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表明,良好的情绪有益于孩子健康成长和发展,更有益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孩子如果经常处于乐观的情绪中,就容易培养他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但孩子的年龄小,自我控制力很弱,情绪自我调节能力也很弱,因此,家长应该教给孩子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使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  家长要教给孩子如何把感情表达出来妈妈可以对孩子说:“你对弄坏你玩具的小朋友说,你把我的玩具弄坏了,我没办法玩了,我很不高兴。”这就是在教孩子怎样去表达。孩子年龄小,未必会说出自己的想法,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另外,也要让损坏别…  相似文献   

2.
据国外儿童教育学家研究发现,玩具对儿童的智力、动手能力甚至是孩子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影响。在美国家庭,通常都会为孩子设立玩具屋,让孩子在玩具的陪伴中增长知识,提高创造力。但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人们往往忽略了与孩子自幼相伴的玩具的作用,如果每个父母能用心挑选适合自己孩子的理想玩具,那么,对孩子的早期综合素质的开发,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培养幼儿意志力的五种方法制订目标法指导和帮助孩子制订短期和较长远的目标,使之有努力奋斗的方向。幼儿心中有了目标,就会为实现目标去努力,表现出坚毅、顽强和勇气。独立活动法尽可能让孩子独立活动.如让他自己穿衣,自己收拾玩具.自己完成作业等等。幼儿在进行这...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工厂的成果是产品,大地的成果是作物,那么学校的成果就是学生。江苏省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坚持了"智慧教育"的办学特色,明确了"培养秀外慧中的阳光儿童"的办学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行动策略是"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如果把这句话分解开来,就是要让孩子成为每一个、这一个、好一个。每一个曾经有个记者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得到的回答是在幼儿园。他接着说:"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  相似文献   

5.
何敏 《启蒙(3-7岁)》2011,(12):24-25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玩具始终陪伴着他们,既是孩子最亲密的伙伴,又是最好的教材。许多父母认为只要给孩子一堆玩具,就可以让他不来纠缠自己,就可以专心从事自己的事情。其实,玩具不仅仅供孩子娱乐,还蕴含了很多教育内容,如果父母能与孩子一起玩玩具,会使孩子拓宽思维、发展想象力、  相似文献   

6.
如果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相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就能真正“动”起来。  相似文献   

7.
来稿集粹     
如果小庆只是没事可做无意识地扔积木,我会再次走到他身边贴着他耳朵轻轻地说:“小庆你看,你这么做玩具会生气的。现在趁别人没看见,你赶快收好去参加别的活动,好吗?”相信老师的建议会让他醒悟,愉快地去参加别的活动。(安徽淮溪县周秋芳)我觉得杨老师是不是可以蹲下身来和小庆一起收拾玩具,用自己的行动去带动他。这样可能比用语言指挥他有效得多。许多时候,“身教”优于“言教”,特别是对孩子。(湖北武汉市张颖)  相似文献   

8.
早上接待幼儿的时候,经常听到家长向我反映说,老师,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懒,让他帮我做一些他能够做的事情,简直比登天还难,要不然就是提交换条件,帮我做了什么事情,必须要满足他的要求,否则就不做。孩子这么小就这样,长大了还了得!你们老师替我好好说说他。家长把孩子的这种行为都推到了孩子的身上,似乎孩子这种行为的形成与自己平时的教育毫无关系。楠楠妈妈就向我讲了一件发生在她家的事情。有一次,楠楠妈妈在家里搞卫生,蹲在地上久了站不起来,就让5岁的儿子帮忙端一张凳子过来,可他就是不愿意,还振振有词地说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于是妈妈说:“楠楠,如果你帮我的话,我请你去吃肯德基。”孩子马上就答应了。虽然孩子帮忙端来了凳子,可是从那次以后,每次让儿子做事他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条件,否则不干。其实许多做母亲的,当要求孩子做事的时候,经常会用利来诱导孩子,比如:你帮我,我请你吃肯德基,我给你买玩具等等,这样做会使孩子认为工作很辛苦,必须用食物或玩具作为补偿。因此,这样的做法是不会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快乐的。那么我们家长该怎样去引导呢?首先要让孩子尽全力去工作,他就会很高兴地帮你去干活了。比如你想让孩子帮你一起做家务,一开始他可能不愿意,可能...  相似文献   

9.
<正>在班级里,经常会看到幼儿的一些极端私己的行为,如:有的幼儿看到教室中间有椅子倒了,他们会当作没看到,马上走开。当问及他为什么不去把椅子扶起来时,他的理由却是"这不是我的椅子";还有的孩子会悄悄地把玩具藏在教室的某个角落里,让别的小朋友都找不到,这样他就可以一个人玩了。如果别人无意拿走了他的玩具,他要么是把玩具再抢过去,要么就不开心、发脾气。这些现象愈演愈烈,以至于现在的家长和老师一谈起自己孩子的私己行为时,可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但从中也可以体会出父母的一些无奈和担忧。从人的个性发展的角度来说,  相似文献   

10.
《家教指南》2004,(11):38-39
孩子胆小令母亲担忧据《每日商报》报道,陆女士的儿子今年6岁,在幼儿园上大班,不知道为什么,他的胆子很小。去年,陆女士给他报读了儿童画课程和剑桥英语课程。他画画的成绩还可以,但每次上英语课的时候,老师安排的一些互动小游戏他就是不敢去做。吃肯德基的时候,看到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很好玩,他也不敢去借来玩。孩子胆小的性格让陆女士感到很烦恼。有关资料也表明,在10岁以下的儿童中,与陆女士儿子类似的情况约占40%。点评:其实,孩子胆小与其它弱点一样,并非与生俱来,关键在于家长科学地培养、锻炼。孩子的可塑性很大,如果自幼家长就能进行科…  相似文献   

11.
专家热线     
Q孩子为何总爱抢别人的玩具?丁丁今年4岁,这个寒假,他去表哥家里和表哥一起玩。可一到了表哥那里,他就开始抢表哥的玩具,这个是我的那个是我的先让我玩。看着孩子那么霸道,我真的很担心,立刻去大商场给丁丁买了玩具,可丁丁虽然抱着自己的玩具,还是要抢他表哥的玩具,这可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2.
回馈     
《父母必读》2014,(2):13-13
正孩子收拾玩具,需要好方法我家宝宝快4岁了,从小到大的玩具特别多,宝宝几乎每天都会把自己的玩具倒腾一遍,问题是他从来不会去主动收拾玩具,每天光是收拾她的玩具就让我十分头疼。无意中在11期杂志里看到《自己送玩具回家》这篇文章,让我对宝宝平时乱扔玩具的行为有了正确的认识。原来我就是那个"替孩子做事"的妈妈,一直在帮宝宝收拾玩具,  相似文献   

13.
就是不认错!     
寇丽娟 《父母必读》2011,(12):118-118
小宝宝在乱丢积木的时候,爸爸妈妈要求他自己收玩具,但奶奶却会跟在孩子后面善后,嘴里还嘟囔着:“不就是收玩具嘛,和孩子大呼小叫,我收了吧,不然我还没事做呢!”于是,“如果我自己收玩具.奶奶就没事做了。”成了宝宝的借口。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强调"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任务,让他自己去完成;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优化教学就是借《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为学生提供活动的机会、活动的权利、活动的空间,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主参与中得到发展;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活动情境中获得体验,在具体可操作的活动中感受道德真理,形成道德理念,化为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5.
之一:儿童是世界的发现者 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求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那么就让那个绝妙的世界在鲜明的色彩中,在嘹亮颤动的音响中,在童话和游戏中,在自己的创作中,在激动他的美景中,在为人们做好事的意愿中展现吧.通过童话、幻想和游戏,通过儿童独特的创作——这才是通向孩子心灵的正确道路.我要那样去引导孩子们进入周围世界,使他们每天都能从中发现一点什么新东西,使我们所走的每一步都成为走向思维和语言的源泉,即走向大自然绝妙美景的旅程.我要关注的是,让我培养的每个孩子都成长为会思考、会探索的有智慧的人,让认识过程的每一步都使心灵变得更高尚,使意志炼得更坚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载于《育人三部曲》第32页)  相似文献   

16.
《家庭教育》2010,(1):14-14
丁丁今年4岁,这个寒假,去他表哥家里和表哥一起玩。可一到了表哥那里,他就开始抢表哥的玩具,“这个是我的”“那个是我的”“先让我玩”。看着孩子那么霸道,我真的很担心,立刻去大商场给丁丁买了玩具。可丁丁虽然抱着自己的玩具,却还是要抢他表哥的玩具,这可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7.
儿子4岁的时候,迷上了各种各样的玩具。但每次我们省吃俭用买给他的各种小玩具,只能暂时满足他的新鲜感。三五天过后,他总会嚷嚷着要我们再给他买新的了。一个星期六,我在家动手修一台出了故障的洗衣机,地上摆了一大堆工具。儿子在一旁看着,很好奇,便学着我的模样拿起工具拧来拧去,弄得小脸蛋上汗津津的。就这样,儿子一直玩到吃饭时还不肯放下工具。看着孩子对这些工具和修理活儿这么感兴趣,我想,如果能让他学着修理自己的玩具,那么那堆放在墙角的旧玩具没准也能让他鼓捣一段时间,因为“修理玩具”跟“修理洗衣机”差不多,本身就是一件好玩的事啊!而且,说不定在修理的过程中,他还会对那堆旧玩具产生新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8.
随着孩子一天天地成长 ,随着孩子语言的不断发展 ,孩子会说的、能说的、要说的话多了起来。父母习惯了 ,于是也就逐渐减少了对孩子这种语言能力的关注。自己的工作太忙了 ,而孩子的话又太多了 ,给孩子许多玩具 ,鼓励孩子自己安静地去探索吧 ,这就是所谓的“做中学”。其实儿童在这一时期 ,更侧重“说中学”。儿童是一个小小语言学家 ,在2~6岁 ,他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能力迅速发展。伴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 ,他的思维能力 ,他对外界的认知能力 ,他对自身的探讨能力 ,也都在迅速发展。这一时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关键期 ,这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务工,他们中的大多数将自己的孩子仍然留在农村。这些长期与父母分离,得不到父爱或母爱的儿童被称作留守儿童。长期的留守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何去帮助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这是我们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个尤为突出的难题。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20.
我儿子6岁了,在上学前班,各方面发展都不错。在家能说会道,做智力题、玩玩具反应快,想像力丰富,来了客人会热情招呼,大人小孩都挺喜欢他。可是最近我发现他在和小朋友玩的时候,如果哪个小朋友提出什么新玩法、新动作,而他不会的话,他不是积极地去学,或者参与,反而显得很不自然,用“我会什么什么,你却不会”这样的话来掩饰自己的弱点。他好像很担心被别人笑话。后来我还了解到,他在幼儿园里碰到老师提问时会害怕得躲到桌子下面,事实上,这个问题他是能回答的,他就是不敢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表达。另外,他很喜欢小朋友到家里来玩,也和他们相处得不错,但是不愿意让我带他去别人家里,好像害怕别人会伤害他似的。这些现象是否说明我的孩子缺乏自信呢?我该如何让他勇敢地面对别人,大胆地表现自己,自如地做他自己想做的事呢? 甘肃礼县尤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