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改革迫在眉睫,目前禁止宅基地流转的制度已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因此必须放开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以更好地发挥宅基地使用权的物权功能.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立法对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进行了较为严格的限制。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制度缺陷不断暴露出来。不仅不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也阻碍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进程。所以,有必要在保障农民居住权益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同时,解决我国现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下存在的问题,完善立法,建立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制度,规范流转市场;同时,改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户籍制度,积极推进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宅基地使用权实际上是担负着农村社会保障的功能,其权利体系的设计,亦依此而行,虽然其是一种用益物权,但其权利特征与典型物权相比,其趣大异,其形大左。然而,随着城乡统筹改革的深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宅基地使用权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也终将完结,之后必将面临着其物权本位的回归。  相似文献   

4.
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适用过程中出现的困境极大地阻碍了宅基地自由流转,导致农村宅基地浪费严重,时代呼唤高效合理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针对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的缺失,应建构以身份分配为主、按需分配为辅,有确定的存续期并在一定条件下可自由流转的有偿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  相似文献   

5.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理论基础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从法律文本的规范体系出发,运用历史解释学方法,可以推理出: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具有法律、经济以及社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宅基地使用权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用益物权形态。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包括新颁布的《物权法》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实行转让限制,在实际生活中引发诸多问题。在经济发达区农村和市郊农村先行试点推行有偿转让制度,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是解决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转让问题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村形势变化,宅基地使用权囿于现行法律制度无法实现农民的财产权。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应时提出,旨在盘活农村宅基地资源,提高农村宅基地利用效率。由于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面临现实的法律困境,包括集体所有权权能不完整、农户资格权表述缺乏法律依据、宅基地使用权权能残缺和宅基地使用权主体单一等,通过分析和借鉴安徽金寨模式、云南大理模式和贵州六盘水模式,提出宅基地出租、有限市场化使用、抵押和入股等可行性实施路径,并以宅基地登记、有偿使用及退出、收益分享和建立风险保障等配套政策,促进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宅基地制度作为我国特有的土地制度,一直对农民生存权利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通过对宅基地制度进行“三权分置”改革,探求宅基地流转方式,力图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通过反思目前宅基地流转中存在的理论问题,分析各试点宅基地制度的改革模式,总结出适合我国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实现路径,以期能够实现制度本身的逻辑自洽并解决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中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人口向城镇的大规模迁移,国家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提出,源于计划经济体制和城乡二元背景下的农村宅基地制度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改革和完善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结合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地方创新实践,提出成立农村土地交易所,实行以"地票"交易为核心的农村宅基地置换流转新模式;建立城乡统一的宅基地及房屋交易市场,让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和住房所有权实行公开竞价交易,逐步与城镇地产市场体制接轨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从当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体系的基本特征出发,通过实证调查分析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存在的问题,结合城市化进程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影响,提出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宅基地是农民的安身之本,农民住房是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环节。当前农村个人建房混乱无序,宅基地管理失控,宅基地使用权权能受到诸多限制,制度设计上存在重大缺陷。应明晰宅基地使用权权能,完善对宅基地的规划、分配、流转以及执法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宅基地使用权是指农村村民在农村集体组织所有土地之上,建造和保存住宅及附属设施,并对其行使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宅基地使用权消灭的主要原因是宅基地长期闲置、自然原因。消灭的法律后果,体现在宅基地上的住宅及其附属设施的转让权、购买权与重新再分配的权利。农村宅基地的重新再分配,应以公法保障与限制原则、平等保护原则、合理规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原则为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小产权房利益博弈及出路——从“正名”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市的高房价催生出大量的小产权房,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几年前“画家村”案件将小产权房买卖合同的效力推到了风头浪尖,而最近热议的物业税和对小产权“正名”的呼声又让小产权房问题升温。小产权房实际上是因规则欠缺而导致的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要解决此问题应循序渐进地改革现有的制度。就目前而言,应平衡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如有限度地为小产权房“正名”、增设物业税等,但改革现有的土地制度和城乡二元政策势必在行。  相似文献   

14.
我国应该以土地不动产为核心将自然资源分为土地(含林地、山地、草地、荒地、滩涂、水面)、矿藏和水资源三类;以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财产和生态双重属性为基础,兼顾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的利益,完善具有用益物权属性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农业用地使用权和资源使用权制度;按照使用权的具体化权利和派生性权利两种思路,对自然资源法中诸多的资源使用权进行系统化构造。  相似文献   

15.
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安排与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来看,产权制度安排与旅游资源配置和开发利用效率关系密切。现阶段我国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安排与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在需求间还存在一定差距。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充分发挥产权激励机制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中作用的基本观点,只有在我国进行旅游资源产权制度改革,构筑多元化的产权制度,才能提高我国旅游资源利用效率,保证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基础是公民权利的理念,它所直接对应和满足的是公民的社会权利。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公民社会权利的主要手段,同时公民社会权利的实现在改善民生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通过不断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来实现公民的社会权利。  相似文献   

17.
农地使用权流转的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使用权流转是不动产物权制度的重要问题 ,许多国家对此都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我国现已具备了建立农地使用权流转法律机制的可行性 ,但无基本法予以规范。应坚持国家干预原则、合法原则、登记原则、有偿原则 ,建立和完善与农地使用权流转有关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