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陵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是关中片方言的一个地点方言。高陵方言中的疑问句和普通话一样,也分为特指问句、是非问句、反复问句和选择问句,但结构形式不同。从结构角度对这四种形式进行描写说明,并同普通话的疑问句加以比较,以找出对应规律,揭示高陵方言疑问句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平湖方言属吴语太湖片,是浙北吴语中的重要一支。平湖话疑问句与普通话疑问句一样,可分为是非问句、特指问句、选择问句和正反问句四种类型,但结构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以疑问句句式为框架,对平湖方言疑问句进行初步描写,力图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其特点。  相似文献   

3.
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相比,结合例句从类型、结构特点、语气词、答语总结了腾冲方言疑问句的特点,每个例句都是普通话与腾冲方言并列,体现出二者的对应规律及腾冲方言的特点,并对二者差异的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屯留方言属于晋语,其疑问句和普通话一样,分为选择问句、特指问句,是非问句和正反问句四种,但与普通话不同,具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宝鸡方言疑问句和普通话疑问句一样,也可分为特指问句、是非问句、反复问句、选择问句四种,但结构形式有所不同,文章主要论述宝鸡方言特指问句、是非问句、反复问句、选择问句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归纳了昆明方言疑问句在结构上的三个特点,从特殊疑问语词和结构特点两方面进行举例说明。这是对昆明方言疑问句作了详细周密的调查研究,从中总结出各个特点的结论。每个例句都与普通话并列,体现出二者的对应规律,在汉语规范化工作方面有其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实验通过安阳方言中的无标记疑问句与陈述句的对比以及与普通话中带语气助词"吗"的疑问句进行对比,采用数据量化与对比的研究方法,对安阳方言中无标记疑问句的语调问题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安阳方言中的疑问句在没有语气助词辅助表达疑问语气的情况下,主要依靠语调的上扬来表达疑问语气,而且句末音节承载的语调信息最大,声调叠加的方式为"连续叠加"。而普通话中带有语气助词的疑问由语调和句末语气助词共同作用来表达疑问语气。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普通话和甘肃天水方言中的疑问句与疑问词及疑问语气词的比较,较全面地展现出二者之间的异同,并总结归纳出了天水方言中疑问句与疑问词及疑问语气词用法及规律.  相似文献   

9.
安康汉滨区方言的疑问句分为特指问句、是非问句、反复问句和选择问句四类。通过与普通话及其他方言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它们无论是在疑问代词的使用还是句式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混合特征。  相似文献   

10.
作为表选择关系的“Ma”,在新疆地区使用的范围比较广,而“X-Ma-Y”句型的使用在新疆尤其是北疆地区更为广泛。对新疆汉语方言中“X-Ma-Y”句型进行搜集整理。归纳其用法和性质,重点对新疆汉语方言和普通话中选择疑问句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新疆汉语方言和普通话中选择疑问句在句法位置上的不同表现,同时,还重点讨论了新疆汉语方言表选择的“Ma”在“A-Ma-bu-A”中的句法表现。  相似文献   

11.
寿光方言中的比较句和反复问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寿光方言的比较句和反复问句与普通话有一定的差别。本文主要总结寿光方言的比较句和反复问句的分类情况,以期对母语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移位是句法操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移位的主要目的是使句子中语类的语法特征得到核查。在生成英语一般疑问句的过程中,句中的C位包含一个抽象的强语素Q,它吸引助动词或者情态助动词移动至c位,从而核查其自身的特征。这一操作过程叫做中心语移位。  相似文献   

13.
疑问句的非典型语义预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语义预设可区分为典型语义预设和非典型语义预设。是非疑问句和正反疑问句的预设通常是一个不相容选言命题;选择疑问句的预设,一般是一个不相容选言命题,有时则是一个相容选言命题;特指疑问句的预设,通常就是用“有X或某X”取代问句中的疑问词后所得的陈述句。疑问句的预设是问者的预设,不是答者的可能回答。  相似文献   

14.
基于语言类型学相关知识对汉维差比句的构成要素及基本语序特点进行分析,确定汉维比较标记的标注方向,找出汉维基准短语的位置差异,并探讨汉维差比句的否定形式的不同之处。通过对比分析后发现,汉维差比句语序特点的不同是决定汉维差比句表达差异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从英汉民族思维差异看句子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娥 《安康学院学报》2005,17(3):41-43,49
本文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入手,通过英汉民族不同思维模式的对比及其两种语言句子特点的分析,讨论了思维差异在句子翻译中的影响,探讨准确翻译句子的途径,揭示了在句子翻译中思维模式转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割裂了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受到压制。在英汉两种语言句式差异的辨析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理解到汉语句式具有惜"主"如金,多用人称,较少物称的特质;英语句式具有主语必不可少,SV搭配统领全句的特质。而英汉句式尤其是主语的规律及特征,是由中西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的。  相似文献   

17.
《型世言》口语化程度较高,是研究近代汉语语法的珍贵语料。《型世言》中的反诘语气副词有“难道”“岂”“终不然”“何曾”“何尝”“何必”“何苦”“何妨”“何不”“几曾”“还”这11个。《型世言》中的反诘语气副词大部分用在无主语句的谓语之前,表示“反诘”“没有发生过”“不,必”等语气,在结构上多为重新分析复合式,都可以修饰VP、多音节成分、肯定形式,部分可以和其他副词连用。  相似文献   

18.
句型教学在汉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句型教学主要有归纳法和演绎法,这两种方法往往是结合使用。由于汉、哈两种语言的语法上差异所致,民族学生在句型学习中常犯错误,所以,在句型教学中,重点和难点要有所侧重,讲练结合,句型教学与语法教学相结合,汉哈句型对比,从而使民族学生掌握汉语学习规律,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不同的标准 ,单句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又可以分为特殊句式和一般句式。不同的句式往往可以表达相同的意义 ,只是在修辞效果方面存在着某些差异。因此人们为了准确、生动地表达思想 ,往往注意选择恰当的句式  相似文献   

20.
在事件参照点关系模型框架下,对现代汉语工具主语句进行探讨,发现在典型事件中,当概念化主体意图从工具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事件,突显工具和动作之间的这种凭借关系,进而突显工具对受事的作用或影响时,常以工具为概念化过程的起点,在事件参照点关系模型的作用下,形成的心理通达路径投射到句法层面,形成了现代汉语工具主语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