听写困难是指儿童阅读正常而听写落后的现象,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学习障碍类型.本研究考察了听写困难儿童在不同条件下的形音联结记忆水平,结果发现:在图形和语音编码难度双低的条件下,听写困难儿童的形音联结记忆成绩与普通儿童没有差异;在图形编码难度高-语音编码难度低的条件下,听写困难儿童的形音联结记忆成绩落后于普通儿童;在图形编码难度低-语音编码难度高的条件下,听写困难儿童的形音联结记忆成绩与普通儿童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数量表征是个体头脑内部对数量刺激的解释、表达与操作的过程,是人类认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数量表征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趋于成熟,具体分为四个发展阶段:(1)最初形成非符号数量表征;(2)将非符号数量表征与符号数量表征建立联系;(3)扩展整数表征的范围;(4)精确地表征有理数的大小。本研究从近20年有关数量表征的行为研究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入手,深入分析有关儿童数量表征的发展趋势与内在加工机制,总结了目前有效提高儿童数量表征能力的教育干预与训练方案。  相似文献   

5.
声旁线索对听写困难儿童认读和听写的不同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听写困难是指儿童阅读正常而听写落后的现象,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学习障碍类型.研究对比了声旁线索对听写困难被试听写和认读成绩的促进效应,结果发现:(1)增加1个声旁线索,听写困难组被试的认读成绩显著提高,而听写成绩没有变化;增加2个声旁线索,听写困难组被试的认读成绩和听写成绩都显著提高.(2)增加1个(或2个)声旁线索,正常组被试的认读成绩和听写成绩都显著提高.(3)与正常被试相比,声旁线索对听写困难被试听写成绩的促进程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6.
采用视觉辨别、视觉记忆和视觉整体加工实验来探讨听写困难儿童是否存在视觉加工缺陷,分析听写困难儿童和正常儿童视觉加工水平的差异。结果显示,同正常儿童相比,听写困难儿童的视觉辨别能力水平低,而视觉记忆、视觉整合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选取二、三、四年级数学学习困难和数学学习正常的儿童共84名。采用数字线估计任务考察两类儿童数量估计能力的发展特点及差异。结果表明:(1)二年级儿童完成数字线估计任务的精确性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年龄组;(2)数学困难儿童完成数字线估计任务的精确性显著低于普通儿童;(3)二年级数学困难儿童完成数字线估计任务时采用指数和线性函数进行表征,而其他年龄组儿童均采用线性表征形式。  相似文献   

8.
数学能力是基础性的认知能力,包括数量、空间和逻辑推理等认知能力。早期数学教育有助于在儿童发育和发展的关键期为儿童奠定认知和神经基础,从而培养儿童抽象而精确的数学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脑与认知科学研究表明,儿童生来具有数的概念,体现在两个独立的数的核心表征系统,一是大数系统,模糊估计、粗略表征物体的数量幅度;二是小数系统,精确计数、清晰表征每一个物体。早期数学教育可以借鉴当前丰富的脑与认知科学研究成果,将科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利用儿童先天具备的数学潜质,逐渐深入而广泛地培养儿童的数学技能。培养儿童的早期数学能力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数学困难儿童解题策略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特定学习情境所采用的有效的解题策略,对个体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数学困难儿童进行解题策略的研究很有意义.本文主要从加减法、估算、表征、元认知等几个方面对近年来数学困难儿童的策略研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走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刘芳 《教书育人》2014,(8):59-59
写是语言能力的最高表现形式,而听写是语言输出的主要形式。英语听写涵括了英语词汇的形象表征,其中包括语音语素和字形组合。听写同时也囊括了英语的多项学习技能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英语听力的教学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听力部分的比重增加,复合式听写项目的引入更是把听力技能的训练摆在突出的位置。然而,教学中学生在听写项目中表现出的能力不足说明了其在听力技能上的欠缺。对学生听力听写的困难进行的调查中体现出学生在听力听写中信息处理和认知能力相对薄弱,应而需要对听写中的加工信息的策略进行分析,并相应的指导听力听写教学。  相似文献   

12.
"数字世界"儿童数学课程是在新皮亚杰理论的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旨在培养儿童数字感知的实践性课程.该课程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发展儿童对数字的感知能力,使其获得数学学习所需要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能力.该课程包括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向儿童呈现了五种数字表征形式,即实物表征、图片表征、排列表征、高度表征和循环表征.该课程给当前我国幼儿园数学教育以一定的启示:(1)数学教育应以培养儿童对数学的感知和体验为基础.(2)数学教育应重视培养儿童数学方面的元认知技能.(3)数学教育活动中应注重教师与儿童之间的交流.(4)数学课程的设计应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动实例.  相似文献   

13.
数字心理表征在数学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个体数学认知深入发展的基础。文章对当前运用数字线任务考察儿童数字心理表征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从数字估计模型、数字估计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数字估计与数学认知发展的关系、数字估计能力的干预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概括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对今后儿童数字估计能力的研究方向与思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随机选取120名3-6岁儿童,根据数字手势、数字词和数字手势+数字词三种方式表征的数量进行按数取物,或运用数字手势、数字词来表征物体的数量,考察不同表征方式对儿童早期数量加工的影响.结果表明,3-6岁儿童对数字手势表征的加工正确率最低,数字词更有助于儿童早期对大数量的加工,数字手势+数字词的表征更有助于3-5岁儿童对小数量的正确加工及5-6岁儿童对所有数量的加工.研究结果表示,成人在进行数学教育时,应重视多种数字表征方式的综合运用,注重培养3-6岁儿童采用多种方式表征数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仲宁宁 《幼儿教育》2012,(36):43-47
近年来,儿童心理表征能力的发展颇受发展心理学界关注。本文从空间、数量、运算和问题表征四个方面评述有关幼儿心理表征能力发展的研究。从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出,年幼儿童已具备相当复杂的心理表征能力。对幼儿心理表征能力加以培养,可以有效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从而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脑成像技术使得人类探索语言发展过程的脑机制成为可能.当前,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家正试图描绘语言系统的基本因素--话音、词汇-语义及语法在大脑皮层中表征的典型发展进程.脑损伤、脑发育、第二语言习得、个体老龄化及特殊语言训练都会导致语言大脑表征的可塑性变化.儿童语言大脑表征发展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儿童语言发展的深层脑机制并科学地制订"基于脑"的儿童语言教育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考试的“复合式听写”强调的是学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学生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听力能力,还应具有较强的拼写能力、记笔记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相关学科研究及教学经验表明,学生对基本的听写技能的掌握程度影响着听写的效果。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听写能力,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提高其对听写技能的运用能力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8.
用改进前后的儿童赌博任务研究3—4岁儿童热执行功能的发展,尝试探讨刺激强化值的表征及错误表征的转换在儿童赌博任务中的作用。结果表明,3—4岁儿童在两个任务中均表现出显著的年龄差异。信息呈现方式的改变降低了表征的难度,避免了儿童在实验初期做出更多的不利选择,却未能使儿童成绩持续增长的时间提前。表明不同的刺激呈现方式确实会改变儿童对刺激强化值的表征方式,但灵活表征能力并非完成任务所需的唯一主导能力,错误表征的转换可能也不是一个独立的加工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9.
用改进前后的儿童赌博任务研究3-4岁儿童热执行功能的发展,尝试探讨刺激强化值的表征及错误表征的转换在儿童赌博任务中的作用。结果表明,3-4岁儿童在两个任务中均表现出显著的年龄差异。信息呈现方式的改变降低了表征的难度,避免了儿童在实验初期做出更多的不利选择,却未能使儿童成绩持续增长的时间提前。表明不同的刺激呈现方式确实会改变儿童对刺激强化值的表征方式,但灵活表征能力并非完成任务所需的唯一主导能力,错误表征的转换可能也不是一个独立的加工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0.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国外就开始对儿童在科学领域内的表征进行研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对于儿童的表征内容、方式和特点的认识往往来源于一线教师的经验或印象,缺少调查的数据支持。笔者针对6~7岁儿童,即一年级儿童,开展了对科学探究和科学概念的表征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