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语是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导语的基本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致,使他们对将要学的文章产生好奇感,引导他们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揭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等。导语设计不但是一门学问,而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要想上好一堂语文课,精心设计开场三分钟的导语是非常重要的。导语处理得好,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语课的开端一导语,可见它的重要性。:纵观一些富有经验的教师的教学,他们总是精心设计教学的突破口一导语,于漪教师曾经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语,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导语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也有一些最基本的、最常用的。  相似文献   

3.
姜新宇 《教育革新》2009,(10):63-63
一、设计导语,激发兴趣 教学艺术在于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家第斯多惠就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其中,历史教学导入法设计尤为重要,一个成功的导入法可以马上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兴趣。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相似文献   

4.
吴自铭 《中学文科》2006,(12):52-52
笔者在备课时,常常结合课文自撰诗歌,作为上新课的导语,并美其名日“导语诗”。这些导语诗或咏作者,或评文章,或简括内容,或阐发主旨。通过师生共同赏析,学生在教师未讲解课文前,即对作家作品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做好了铺垫。而且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培养了他们阅读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课前导语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好的导语能给学生以愉悦感,减少学习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不知不觉的进入新课,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相似文献   

6.
一、精心设计导语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固然离不开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刻苦钻研,精心设计,但我认为上课时恰到好处的导语设计对一堂课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好的导语能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还可对本节课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等有个明确的交代。  相似文献   

7.
马世波 《现代教育》2003,(5):122-122
正确、巧妙地导入新课,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去学习新课,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教师在导入新课中,要想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导语。  相似文献   

8.
多年的语教学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导语具有一种心理启动的功能。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聚拢起来。根据导语具有导趣和导向的作用,我在课堂教学中注意通过导语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上课伊始产生快乐的情绪、旺盛的精力。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9.
一堂好课要有一个好的开头,才能酝酿学生情绪,集中学生活动,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精心设计的导语,能扣住学生的心弦,促进学生情绪高涨,能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主动参与学习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学习活动的最佳状态。一、导语的作用好的导语是保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听好课的首  相似文献   

10.
课堂导语设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什么样的导语才算是好的导语呢?导语的设计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他不仅要教师能够用优美而充满激情的语言营造情境,再现形象,让学生的心灵产生震动,使他们体验到审美的欢愉,而且要求老师具备敏锐的眼光,灵活的思维,创造的头脑,所以导语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依据以下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成功地带着学生走进一堂好的语文课,有很多种方法,妙用导语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种。好的导语可以立即吸引学生的视听,集中学生注意力,一进入课堂即调足学生的口味;同时,好的导语还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身心愉悦,轻松学习,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好的导语还能使学生感受到课文的趣味与魅力,领悟到课文的感情基调,初步地了解把握课堂内容与主旨,进而理解整篇文章。那么我们该怎样设计导语呢?  相似文献   

12.
设计导语激发兴趣刘桂芳初中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好奇和好动的特点。如果我们在每一节课的开始就用“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顺利展开。具体作法如下:(1)实验导入法:初三化学的第一堂课,是学生能否对化学产生...  相似文献   

13.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动力。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抓住学生心理,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呢?第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导语是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桥梁。引人入胜的课前导语,可以使学生的大脑皮质形成一个兴奋中心,以推动学生进入积...  相似文献   

14.
导语的基本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对所要学的内容或问题产生好感,引导他们进入的教学情境。精心设计引人入胜的导语,在教学过程中举足轻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周海涛 《现代教育》2003,(10):53-53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课的开始阶段不应拖沓,要如爆竹鸣响,如京剧中演员的‘亮相’,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一个设计巧妙的导语,犹如一点灿丽的火花,能迅速点燃学生思维的导火线,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以新颖别致的开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导语设计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6.
逯瑞红 《考试周刊》2011,(28):67-68
一、导语设计 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如遇到了一顿美餐,让你垂涎三尺。同样的道理,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教学中的导语是指在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用语。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对将要学的内容产生好奇感,引导他们感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等。下面笔者结合具体实例介绍几种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8.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于运用一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与自我发展的机会,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地学习和成长。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予以有效的落实呢?一、巧设导语,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欲望,使学生愿学俗话说:“一石激起千层浪。”巧妙恰当的导语,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第一手感性材料。  相似文献   

19.
王娟 《考试周刊》2014,(11):111-112
<正>"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语设计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导语起着从旧知到新知的诱导作用,起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所以有人把导语形容为"开山第一炮,打鼓第一槌"。一堂课的开头,如果有特色,就会让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和欲望。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我们采用以下几种导语设计方式。1.提问式开头。在讲授新课之前,对前面学过的知识,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以便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采用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人们求知的先导,学习的动力,成功的起点。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一、巧用导语。诱发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成功的先导。”一个巧妙的开端,能诱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一个引人人胜的开头,便能激起学生思想的浪花。因此,教师应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目的,精心设计一个与之相应的巧妙的有情趣的导语。[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