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北京振国肿瘤康复医院院长王振国教授简介王振国,主任医师,研究员、教授。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十大科技英才",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现任国际癌病康复协会会长、北京振国肿瘤研究中心主任、振国肿瘤康复医院院长。  相似文献   

2.
《记者摇篮》2008,(4):F0004
王振国,主任医师,研究员、教授。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十大科技英才”,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现任国际癌病康复协会会长、北京振国肿瘤研究中心主任、振国肿瘤康复医院院长。他从事抗癌药物研究和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对中晚期肿瘤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3.
在"神医"夺目的光环及言之凿凿的疗效宣传攻击 下,患者早已无所适从 王振国事业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是他 最初的"三步":争取和通过"七五" 攻关项目;获得"尤里卡奖";当选首届"十 大杰出青年"。 "第一桶金"如何获得 1986年,王振国的"研究项目"通过国 家"七五"攻关项目审批,这最终使"天仙  相似文献   

4.
平均每隔6秒钟,世界就有一人死于癌症! 人类从来没有停止抗击癌症的努力。而今从长白山走出一位抗癌专家王振国研究员,他发明的“天仙”系列抗癌防癌中药,已经出口60多个国家,在我国中成药出口中独占鳌头,他光荣地被评为“全国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并担任了在香港成立的国际癌病康复协会会长。 江泽民总书记四次接见王振国,表扬他“为中华民族争了光”。  相似文献   

5.
十多年来,医学界对 "著名治癌专家"王振国 的质疑从未间断过。然而 人们更多看到的,是这位 "自学成才的杰出青年" 的事迹,不间断地出现在 中央和地方电视台及各大 主流媒体上。 王振国,按他自己所 说,用过他的药的癌症患 者超过300万,他主编的 书和他的网站上说,他发 明的抗癌药物临床有效率 高达80%以上--这远 远超过世界上任何医疗机 构所公布的抗癌有效率数 据(放、化疗对癌症有效 率为30%左右)。一位癌  相似文献   

6.
读者来信     
"方鸿渐的'克莱登博士'比起'著名抗癌专家'王振国获得的'尤里卡勋章'如小巫见大巫。方鸿渐买个假文凭混了口饭吃,而王振国的国际奖章却造就了一出抗癌'神话'"北京杨涛  相似文献   

7.
老北京是我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古城之一,老北京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根基吸引着鲁迅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大师。北京是鲁迅生活时间和工作时间最久的城市,北京因他而更加夺目生辉,鲁迅为北京这座城市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也增添了浓浓一笔。  相似文献   

8.
一位已经死去的癌症病人,在"我们活了"的 标题下,成为王振国创制的系列药物的"最新病例 展示",并导致一位作家与王对簿公堂  相似文献   

9.
十多年来,医学界对“名治癌专家”王振国的质疑从未间断过。然而人们更多看到的,是这位“自学成才的杰出青年”的事迹,不间断地出现在中央和地方电视台及各大主流媒体上。  相似文献   

10.
于震寰早年在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图书馆、国立北平图书馆、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国立中央图书馆等处服务多年,后长期工作于美国汉和图书馆,直至1973年退休。在国内期间,他历任中华图书馆协会总事务所书记、执行委员会常任书记、事务所常务干事等职,长期负责处理协会的日常事务。工作之余,他或翻译或著述,介绍国外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研究,研究中国图书馆史和印刷史、目录索引、图书分编等,颇有建树。  相似文献   

11.
《情报学报》2009,28(4)
6月27日,"2009搜索行为与用户认知研究北京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暨国家信息资源管理北京研究基地和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共同主办,国家信息资源管理北京研究基地承办。  相似文献   

12.
熊希龄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国务活动家、慈善家和教育家。他于1894年殿试中进士,任北京翰林院庶吉士,后经历维新变法、民国鼎革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等几个时期,先后任中华民国财政总长、内阁总理、京畿一带水灾善后督办、北京世界红璀字会长和香山慈幼院院长等职。在北京生活、活动30余年。1992年他的骨灰也安葬在北京香山。他于民国期间在北京的大量慈善和教育活动,直至今天仍值得人们研究和怀念。  相似文献   

13.
于震寰早年在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图书馆、国立北平图书馆、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国立中央图书馆等处服务多年,后长期工作于美国汉和图书馆,直至1973年退休.在国内期间,他历任中华图书馆协会总事务所书记、执行委员会常任书记、事务所常务干事等职,长期负责处理协会的日常事务.工作之余,他或翻译或著述,介绍国外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研究,研究中国图书馆史和印刷史、目录索引、图书分编等,颇有建树.  相似文献   

14.
梁从诫今年77岁了,身体不太好,北京的冬天让这个老人的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屋子里.一般也不接待访客。他身边的人都很心疼他.不让他过多劳累,尽可能地帮他推掉一些可有可无的应酬。  相似文献   

15.
《出版发行研究》2006,(8):87-87
2006年8月5日至6日,《中国出版通史》第十八次编撰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出版通史》编委会主任、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石峰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中国出版通史》的研究编撰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提出在编撰过程中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质量与进度的关系、历史与现  相似文献   

16.
林强(化名)是个在北京工作的普通图书编辑,在不到一年时间里,他成了百万富翁。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的一位在北京某机关从事档案工作的朋友,在给我的一封信里说他自己大学毕业"嫁"到机关近二十年来,长年忙于收集、整理、编研档案信息,已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档案事业,如今已是"半老徐爷"了.喜欢幽自己一默的我的那位档案朋友,其实才三十过八,我却比他还大几个月哩.他"半老徐爷",我就要想想自己是不是还有点"风韵".  相似文献   

18.
金秋十月 ,我们在北京幸会前来作业务参访的新加坡《联合早报》总编辑林任君。用林总编辑的话说 ,他是阔别 5年后又一次造访北京 ,北京秋天的景色 ,北京的媒体和同行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我们问他是否愿意做一次被访问对象时 ,他欣然接受了我们的要求。谈话就从此行的印象开始。记者 :这次来北京 ,参观了不少新闻媒体 ,也和中国的新闻同行作了交流 ,和 5年前相比 ,您觉得有哪些突出的变化 ,感受如何 ?林 :这次来北京只有几天的时间 ,接触了一些媒体同业的朋友 ,只能谈谈表面的印象。我突出的感受是 ,跟 5年前相比 ,这里的媒体 ,包括报…  相似文献   

19.
《兰台世界》2012,(19):79
北京时间2012年6月12日凌晨消息,据最新发布的一份美国国防部文件显示,苹果已故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曾在20世纪80年代认为有人可能会绑架他的女儿来敲诈他,当时乔布斯正在最高机密安全调查程序中接受一项背景调查。乔布斯在为这项调查程序而提交的一份调查问卷中披露了一些新的细节,如他曾吸食毒品等,以及此前未报告过的未成  相似文献   

20.
李大钊同志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是我党的创始人之一.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北京度过的,他在这里工作、战斗,并在这里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促进党史研究的繁荣,我们在本期和下期对保存于北京市档案馆的李大钊档案史料,予以介绍并公布其中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