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增值性评价的进展及在我国应用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增值性评价是一种起源于英美、目前已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应用的教师评价新模式。这种评价模式借助统计模型,将教师对学生成绩进步的单独贡献分离出来,更加公平、精确,具有引导教师关注全体学生、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缓和生源大战及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等方面的优势,对促进我国教师评价改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尽管增值性评价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但美国一些地区已开始将其应用于教师评价中,教师增值性评价的应用价值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我国来说,应加强教师增值性评价的相关研究,推动教师增值性评价在我国教师评价中的应用。当然,教师增值性评价不能一步到位,将教师效能与其他教师评价指标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建立更为科学、合理、公平的教师评价体系,是我国实施教师效能增值性评价的可取途径。  相似文献   

2.
美国肯塔基州教育部依据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对基础教育提出的要求,对教师评价体系进行全面改革。修订后的教师评价体系标准具体详细,评价方法多元有效,评价过程完整有序,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质量具有积极作用。我国可借鉴美国肯塔基州教师评价体系的经验,将评价目标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进一步加强评价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全面性,并为教师提供足够的改进机会。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中小学中实施的将考试成绩与教师业绩挂钩、以学校的中高考成绩、学校升学率等作为评价教师、学校效能的方法,给教师施加了巨大压力,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也不利于教师身心健康。本文首先梳理了美国教师评价演变历程,其次分析了美国田纳西州教师教学有效性的全面评价模式,并指出这种评价模式对我国教师评价改革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美国教师评价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以教师个性特征为评价重点:建立职业教师评价体系;教师评价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攻方向。目前最新改革动向是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评价体系和开展熟练教师认证工作。美国教师评价改革趋势是把教师评价与学生学习结果的衡量有机结合,这为我国教师评价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从20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到21世纪初,美国教师绩效评价几经反复,最终确立了多元教师绩效评价模式。美国教师绩效评价取得了一系列的建树:建立起了统一的全国性的教育评价制度、鼓励和奖励各州、学校建立起竞争机制的绩效工资制度及多元评价模式等。美国教师绩效评价通过确立评价目标提高管理效能;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提高管理效能;通过因地制宜建立多元评价模式提高管理效能。美国教师绩效评价模式的建立与实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绩效评价的范本,为我们推进绩效工资制提供了很好的启迪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联邦政府要求提高教师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美国每个州和学区都构建出各自的教师评价体系以响应政策。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郡公立学校(Fairfax County Public Schools)于2013年8月出台了最新的《教师表现性评价手册》(Teache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Handbook),强调评价标准的多样化,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持续性帮助,并建构独特的教师表现评价程序。对该表现性评价手册的解读,有助于了解美国教师评价发展的新动态,以期为完善我国教师评价模式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关于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欧林革 《教育探索》2003,(8):104-10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由此可见,要真正建立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评价体系,必须深刻地反思传统的教师评价,全面实行发展性教师评价。一、关于发展性教师评价内涵的思考教师评价是对教师工作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活动。它的基本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提高教学效能。通常可以根据教师评价的目的,将其分为两…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卯  黄林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31(12):120-123
新课程改革在各个方面推动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角色定位也有了新的要求,新的课程理念与课程评价观要求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师评价体系,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提高教学效能,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文章提出评价标准的科学化,全面性,评价过程的动态发展性,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构建教师评价体系要考虑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陈定彪 《文教资料》2008,(2):129-131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是课程评价体系的核心任务之一.班主任作为特殊的教师群体,目前的评价体系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间存在差距,构建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是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区分性教师评价制度及其对我国教师评价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最早出现于美英两国的区分性教师评价制度,是适应教师专业特点和需求差异而建立的一种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的教师区分监督体系.针对目前我国教师评价过程中存在的评价目标功利化、评价动力单向化、评价指标狭隘化、评价程序模式化和评价结果神秘化五大问题,区分性教师评价制度正好为我国教师评价改革提供了模式借鉴,对教师评价主体选择、评价对象厘定、评价标准制定、评价方式设计、评价结果利用等方面的探索具有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11.
教师效能评价,是对教师行为是否具有有效性进行的评价.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很多用于理解和评价教师效能的评价模型,如教师效能三元模型、区分性教师效能评价模型、多重评价模型和增值评价模型等.这些模型有着各自的优势,同时也存在诸多局限.本文对上述四种评价模型进行了详细介绍及优缺点分析,为建立更科学公正的教师效能评价体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建立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促进学生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课堂教学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是促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建立基于学生发展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推动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根本举措。一、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创新长期以来,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大多是站在"教"的立场上思考和研究课堂教学问题的,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3.
增值性评价是目前较为科学准确的衡量学校效能的方法。美国是世界范围内增值性评价开展最早、模式较为完善的国家。本文以俄亥俄州的增值性评价模式为代表,从数据来源、模型使用、控制变量、增值网上系统、增值分数的应用五个角度对美国的学校增值性评价模式进行分析,并指出美国学校增值性评价模式对于建立我国学校增值性评价模式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教学评价无疑会对课堂教学改革起导向和促进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把评价改革作为新一轮课改的六大具体目标之一,明确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纵观目前的课堂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新一轮课程评价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发展评价,建立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发展性评价体系;二是教师发展评价,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三是课程发展评价,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课程改革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评价工作则是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还束缚于传统的数学教学观念。仅从教育外部考察教师的教学活动。片面地偏重于教师行为评价.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偏重于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忽视了学生能力形成、潜能开发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等。这种评价模式,极大地阻碍着课程改革的进程。因此。有必要重新建构一种符合新课改理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追踪原因"的教师评价模式是美国目前十分盛行的一种教师评价模式。它是罗伯特.马扎诺博士(Dr.Robert Marzano)基于多年研究而建立起来的。此模式期望通过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促进教师持续性的专业发展,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业成就的目的。该评价包括课堂策略和行为、计划和准备、教学反思、共同合作与专业化四个领域,以学年初、秋季、冬季、春季和学年末为一个周期,对中小学教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8.
学业评价是教育评价的基础和重点,要想扭转现今教育评价不科学的错误走向,需从学业评价这个“牛鼻子”入手,将其作为改革突破点和重点。目前,我国对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 的研制十分欠缺,尚缺乏有效的学业评价体系。美国智能平衡评价联盟(SBAC)开发的评价体系由总结性评估、中期评估和教师工具组成,具有公平性、科学性、多元性等特点,其评价模式与最新动向能为我国基础教育构建基于标准的学业评价体系提供参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9.
教师评价是长期困扰中小学教育管理实践的一个难题。针对传统的以奖惩为目的的教师评价,新课程改革提出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发展与提高的评价体系。发展是这个评价体系核心的、基本的理念。确定发展的评价理念,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校长负有重大责任,要做很多工作,  相似文献   

20.
杨芳 《教育与职业》2004,(11):22-22
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评价不仅仅是为了奖惩,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发展。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进程,是教师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也是教师生命价值不断得到提升和实现的过程。与此相适应,就要建立促进教师成长的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和奖惩性教师评价相比,发展性教师评价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