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认为,“九七”回归后香港经济的发展态势是香港经济发展依然离不开内地;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会动摇;资本国际化也成未来香港经济发展难以改变的态势,“九七”后香港将继续作为国际旅游的热点。  相似文献   

2.
针对有些人对“九七”后香港人权问题存在的某种担心和疑虑,本文分析了“九七”后香港人权保障的性质、特点和主要法律依据,提出“九七”后香港居民已由英王的“臣民”成为国家主人,从此享有一个主权国家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香港“九七”后的人权保障将得到加强,人权状况将会有较大改善,人权保护范围将更具有广泛性、多层次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有些人对“九七”后香港人权问题存在的某种担心和疑虑,本文分析了“九七”后香港人权保障的性质、特点和主要法律依据,提出“九七”后香港居民已由英王的“臣民”成为国家主人,从此享有一个主权国家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香港“九七”后的人权保障将得到加强,人权状况将会有较大改善,人权保护范围将更具有广泛性、多层次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地缘经济角度切入,围绕“九七”香港回归,简析香港经济发展成就的成因,展望回归后香港经济发展的前景,从多方面以充足的论据阐明:香港明天会更好.  相似文献   

5.
“九七”后香港与内地的关系及作用70年代末期以来,香港的高速发展与大陆的日益开放,使香港与大陆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大陆的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等方面,香港起重要作用,是大陆对外开放最直接的市场。“九七”后,香港作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背依整个...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香港回归以后,港台之间将由单纯的经贸关系,转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台湾地区之间的关系。台湾当局企图在“九七”以后,让台湾取代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的地位,以此疏远港台关系,这是不明智也是行不通的。香港是台湾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已成不争的事实。特别是中央政府已制定出香港回归有利于港台两地经济共同繁荣的七项基本原则政策。因而,可以推断“九七”后的港台关系会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7.
香港在经济发展方面被称做一条“小龙”.本文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客现地介绍香港经济发展的历程及其主要特点,进而探讨其对于内陆经济改革发展方面所具有的启迪作用.对“九七”香港回归后香港的持续繁荣稳定,以及中华民族巨龙的腾飞,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8.
谈九七后香港社会矛盾纪明润[编者按]本文是一项集体研究课题的个人阶段性成果。关于九七后香港社会的主要矛盾,有人认为将是劳资矛盾:也有人认为是香港与中央政府的矛盾。本文论者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属一家之言,仅供内部参考。文中“民主派”与“亲中派”等词,...  相似文献   

9.
处理“九七”后香港涉台问题基本原则政策是什么?中央人民政府确定的处理“九七”后香港涉台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政策是:一、港、台两地现有的各种民间交流交往关系,包括经济文化交流、人员往来等,基本不变。二、鼓励、欢迎台湾居民和台湾各类资本到香港从事投资、贸易和...  相似文献   

10.
“九七回归”后香港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问题的讨论舒邦华叶存洪一1997年7月1日中国将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中华民族150年来的耻辱将得到洗雪。中国政府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了对香港的政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内,“不实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香港殖民政制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占领中国领土香港后,为维护其殖民利益,建立了以港督为标志的殖民主义政制。这种政制因历史的发展,经历了早期殖民政制、新殖民主义政制以及过渡时期政制三个阶段。“九七”后,香港政制发生历史性转变,即废除现行殖民政制,建立符合“一国两制”和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地方政制。  相似文献   

12.
香港“九七国际语文教育研讨会”纪要新疆/沈逢桥香港“九七国际语文教育研讨会”由香港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应用语言学会和香港中文教育学会联合主办,旨在“联系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在这二者之间搭起桥梁”。研讨会已连续举办四届,本届会址设在香港大学,会期四...  相似文献   

13.
香港自古是中国领土,“九七”归还中国,理所当然。然而,经历了一百多年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香港同胞,“九七”前途问题自然成了他们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头等大事。《钱庄风云》正是以八十年代初中、英香港“九七”前途问题谈判为背景,通过香港金融界风云变幻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香港社会各界在这一大事件面前的各种心态。在香港已然顺利回归祖国的今天,我们重读这部长篇传奇小说,更感觉到当时作者的远见卓识,和小说强烈的现实主义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洗雪百年民族耻辱,实现祖国统一,这是大陆人民和香港同胞共同的夙愿。使这一夙愿即将变为现实的决定性因素是邓小平同志开创性地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就没有九七香港的顺利回归,也没有九七后的香港稳定繁荣,更不可能有祖国统一大业的逐步实现。 一、“一国两制”为香港和平回归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香港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是上一世纪英国政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随着“九七”、“九九”的到来,粤港澳三地经济一体化,在金融合作方面必然会出现关系密切新态势。指出了如何构建粤港澳金融合作新体系及其措施,以便在21世纪继续维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同时,进一步推进广东经济金融国际化,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离7月1日香港主权回归的那一天越来越近了。香港经济能够持续它的繁荣吗?对于“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人来说,谁也不能清楚地解答这个问艇,究竟这一重大政治事件所爆发的影响力有多大.人们目前是很难作出充分估计的。摆在中国人面前的“九七”.到底是华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又一次机遇,还是一次挑战呢?  相似文献   

17.
互动、求同、互补、共荣——近12年粤港高等教育的变革和发展比较杨移贻对于香港而言,“九七”是150多年以来社会政治发生最根本、最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而对于广东而言,也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近年来,香港回归,粤港衔接成了香港、广东两地的热门...  相似文献   

18.
厦门开展对台经贸合作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这当中,香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九七”后,香港作为两岸间牵线搭桥的中介角色将逐步转变为两岸经贸合作提供服务的服务性角色。香港在厦台经贸合作中的地位不仅不会削弱,而且能够更加充分发加以发挥,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用好用足这个优势。  相似文献   

19.
刘忠波 《唐山学院学报》2007,20(1):45-47,59
以“九七”回归时期香港电影文化认同/身份的认知与定位为出发点,探讨在“九七”香港纷繁复杂的文化语境中,香港电影如何在建构的意义上辨析与体现自身的文化身份。指出,“九七”时期,香港电影通过重新审视自身的文化特征,确立了本土文化品格,重构了极具现代性的中国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0.
香港文化现状及其走向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文化的本义切入,力图透过香港文化纷繁杂呈的表现形态及其独特的成长历程,尝试着从香港文化载体———港九人群特性及行为方向的影响力的综合分析中,验证今日香港文化实质上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以西式工商文明为主流的边缘性极强的次生文化,而随着九七回归,香港文化潜在的内倾态势将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