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艺术与ideology “ideology”是个拉丁语词,“ideo”源于希腊语“t’δ ε’α”,即观念、理式等,“logy”表示“……学”、“……科学”等,所以可以译作“观念学”或“观念科学”。  相似文献   

2.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说:“者字词组(按即者字结构)译成现代汉语有时候可以简单地译作‘……的’”。说的是“有时候”“简单地”,而不是所有的者字结构都这样翻译。本文打算讨论一下在什么情况下,者字结构可以译作“……的”,什么情况下,它不宜译作“……的”;不宜译作“……的”时又如何翻译。例句主要选自现行中学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3.
望其项背,也作望其肩背、望其肩项,源于项背相望。《后汉书·左雄传》:“监司项背相望,与月疾疢,见非不举,闻恶不察。”李贤注“:项背相望谓前后相顾也。”这是说前后两者相距不远。后演化为“望其项背”,意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例1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球队望其项背。分析:句中的“望其项背”使用有误,应改为“望尘莫及”才符合作者原意。再者,望其项背多用于否定式,难以望其项背就是很难赶上。所以原句还可改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球队难以望其项背。”万人…  相似文献   

4.
介词with在英语中出现的频率极高 ,其用法非常灵活。本文拟就with的常见译法作些介绍。译作“和……在一起”。例如 :goonholidaywithafriend.(和朋友一起去度假。)译作“与……一致”。例如 :I mwithyoualltheway!(我始终与你的意见一致!)译作“随着”。例如 :Theshadowslengthenedwiththeap proachofsunset.(随着太阳下落 ,影子也逐渐伸长。)译作“对……来说”。例如 :withItaliansit spronunciatio…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中表示比较的句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用“与……孰……”“、孰与”表比较。如:①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意思是:我与徐公比谁更漂亮呢?②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智囊全集》)意思是:蔺相如坚决地挽留他们,说:“诸位看廉将军比得上秦王厉害吗?”二、用“孰若”、“莫如”“、不若”表比较。如:①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童区寄传》)“孰若”可译作“哪如”。全句意思是:做两个主人的奴仆,哪如做一个主人的奴仆呢!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意思是:徐公比不上你漂亮啊!③莫如以…  相似文献   

6.
在英语中,notice既可译作“通知”,也可译成“通告”、“须知”。通告,须知是一种公文式文体,它们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告示民众应当遵守或众所周知的事项。它们具有政策、法令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1.not…all…例句:…,so I don‘t know all your names…,所以我并不知道你们所有人的名字。(L1) not与all连用,表示不完全否定,意思是“并非所有的”。表示全体意义的代词和副词,如all,every,both,always,everybody,everything,every-where等,它们用于否定结构时不是表示全部否定,而只表示其中的一部分被否定。不能汉译作“一切……都不……”,而应该译作“一切……不都是……”或“并非一切……都是……”。例如:  相似文献   

8.
提防误译     
1.You can蒺t be too careful. [误]你不能太细心。[正]你越细心越好。[析]can蒺t …too…表示“无论怎么……也不过分,越……越好”,又如:You can蒺t praise him too highly.你无论怎样称赞他都不过分。2.The box is too light to carry. [误]这箱子太轻而不好搬。[正]这箱子搬起来很轻。[析]汉语中的“太”往往作“非常”解,可用于积极意义,也可用于消极意义;而英语中的too一般只用于消极意义,表“过分”“过犹不及”。汉语中的“太好了”不能译作英语too good。因此,“too…to…”结构表示“太……而不……”时,too所修饰的形…  相似文献   

9.
(二)注释 3(1-2) yigu,此二字各家均无确切训释,马洛夫把它们译作“制作和使用的”,他把其中的解释作(i)l相似文献   

10.
“What(How)about…?”这一句型在口语中广泛运用,单在初一教材中就出现了15次左右。尽管它只被简单地译作“……怎么样?”,但它在不同的场合却有其不同的内在含义。一、用于请求或建议,即“吃点、喝点、消遣消遣……怎么样?”,相当于“Would you like…?”,也就是希望对方“获取”什么。如: 1.What about some fruitjuice?(L74)喝点果汁怎么样?  相似文献   

11.
一、作从属连词1.引导时间状语从句,译作“趁……时”“当……时候”或“和……同时”,从句中需使用延续性动词。如:①While she waslisteningtotheradio,shefellasleep.她在听收音机时睡着了。②HetookabathwhileIwaspreparingdinner.当我准备晚餐的时候,他洗了个澡。③Mybrot  相似文献   

12.
一个酒鬼喝醉了,回到家后摇摇晃晃地对着自家养的八哥嚷嚷:“都说我是酒鬼,我……我不是酒鬼……”八哥学舌:“我不是酒鬼……”酒鬼的妻子气呼呼地说:“你们都不是酒鬼。我是酒鬼!”八哥学舌:“我是酒鬼!”妻子指着酒鬼说:“你呀,还不如八哥。”酒鬼忙辩解:“我怎能比得上八哥呢?八哥是……是我大哥,我是九(酒)哥……”  相似文献   

13.
这四个词都有“拿、取”之意。bring指把人或物从别处带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译作“带来”、“拿来”;take指把某人或某物从说话人所在的地方拿到别处。译作“带走”、“拿走”。bring与take是一对反义词,方向  相似文献   

14.
这四个词都有“拿、取”之意,bring指把人或物从别处带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译作“带来”“拿来”;take指把某人或某物从说话人所在的地方拿到别处。译作“带走”,“拿走”。bring与take是一对反义词,方向性都较强。通常是  相似文献   

15.
古汉语中,“今”在通常情况下作时间名词用,与“古”、“昔”相对,译作“现在”或“今天”。但是,“今”也可作假没连词用,译作“如果”或“假若”。在不少有关古文翻译的著作中,将作假设连词用的“今”译成了“现在”。例如: ①将“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庄暴见孟子》)译成“现在您能和百姓同欢乐。就可以统一天下了”。③将“今杀相如,终不能得壁也,而绝秦赵之欢”(《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成“现在杀掉相如,还是没法拿到那块宝玉,反而断绝  相似文献   

16.
“情态动词+have+过去分词”这一结构是情态动词的一个重要用法,掌握一些这类结构常见的形式是很有必要的。一、must+have+过去分词该结构用来表示说话人对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或存在的状态进行的一种合乎情理的逻辑推断,或确有把握的推测,一般只用于肯定句中,可译作“准是已经  相似文献   

17.
望其项背:项,颈的后部。背,脊背。能够望到别人的颈项和脊背,比喻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表示远远赶不上或比不上。例如“:神奇教练米卢的执教艺术,国内许多教练都难以望其项背。”同日而语: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一样看待,相提并论。常说成“不可同日而语”,表示否定意义。例如“:那种出于公心,敢于仗义执言的人,即使有些缺点,我以为也不可与那种少说为佳、明哲保身的‘好好先生’同日而语!”青红皂白:皂:黑色。青红皂白指青、红、黑、白四种颜色,比喻事情的缘由或是非曲直。常用于否定句,说成“不分(问)青红皂白”,含贬义。例如《…  相似文献   

18.
文学翻译中的生命意识指的是从生命或有机体视角来看待翻译产品与活动,把译作与原作视为一种生命化的存在,注重译者在译作生成过程中的能动性与创造性。本文基于中国古典哲学中的气本论探讨了文学翻译中的生命意识,对“翻译之大德曰生”以及“生生之为译”两个命题进行了阐释,主要表现在译作的创生、生命与生存三个层面。文学翻译研究也要贯彻翻译生命论的理念,深入考察译作的生成性、生命性与生存性。“生”理应是文学翻译研究的核心论题,“气”是“生”的原动力,贯通了宇宙之元气、人之精气以及文章之文气。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达气”是关键,包括传达原作之气与通达译作之气。  相似文献   

19.
《荆轲刺秦王》有几个句子不好懂,简析如下: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乃:才;得:能够;报太子:报答太子。“有以”是难点。“有以”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凝固结构,与之相反的还有“无以”。前者表示“有什么可以用来”或“有什么办法可以”的意思,后者表示“没有什么用来”或“没有办法可以”的意思。例句如:“项王未有以应”(《史记·项羽本纪》),可译作“项王没有什么可以回答”;“吾终有以活汝”(《中山狼传》),可以译作“我总归有办法救活你”。“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全句可译为:“我才能够有办法来报答太子。”  相似文献   

20.
一、trip,journey与travel 三词均可译作“旅行”,但含义不尽相同。trip通常表示短距离的双程(往返)旅行,因而可译作“远足”。journey通常指长途单程旅行,带有明确的方向性、直线性。travel则没有明确的方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