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针对广告语翻译中的"社会语用失误"问题,国内学者多关注以文化为中心的研究范式.本文纳入经济和文化双重因子,在马斯洛需求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经济/文化-需求-广告"的新范式.在对中美两国近60则广告语的实证分析中,马斯洛模型的跨文化研究范式表现出很强的解释力.本文建议广告语在翻译中必须考虑经济和文化因素后的公众需求,以解决社会语用失误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婧 《大观周刊》2011,(31):152-152,162
本文从东西方思维模式差异方面探讨了文学翻译中采取的三种处理方法:调整语序、变化句式、化模糊为具体。以此说明翻译不仅要把源语言译成译入语言.更重要的是让读者了解源语言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宋菲 《大观周刊》2011,(29):83-84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对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作了比较详细的阐释,其理论核心就是语言决定思维、文化.本文通过介绍该假说的形成过程,解析假说中的文化观,从语言的语义、语用以及语言交际风格等多方面揭示了语言中的文化内涵,指出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的文化之间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则表观为语言差异。从文化差异出发去研究语言差异,才能有效地把握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
古籍翻译跨越时空,不仅涉及语言理解问题,亦涉及文化传承问题,由于语言、文化、思维等的差异,最易造成译者的表层理解从而引起误译.文章基于前人研究,结合古籍英译的特殊性,借接受理论探讨古籍英译的文本选择、意义实现和读者的接受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概念合成理论因其强大的解释力而成为认知语言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利用概念整合网络及其图表形式清晰地解释相声言语中幽默效果的动态产生过程,一方面丰富国内目前关于相声的语言学研究,另一方面试图论证概念整合理论对幽默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图书馆趋于数字化、智慧化的转型,提供多样性服务已是图书馆服务发展的大势所趋,多语言翻译服务急需开展以及完善.构建多语言自动翻译平台能够为图书馆多语言翻译服务提供理论框架借鉴与平台支撑.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于多语言翻译领域具有明显优势.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以及网络调查法,分析国内外图书馆多语言翻译的研究现状,结合机器翻译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萨丕尔- 沃尔夫假设”( Sapir - Whorf Hypothesis)一个重要理论-语言相对论入手,以中国和西方部队的军事标语为语料,分析了中西方军事标语的差异反映的中西方语言文化思维差异问题,探讨了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历史宗教地域原因,追溯了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钱钟书的翻译美学观,特别是其"化境"思想深植于中国翻译美学实践之中,进一步深化了中国传统翻译美学的思想,对中西方语言文化的交流与互译有着理论及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杜雯 《大观周刊》2011,(31):126-126,150
本文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对广告中的隐喻进行尝试性的探讨,认为广告中的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交际,广告标题是广告内容和读者之间的最佳关联。本文对主要翻译理论进行了回顾,提出以关联理论为指导,选择最具隐喻语言特色的广告来探讨隐喻翻译,尝试对隐喻翻译问题做出自己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形式,从语用角度讲,广告宣传是一种语用行为。具体地说,是一种说服性语言行为。翻译时力求等效再现原文内容,广告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而且是两种文化的交融。原语与译语分属两个文化圈.互文性(两种文化的交融)的关联往往不为处于另一文化体系中的人们所知晓。成为语际转换中的超语言因素和理解与交际的障碍。  相似文献   

11.
李倩 《大观周刊》2011,(37):18-18,23
《道德经》思想深邃,语言精练,其在西方世界是拥有最多译本的中国典籍,仅英语译本就有130多种。《道德经》的英译,促进曩中国道家文化在西方的广泛传播。本文从模因论的角度,对《道德经》翻译的三个阶段进行分析,探索不同阶段译者所采用的不同的翻译策略。从其成功的翻译和传播中吸取经验,以用于其他中国典籍的英译,促进中国文化在西方世界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由于各自不同的文化、经济、地理因素的冲击与沉淀,形成了中西方各具特点的思维方式。中西方新闻报道的差异正是由于思维对语言的影响而造成的。本文通过对比中西方思维方式及其在语言上的表现分析了思维方式的差异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关联理论是一种新兴的语用学理论,它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交际与认知.关联理论和翻译有着很好的兼容性,前者能够从本体论意义上解释后者这一复杂的语码转换现象,并把翻译看成是一个对源语(语内和语际)进行阐释的明示一推理活动.在语码转换过程中,关联性起着关键的作用,决定着译者对译文的理解程度及其对译文信息的取舍.此外,关联理论对翻译有着强大的解释力.在关联理论的框架内,翻译是可能的;翻译重在交际效度的实现,并在保证交际效度实现的前提下,尽量使译文向原文趋同.  相似文献   

14.
古今中外学者对翻译的方法和标准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不同的主张各行其是或互为矛盾.关联理论从认知学的角度出发给翻译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模式,给各类翻译活动一个明确的说法而不会自相矛盾.在关联理论的视角下,译者通过重新匹配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实现明示一推理过程、寻找最佳关联性等措施,使直译、意译、替代、直译加注释等翻译方法得到了完美的解释.所以关联理论具有极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5.
王芳玲 《采.写.编》2020,(1):150-153,132
相声语言中很多桥段的设计,都离不开语用学方面的理论。岳云鹏作为近几年的相声届新秀,不仅继承着上一代相声大家的优良传统,也在不断地进行突破创新,文章以岳云鹏、孙越的相声为例,通过手写记录相声台词,从语用学角度出发对相声台词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简单探讨了言语交际原则在相声语言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影视作为一种强有力的传播手段,在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以影视剧《甄嬛传》的翻译和跨文化传播为例,探讨影视剧语言特点及翻译,针对影视剧中独特的语言形式和文化形象,解构《甄嬛传》的翻译目的和策略,解析异化和归化等翻译策略在影视剧翻译中的应用,以求充分利用西方语言最大限度地实现东方影视剧的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7.
电视广告翻译既是两种语言间的交流,又是两种文化间的交流,因此在电视广告翻译中要从文化心理的差异、文化审美的差异、价值观念的差异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等入手,使电视广告的译文保持原电视广告的对接,从而在电视广告翻译的转换上实现最大限度的等值。  相似文献   

18.
汉英两种文化的截然不同导致了英汉两种语言在社交称谓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差异.了解并分析这种由文化不同而导致的差异对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从语用对等的层面正确地翻译社交称谓语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赵建芬和李蓓合著的《英语翻译教学理论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7)这部专著视角独特,内容科学,安排合理,符合翻译教学的实践规律.专著首先从英语翻译的基本问题人手,对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现状、翻译教学的目标、内容和原则等等进行了分析,之后从理论角度对一般翻译教学中常常被淡化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和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进行了梳理,并从词汇、句法和语篇的角度汇总了翻译技巧;实践部分分别从文化翻译教学、文体翻译教学和修辞翻译教学的角度对英语翻译教学实践中的不同模块进行了探讨,并对翻译教材、翻译测试和口译教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从历史视角方面分析了中国文化信息保存和西方文化信息保存在指导原则、功能需求、表现形式和外在动力的差别,比较了文化信息保存方面的国际和国内的现存框架,从理论基点、功能取向和模式选择三个方面分析了文化信息保存中民族身份建构的未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