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五形态”说是人类历史总体发展一般规律的概括,中国社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跨跃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具体形式。中国社会对资本主义制度跨跃是在马克思的社会发展“五形态”说的指导下完成的,中国社会对资本主义制度跨跃的成功,是对马克思的社会发展“五形态”说的科学性的征明,而不是否定。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作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一脉相承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三个代表”深刻把握了共产党执政的基本规律,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在当代中国,只有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才能减少失误,少走弯路,更加自觉地按照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来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3.
“十五”规划是我国跨入新世纪的行动纲领,正在进行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反对并遏制地方保护主义是“十五”规划的应有之义。地方保护主义已经严重影响中央的权威,制约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碍社会进步,产生不正之风,导致腐败现象发生,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只有制度创新,才能遏制地方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4.
新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中国古代史》(限选)全一册(以下简称“新课本”)跟高级中学课本《中国古代史》(选修)(以下简称“旧课本”)一样,都是章节体教科书。比较两者的目录,我们不难发现,新课本编写思想的革新,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摆脱了社会发展史体系的束缚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要经历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占有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共产主义制度)五种社会形态。这是就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而言的,它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德育》2007,2(2):43-43
2007年将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指导我们各项工作取得进步的思想指针。《中国德育》2007年将集中讨论“和谐社会建设与德育品质提升”这一中心话题,选题范围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国德育》2007,2(3):89-89
2007年将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指导我们各项工作取得进步的思想指针。《中国德育92007年将集中讨论“和谐社会建设与德育品质提升”这一中心话题,选题范围如下:  相似文献   

7.
严复作为系统介绍西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制度的先驱者,他运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进步观点,服务于中国当时的社会需要,并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合乎社会历史发展的时代潮流的,是进步的.这对于我们今天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仍有一定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8.
制度变革、资本积累、世界市场和需求的扩大、技术准备以及思想文化变革这五个相互联系的方面,构成了工业革命由以产生的世界历史条件系统,其中,“主导条件”是制度变革,而内驱力或精神动力则是观念变革。没有制度变革或制度变革不力,且精神动力“乏力”,“世界历史条件”系统中的其他因素和条件的发展及其作用就要受到极大的限制,从而整个“世界历史条件”系统就不可能获得最优化发展,即不可能朝着有利于催化工业革命的方向发展。马克思关于工业革命产生的世界历史条件的思想给予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实现当代中国社会变革需要一系列的条件,但制度变革是其“主导条件”,观念变革是其精神动力。如果制度变革和观念变革严重滞后,就必然会严重地阻碍当前中国社会的变革,从而最终会导致这一变革的失败。据此,作者探讨了当代中国制度变革滞后的原因以及进行全面制度改革的出路问题,阐述了观念变革在当代中国社会变革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社会治理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能够有效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治理功能,不断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必须基于新时代我国社会治理的客观现实状况,从策略上做好顶层设计与宏观规划,着力深入实施“主体协同”策略、“过程调控”策略、“认同强化”策略、“文化渗透”策略、“制度嵌入”策略和“生活涵育”策略,系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更好推动社会发展和更快促进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所要建设的新中国,是以中华为国号的民族、民权的“共和民国”。社会经济发展上与欧美各国“从同”,又进行某种“超越”,使中国成为“实业发达,民生畅遂”的社会国家。在文化上“融贯”“中西”,作成“注重道德”、“文明、进步”、“调和、互助”、“爱好和平”、“学问立国”的文化中国。孙中山建设新中国思想是和平发展兴中国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背景曹美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三条指出:“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需要的职业教育制度。”这一规定阐明了发展职业教育的途径和目标的关系.即发展职业教...  相似文献   

12.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及其现代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哈贝马斯“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发生发展及其瓦解的过程,揭示了哈氏关于“公共领域”的基本内涵。借此反观当下中国社会“公共领域”的缺失状况,分析知识分子在构建中国社会“公共领域”中的主体性角色和存在的问题,“知识性”与“批判性”二应不可或缺,并且是中国知识分子构建“公共领域”及对社会进步贡献创造性智慧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3.
住房问题,事关国计民生,事关社会稳定,事关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保障国民“居者有其屋”是现代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建立和完善保障性住房法律制度是现代国家保障“居者有其屋”的重要举措。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标志,它既是社会保障制度在住房领域的延伸,也是住房制度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体现。我们应当结合国内住房保障制度的现状,分析并借鉴美国构建居民住房保障法律制度的经验,加快住房保障立法的步伐,把建立和完善居民住房保障法律制度视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逐渐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住房保障制度,切实有效地解决“居者有其屋”这事关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4.
更新理念。首先是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特别是要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他们的基本权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第二,共赢互利的理念。只有树立共赢互利理念,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才能达到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的预期效果。第三,“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的理念。第四,社会治理的理念。“党委领导、政府负贵、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是一种既符合现代治理理念、又体现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5.
言云“旁观者清”,此言得之。本文提出的学校必须背负社会进步的“纤索”、老师须是引导社会进步的“导航员”、学生应是未来社会进步的“弄潮儿”,与其说是对教育的深刻批评,无宁说是社会对教育的殷切期望。我们说这是社会对教育的呼喊,值得教育工作者在教改中深思。[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第一。从改革发展具体进程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改革已经结束了初创的阶段。而进入到一个依靠社会公正的规则进行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的新阶段。在中国的现阶段,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如果说改革的初期是以“破除旧体制”为主的话,那么,现在的改革则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如果说中国改革初期得益于某种意义上的“无序”的话,那么,中国现阶段的改革离不开“有序”;如果说改革的初期是以“启动”为主的话,那么,现在的改革则是以“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为主。中国现阶段的初次分配领域和再分配领域之所以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主要原因便是在这些领域中缺乏必需的社会公正规则。有鉴于此,在改革的现阶段,必须将社会公正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保证。只有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其社会发展的“安全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稳定器”作用,才能进一步有效地预防和克服市场失灵的消极影响。本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缺陷分析入手,对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史学界将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视为孔子站在没落权隶主贵族的立场,反对社会改革和进步的主要依据。本文对此提出异议,认为这一看法的理论基础是“战国封建论”,而“战国封建论”并非学术界的共识;若从“西周封建论”出发,则可做出新的诠释,即“克己复礼”是符合春秋时期社会稳定和发展要求的正确思想,在历史上是有进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9.
政治民主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五四”运动前的政治民主化经历了宣传民权、宪政改革、共和政治诸阶段,这标志着人们对民主认识的不断深化,对政治民主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其进步是明显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宪政改革学习西方三权分立的制度,却没有制衡的机制;共和制度由于不能得到民众的实际支持最终为封建军阀所推残。这些进步与缺陷都反映出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必然性与曲折性。  相似文献   

20.
江总书记“七一”讲话中“第一要务”的思想 ,不仅在理论上有重大创新 ,而且在实践上把以人为本的社会、经济和企业发展战略提到了新的高度。认真学习“七一”讲话精神 ,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是发展我国经济 ,促进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把加强职业培训制度建设 ,全面推进就业准入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作为落实“第一要务”要求的重要举措。这种务实的行为 ,是值得称赞的。劳动者素质的不断提高 ,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 ,也是企业生存发展和个人职业生涯健康发展的基础。而职业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