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近年来,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生均教育成本不断提高,而政府公共财政投入的有限性,制约了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已成为必然.根据"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政府、学生及家长、社会与企业应成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主体,在各分担主体中,政府、学生及家长应分担主要份额,社会与企业是补充,但应为学生及家长分担份额设置一个合理的限度.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民办高等教育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根据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和民办高等教育的准公共性质,政府财政经费应是民办高等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文章从政府在民办高等教育筹资中的重要作用出发,在比较研究国外政府扶持策略的基础上,探讨我国扶持民办高等教育经费的政府策略.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对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公平和提高高等教育系统资源配置效率都有积极的意义。合理的收费,可在一定程度上舒缓公共财政压力,增加高校收入,扩大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规模,更大限度地满足社会与个体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因此,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应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一个长期策略。  相似文献   

4.
"谁从教育中受益和谁该支付费用"、"何为高等教育公平"、"如何解决高等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教育效率"是我国高校收费政策出台的理论基础.成本分担对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公平和提高高等教育系统资源配置效率都有积极的意义.合理的收费,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了公共财政压力,增加了高校收入,扩大了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规模,更大限度地满足社会与个体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因此,成本分担应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一个长期策略.  相似文献   

5.
黄彬 《高教探索》2012,(5):54-56,62
民办高等教育是公益性事业,公共财政应该在民办高校教育成本结构中承担补偿责任。民办高校教育总体收益中,个人收益增加的部分含有公共收益,这些增加的公共收益部分应由政府的公共财政进行成本补偿。根据民办高等教育投资的一般规律,本文对民办高校的个人及公共财政教育成本分担额度进行了理论测算。民办高校教育成本财政分担中存在财政政策本身的公平性、公立高校与民办高校之间的公平性、民办高校之间的公平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是指高等教育成本一部分由国家、社会承担,一部分由受教育者个人承担,但并非所有的教育成本均需进行分担,需要由国家、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进行分担的成本应该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直接共同发生的成本,如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固定资产折旧及维修费等。在当前形势下,进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有其必要性。首先,从目前来看,高等教育还不是纯公共产品。接受高等教育会给国家、社会和受教育者带来一定的收益,根据谁受益谁投资的理念,受教育者应该承担一定比例的教育成本。其次,进行成本分担有益于某种意义上的公平…  相似文献   

7.
公共财政对高等教育经费的宏观调控既要看公共财政收入情况,也要看分担机制的完善与否。成本分担机制的建立需要以系统的理念转换为前提。据媒体报道,上海市教委正在深入完善市级财政高等教育投入机制,进一步扩大高校经费使用自主权,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升高校自主办学能力。笔者相信,这轮改革将对激发上海高等教育发展活力带来巨大推动力,我们的高等教育投入机制改革正在向深水区迈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民办高等教育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根据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和民办高等教育的准公共性质,政府财政经费应是民办高等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文章从政府在民办高等教育筹资中的重要作用出发,在比较研究国外政府扶持策略的基础上,探讨我国扶持民办高等教育经费的政府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高等教育领域,随着入学率的不断提高和教育成本的快速上涨,政府资金难以单独支撑高等教育的发展,所有国家都在寻求非政府资金来分担一部分教育成本,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成为世界性的趋势.然而,高等教育财政是极其复杂的,与成本分担政策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仍需厘清,包括学生与家庭分担的成本比例问题、学费问题、学生贷款问题等.本文分十个命题详细讨论了上述问题,试图以此指出并廓清高等教育财政政策中存在的普遍误解.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绝大多数国家高等教育系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财政制约。政府投资能力下降与经费需求迅速膨胀形成的巨大反差使经费短缺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这种前提之下,除了继续谋求政府方面最大限度的投资之外,绝大多数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都在试图寻求政府财源以外的经费渠道,以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经费需求。在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的潮流中,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或称成本补偿,即由受高等教育者个人或家庭分担一部分高等教育培养成本的尝试一直受到各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江西省高等教育面临新的发展形势,突出表现为江西省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提高教育质量成为江西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江西省高校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出现新变化,江西省高等教育发展面临资源约束的困境。江西省高等教育发展应以省级公共财政为主体来破解高等教育资源短缺瓶颈的问题,有序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着重抓好教育教学质量,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公共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我国公共教育财政体制改革在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学生收费制度和贫困学生资助制度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突出地表现为政府教育投入不足和公共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理论分析表明,应强调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及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教育财政职能。今后我国公共教育财政体制改革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和完善教育财政法规、建立公平的公立学校资源分配制度、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制度、选择合适的高等教育财政模式以及完善贫困学生资助制度。  相似文献   

13.
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的建立给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管理体制下开展财政审计,应当把重点放在对新出现的管理模式、国有资产和财政负债、政府行为等方面的审计,财政审计趋向以围绕公共财政,突出专项资金和财政资金效益的审计,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手段来进行.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公立大学非终身教职教师比例增长,而终身教职教师比例下降,兼职教师数量增长迅速。在各州高等教育投入普遍不足的背景下,各州公立大学纷纷对原有的终身教职制度进行改革,促成了终身教职制向终身教职聘后评审制的转变,这一变革对大学和教师都产生了相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了解教育财政体制的特征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有助于中国教育财政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教育经费多渠道投入、居民负担较重,政府间教育经费分担重心偏下,公共教育经费分配行政主导,学生资助还不完善,教育投入和使用的问责制度缺失,是中国教育财政体制的主要特征。近20年来中国教育财政充足性有很大提高,但政府教育经费投入水平不高,教育投入与教育质量要求之间还有很大差距。城乡间义务教育财政公平有显著提高,但地区间、区县内学校之间生均经费差异巨大,不同阶层子女进入优质学校的机会很不平等。由于基础数据的缺乏,难以对教育财政效率做出全面、可靠的评价,从就业看高等教育配置效率近年在下降。需要通过调整政府与居民、各级政府间教育经费负担责任,改革公共教育经费分配方式,建立教育投入评价和问责制度等多方面的改革,提高中国教育财政体制的充足、公平和效率水平。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的改革,虽已取得相当的成效,但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进一步加快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在公共财政框架下高等教育财政的多样化职能作用的协同性,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PPP模式与教育投融资体制改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唐祥来 《比较教育研究》2005,26(2):61-64,60
PPP是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伙伴关系提供公共产品的新模式.教育服务是准公共产品,教育投融资体制中引入PPP模式,能有效减轻政府财政支出压力,转移风险,提高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同时,国外的成功实践、良好的项目运作环境和充足的市场资金来源为PPP模式的引入提供可能.我国应从高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入手,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PPP试点.政府应营造PPP模式正常运行的法制环境,协调各方利益,充分发挥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与省级公共支出政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公共财政体制下 ,高等教育产品供给方式应实行政府主导的混合提供方式。以河北省为例 ,研究省级公共支出政策得出的结论是 :财政支出应继续作为高等教育投资的主渠道之一 ,但应从支配性转向引导性 ;地方高等教育公共支出主体应为省级财政 ,需坚持效率原则与发展原则的统一 ,突出强调高等教育公共支出的内部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9.
我国教育经费结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教育经费的增长,经费分配的公平和使用效率等结构性问题将引起更多重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我国的历史数据,比较他国的有关数据资料,对我国教育经费的来源结构、分配结构和使用结构进行了回顾与展望。研究认为:1、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主要由于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增加,我国教育经费来源结构总体上将呈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缓慢提高的趋势;未来更长时期的变化,将主要受政府政策选择的影响。2、在分配结构方面,短期内初等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经费的比例会因为政策支持而有所提升,但从长远来看,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将由于规模的扩大而在总经费中占据更大比重。3、在生均经费方面,以绝对货币单位表示的三级教育生均成本将会继续提高,但以生均成本指数(生均成本占人均GDP的比例)来看,未来我国初等教育生均成本指数会继续提高,高等教育的长期趋势有可能是继续下降。3、在教育经费使用结构方面,本文以地方小学的数据验证了人员经费占事业经费比重与事业经费充足程度之间的关系,证明经费的内部结构可以作为监测教育经费充足程度的指标,认为未来随着总体经费紧张程度的缓解,总体上看,教育经费中人员经费在事业经费中的比例将继续降低。  相似文献   

20.
从结构性约束看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公共政策的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来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和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政策均面临着诸多的结构性约束问题。为妥善处理好这些问题,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应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共政策选择。即强化政府财政责任,确保法定经费足额到位;弥补市场失灵,完善国家助学贷款体系;健全捐赠税收优惠政策,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允许民办高校合法营利,强化民办高校的分类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