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的价值,应由知识体位走向能力本位,即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这既是基础音乐教育领域内对于复合性教育人才的实际需求,也是高校音乐教育哲学注重实践的必然选择.本文首先从哲学与教育哲学的角度,对能力本位及能力本位教育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在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次,从基础音乐教育领域和高等音乐教育领域内分析了能力本位及其教育的理论与现实依据.文章最后提出了两个音乐理论课程价值重构的基本路径,即对音乐能力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的模块化价值重构.  相似文献   

2.
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的本质属性即培养人的活动.但教育在观念、制度和行为模式等三个层面分别表现出教育价值错位、精英教育模式、"管本位"和"教本位"等不利于学生主体自由发展的几种倾向,这是导致教育活动背离其根本属性亦即教育异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教育是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产物,职业性是其最根本的属性。高职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高职教学要树立能力本位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开放教学观念等,由此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音乐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教育是文化的主要传承机制。音乐教育的根本属性应当是文化传承。在世界文化日趋多元化的今天,音乐教育应当自觉担负起文化的使命。由于音乐教育长期受西方的影响,对音乐的文化属性与教育的文化关怀,均未充分重视,对此应当予以反思。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将音乐当作文化来传承,尊重本民族音乐的文化地位,因此,我们的音乐教育改革,应当以文化关怀为目标进行,这样,才能适应社会需要,跟上世界音乐教育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能力本位”是以培养职业岗位实际做事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模式,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撑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流模式。随着产业形态变革与职业教育高移化,这一课程模式在中等职业教育、职业专科教育与职业本科教育中均面临严峻挑战。把职业对人的要求作为展开教育逻辑起点的根本属性,使得“能力本位”作为职业教育课程核心模式的主体地位不受质疑。解决矛盾的根本办法是发展能力本位课程模式,切入点是对能力本位课程模式中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这两个概念做出重新解释,并深化对其开发技术的设计,包括在概括性层面理解和分析工作任务,把职业能力作为关键性课程要素进行开发和设计职业能力的教学化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6.
马玲 《林区教学》2009,(2):108-109
在对儿童生活、儿童音乐重新认识的前提下,重点阐述了这样的论点:音乐教育应回归儿童生活。为使儿童音乐教育回归生活,一方面就是要将知识技能本位的音乐教育转向体验本位的音乐教育。另一方面儿童的主要活动是游戏,应将音乐教育与儿童特有的游戏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的本质属性即培养人的活动。但教育在观念、制度和行为模式等三个层面分别表现出教育价值错位、精英教育模式、“管本位”和“教本位”等不利于学生主体自由发展的几种倾向,这是导致教育活动背离其根本属性亦即教育异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音乐本位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本位原则,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应将音乐置于音乐教育的中心位置或其职能位置。音乐本位原则是音乐诸教学原则中的主导教学原则,是展示音乐教育体系的一面旗帜。那么,在实际教学当中我们如何科学有效地贯彻和实施这一原则呢?  相似文献   

9.
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发展应立足高等师范音乐教育文化史,追求对人才培养规格的高质量,以实现高等音乐教育独有的个体本位价值.其教育目标可以清晰定位于“三个面向”.应有专业技能和理论研究能力并举的,精英音乐教师所执行的教育精英培养体系.应围绕“文化传承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四大职能,来创新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积极研讨创立新的高等师范音乐教育课程标准,课程构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文化的互动关系进行探讨,明确了音乐教育的社会文化属性以及社会音乐文化对于音乐教育的积极能动作用,从而得出在音乐教育中进行社会音乐文化辐射的理论可能.最后讨论了社会音乐辐射向音乐教育的可能途径和实现策略,证明了潜在于社会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的双向互动中的共同发展的巨大可能.  相似文献   

11.
陈茜 《巢湖学院学报》2005,7(1):155-158
当前基础教育中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教育管理者教育意识落后;师资队伍力量不足,音乐教学水平发展滞后;只强调以音乐知识为本位,偏重技能技巧,忽视了音乐教育"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综合的审美能力及素质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教学条件;更新现有音乐教学观念,实施"大音乐教育";提倡合作学习,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探讨更好的教学方法,构建更高效的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以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促进学生更全面地发展.因而,教师在提倡创新、鼓励创新的同时,应牢固树立和坚持学生本位、学科本位、教材本位和双基本位的教学思想,离开了这些根本,无论怎么创新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13.
通过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文化的互动分析其意义,探讨其潜藏的音乐教育发展的巨大可能,论证了音乐教育的文化属性,从中得出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文化的互动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生态中心主义受到很多学者和实践者的青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生态中心主义具有一些共识:都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整体,都主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都强调生态的价值,等等.这使得一些学者和实践者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生态中心主义.但识别一种思想是不是生态中心主义,根本标准是价值本位标准.从这一标准检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属于生态中心主义.二者的价值本位根本不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人民为价值本位,而生态中心主义以生态为价值本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生态中心主义的超越.  相似文献   

15.
民法基本原则、价值和本位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法基本原则含效力贯穿于民法始终的根本准则及具有一定宣示价值的特别规则。公平原则是民法基本原则中的核心原则。近、现代民法价值取向的特征分别是安定性和妥当性。它们的主要价值取向都是公平和秩序。民法本位是民法的根本指归。近、现民法本位未变,即都是权利本位、个人本位。个人本位比权利本位更为本原,称其为民为本位。则更确切。可在广义社会法下的经济法等和其它行政法中确定社会本位乃至国家本位。民法本位是民法的出发点。民法价值是民法的归结点,均蕴合并体现在民法基本原则中。  相似文献   

16.
"工作本位学习":抵及高职课程改革的核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与课程改革中,最困难的核心问题有两个重构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和实施工作本位的教学模式.理论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各有其基本特征.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和技术型人才的特征是工作本位学习的实施依据.据此提出的工作本位学习的学习策略是学习者独立实践策略、教师现场工作指导策略和学习者自我反思策略;实施工作本位学习的学习情境可采用企业生产顶岗、企业实训基地和校本实训基地等手段.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以完善和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科学,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和未来的音乐教育中,必须注重以音乐教育为切入点,建立起一套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耦合关系,使音乐活动成为学生获得知识和创造发明的有效途径,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从民法基本原则及价值谈起。近、现代民法价值取向的特征分别是安定性和妥当性,它们的主要价值取向都是公平和秩序。民法本位是民法的根本指归。近、现代民法本位未变。即都是权利本位、个人本位。个人本位比权利本位更为本原,称其为民为本位,则更确切。可在广义社会法下的经济法等和其它行政法中确定社会本位乃至国家本位。民法本位是民法的出发点,民法价值是民法的归结点,均蕴含并体现在民法基本原则中。  相似文献   

19.
音乐教育不仅是对音乐专业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人文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自我认识的提升和对音乐精神的探索.缺乏内在精神的音乐是没有灵魂的,是不会有长远发展的."剑桥式"音乐教育的发展举世瞩目,培养出大批世界顶尖音乐人才,这与其音乐教育中的文化传承理念有着密切的关系."剑桥式"音乐教育理念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启示:合理设置音乐课程,发展可转移音乐教育,理性对待传统文化并发展文化自信,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何为“义务本位”“义务”在伦理学上的意义,是指自觉履行的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本位”的本义表示“根本的位置”、“中心位置”,引伸为“基础、核心”,如“全本位”、“官本位”等等.本文使用“义务本位”概念,旨在表明这样一种观点:“义务”是整个中国传统道德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尽管在中国传统哲学、伦理学中并没有专门提出“义务”概念,但其全部的道德理论和德目都是在强调个人对他人、对家庭家族、对社会的义务这种意义上展开和演绎的,所有的教化形式都是要把这种“义务”植根于中国人的灵魂深处,简言之,“义务本位”就是在伦理道德体系中,把“义务”放在“核心”、“基础”的地位上加以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