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界大多认为“简直”表夸张语气,也有学者认为“简直”并不表夸张语气,而是表确认语气。其实“简直”不仅仅是表示夸张语气,可以说所有的“简直”句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只不过与比喻、拟人、双关、仿词等结合使用的“简直”句,夸张手法的运用较为明显,是高度夸张;不与其它修辞手法配合使用的“简直”句表达的是心理的真实感受,其用法已经凝固化,因此夸张手法没有得到凸显,`这样的“简直”句也使用了轻度夸张的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2.
论广告创作中的修辞手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广告创作中几种常见修辞手法的运用情况,着力分析了夸张手法的种类、注意事项及艺术技巧,兼及双关、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3.
夸张是英、汉语中很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按意义标准,英、汉夸张可以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三大类;按构成标准,英、汉夸张可以分为一般性夸张和借助性夸张两大类。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夸张手法既有相同也有相异之处。其共同点在于:两种语言都可以利用数字来进行夸张;在语义上进行夸张;与其它修辞手法相结合的夸张。不同之处:汉语中有超前夸张。英语夸张倾向于写实,汉语的倾向于写意。夸张辞格的翻译有直译;意译;根据句意,作模糊处理;根据语言习惯,变通翻译等。  相似文献   

4.
《史记》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有故意把事物往大、多、快、长、好……等方面说的扩大夸张,也有故意把事物往小、少、慢、短、坏……等方面说的缩小夸张。作者或直接描述夸张,或同其他修辞手法一起夸张,或借人物语言夸张,或漫画式夸张。夸张修辞,强烈地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渲染并突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了事物的形象性和情节的生动性。漫画式的夸张更获得了强烈的喜剧效果。  相似文献   

5.
"ほど、くらい(ぐらい)和ばかし)"三词均为表示数量与程度的副助词,在一定语境下可以相互替换使用,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替换的,各自具有其独特的含义."くらい(ぐらい)"主要表示大约、不太确切的笼统之数量和可容忍的较低之程度,且带有"轻视、轻蔑"之语气,被称之为高雅的模糊含蓄的表达方式;"ほど"含有"大约"之意,主要是一种更为客气、含蓄的语言习惯性的表达方式,多用于表示时间之量.表数量时,重在表达数量之多,程度之高;"ばかり"是比较陈旧的用词,具有一种郑重之语感,表量时,重在表达数量之少,表程度时,多用于比喻夸张.  相似文献   

6.
古典诗歌的表现手法大致可分为三类: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者不是截然分开的,在同一首诗歌里往往交叉运用. 比如写愁情.南唐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演讲春水向东流."诗人运用了设问,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寓情于景,写出了愁之多,愁之长.  相似文献   

7.
夸张作为英语语言里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在增强语言效果、突出事物本质、引起读者共鸣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巧妙使用夸张修辞手法能更好地帮助说话人在语言运用中实现传情达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夸张是一种修辞手法,不同的夸张形式,可以收到不同的艺术效果。夸张手法从类别上可分为三类,从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实、雅、趣、酷四种表现形式。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对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夸张修辞手法进行初步探索研究,重点了解实、雅、趣、酷四种表现形式,更好地指导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和应用中准确把握夸张手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一些学生在习作中,为了使文章生动,常常运用夸张的手法,这种想把文章写好的愿望是好的,但是由于对夸张的修辞手法不够熟悉,因而常常有“夸张不当反失真”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正常的,只要对它进行分析,找出不当的原因,寻求避免的方法,就能在习作中再前进一步,久而久之,就能把握这一修辞手法,并熟练地运用它。  相似文献   

10.
修辞是对语句进行修饰,让语句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表现力的一种方法。夸张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语文教学要重视对夸张修辞手法的教学策略进行思考和研究,促使学生更好地运用、理解夸张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1.
正夸张本是一种修辞手法,是指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物、事物尽力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本文中的夸张是指文学作品中为了突出描写对象的某些特点、强化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手段。刘勰在《文心雕龙·夸饰》中说:"言峻则嵩高极天,论狭则河不容舠,说多则子孙千亿,称少则民靡孑遗。"文学是人学,少不了作者主观情感的表达,因而,夸张的艺术手法深得作者的青睐。诗歌运用夸张的手法是一种普遍现象,夸张这种手法  相似文献   

12.
封月琴 《家教世界》2012,(20):14-15
夸张手法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也符合新的教育理念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各个阶段,适当运用夸张手法都会起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这种方法容易操作,使用范围广,是一种经济实用的英语教学手法,值得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13.
夸张,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无论是在汉语还是在英语的使用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恰当地运用夸张,能够使人们在表达和交流过程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试从夸张在英汉双语中分类及表达方式等方面入手,探讨夸张在英汉双语中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夸张和隐喻各有其特点,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但是两者之间还有一些相似之处,可以糅合到一起使用,构成了隐喻性夸张或夸张性隐喻,起到了更强的抒情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松涛 《快乐阅读》2011,(11):124-125
修辞是历年高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能力层级为D。高考对于修辞的考查方式灵活多样,借诗词鉴赏动态检测是最常见的一种。高考诗词鉴赏题考查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偶、夸张、衬托、项真、对比等。1.比喻。即"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比喻是诗词中传统的也是最为常见的修辞手法,又称打比方,用彼此有  相似文献   

16.
《少年读者》2008,(7):25-26
逗逗:这一关我喜欢,可以看到好多惊人之语哟! 美文老师:夸张,就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某些特征,说出不寻常之语,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请判断,下列哪些句子运用了夸张手法?  相似文献   

17.
《格列佛游记》是18世纪英国伟大的讽刺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首先,它是讽喻体小说,运用了对比、影射、反语、夸张、滑稽模仿等讽刺手法。此外,小说中的讽刺语气也各不相同,有诙谐、嘲讽、揭露和漫骂等,斯威夫特的讽刺作品在继承前人学遗产的基础上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ほど、くらい(ぐらい)和ばかり"三词均为表示数量与程度的副助词,在一定语境下可以相互替换使用,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替换的,各自具有其独特的含义。"くらい(ぐらい)"主要表示大约、不太确切的笼统之数量和可容忍的较低之程度,且带有"轻视、轻蔑"之语气,被称之为高雅的模糊含蓄的表达方式;"ほど"含有"大约"之意,主要是一种更为客气、含蓄的语言习惯性的表达方式,多用于表示时间之量。表数量时,重在表达数量之多,程度之高;"ばかり"是比较陈旧的用词,具有一种郑重之语感,表量时,重在表达数量之少,表程度时,多用于比喻夸张。  相似文献   

19.
夸张手法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也符合新的教育理念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各个阶段,适当运用夸张手法会起到激发学习兴趣,有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鄂东南方言处于官话、赣语和湘语三大方言交换地带,方言呈现出边缘地带与过渡地带特色.常用的语气词"啊"不仅可以用在句尾、句中,也可以用在句首,通过与其前后成分的重音配合使用,既可以表示功能语气又能强化意志语气."啊"作为鄂东南地区的句首语气词应是古汉语的流传,是叹词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向后面语句靠近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