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油画采用的是传统的表现手法,力求写实;当代油画普遍带有较为个人化的创作理念和创作价值,追求的更是"为艺术而生"的创作初衷,不同时期的油画作品能够反映出不同时代下油画画家的创作特色和创作价值。本文力求探究传统油画与当代油画在创作的角度上,从根源出发探析传统油画与当代油画的差异,本文首先从两种油画创作理念、创作技巧、创作手法上解析传统油画和当代油画的特征,其次再进行对传统油画和当代油画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2.
回视过去的十年,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已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本文着重探讨了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的三个途径:一、继承古代文论的人文主义和审美主义传统,建构"有根"的当代文论;二、转换古代文论的有效范畴,吸取传统文学批评手法的特点,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论;三、深入研究中西文化的异同,通过中西对话与融合,建构具有开放性的当代中国文论。  相似文献   

3.
借古喻今的写作手法可令人们对当代社会产生认知,讽古喻今的写作手法更能令人们对当代时期和现在生活产生强烈对比。芥川龙之介编写的《罗生门》巧妙地运用讽古喻今写作手法,引发读者对人性的反思。其中男主人公在无路可退的条件下选择了罗生门寻找一线生机,并在强烈的现实问题当中毅然决然选择收起自己的良知,男主人公内心发展受社会和生存影响具有强烈的善恶反差感,这其中产生的人性问题足够引起我们去深思。  相似文献   

4.
张坤 《保定学院学报》2017,30(3):106-111
拼贴是后现代创作的重要手法。美国当代作家巴瑞·汉纳将该手法发挥到极致,其作品《瑞》通过时空拼贴、雅俗拼贴和主题拼贴,以零散、片段的意象堆积展现了事实与虚构、高雅与粗鄙、宏大与微小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借助异质元素的碰撞与冲击,挑战了现代主义遵循的结构性和本源观,达到"去权威化"的效果,他强调后现代作品的不确定性、杂糅性以及多元性,通过呈现出一个破碎不堪、光怪陆离的世界来揭示当代社会片断性、凌乱性和分裂性发展势态。  相似文献   

5.
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系当代俄罗斯文坛中炙手可热的女作家。俄罗斯女性文学历史悠久,但其蓬勃发展却是在苏联解体后。随着苏联解体,大批的女性作家纷纷出现,乌利茨卡娅更是与托尔斯塔娅及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并称为俄罗斯女性文学的"三套马车",其地位可见一斑。本文以《您忠实的舒里克》为例来分析乌利茨卡娅创作中的新自然主义描写手法及作家试图借此手法表达出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6.
十七年诗歌在特殊的历史境遇和理论倡导与约束下,运用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内容上形成了以颂歌和战歌为特色的当代形态,形式上,继承古典诗歌的整饬性和音乐性的艺术传统,学习民间民歌的叙事化方式,语言上追求大众化、口语化。最终形成十七年诗歌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7.
爱德华多·奇利达是西班牙著名的雕塑家,其作品隐含的空间理论和建构理念影响了众多的西方建筑师。在面对当代纷繁芜杂的建筑理念时,我们需要具备辨别真伪、择善而从的能力。通过对奇利达作品中“边界”“同构手法”“空间句法”“诗意生成”等不同向度的解读,希望能给予当代建筑理念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澳门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因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和地域状况,澳门文学的发展进程要比内地缓慢。澳门当代散文在70年代开始勃兴,80年代逐渐形成高潮。西方文化与澳门本土文化相互融合渗透,从而形成澳门当代散文的鲜明特色:熔铸强烈的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质、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反映中华民族传统的世俗民情、伦理道德、生活情趣;寄情山水,亲近自然,在大自然中寻找审美情趣,获得精神慰藉;艺术手法和语言习惯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9.
戴维·洛奇是加世纪在小说创作和文学评论两个领域享有盛誉的英国当代杰出的小说家和文学批评家。小说《换位》是其校园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本文试以叙事学以及洛奇的相关创作理论为基础,从叙事视角、结构和手法来探析其中运用的后现代主义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0.
多丽丝·莱辛在她的《伦敦观察:故事与概览》的18篇短篇小说中,采用了“去心理化”的写法,即将心理与现实结合起来,让其中的女主人公们脱离日常生活之外的心灵的孤岛.在这部短篇小说集中,莱辛从叙述者的角度、道德思想的外化行动、心理与现实的和解、象征手法的使用等方面引导读者对当代女性的心理状况作了“去心理化”的描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