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7世纪时,男中音以气息沉稳、音色独特等特点在意大利美声唱法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在浪漫主义时期的声乐作品中扮演者许多丰富多彩的角色。本文旨在剖析男中音在声乐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并研究出有效解决策略,以此为广大声乐教学者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女高音在民族歌剧演唱中的风格把握极其重要,不同的剧情人物,矛盾冲突,需要女高音用不同的音色来表现。在我国目前一些院校或音乐系存在一些这样的问题,重视声乐技巧训练,轻视人物理解,所演唱的一些民族歌剧中的曲目同一个音色,没有思想感情,演唱苍白,声音很好,但没有感情。人物个性不鲜明,不能打动观众,本文试图对女高音在民族歌剧演唱中风格的把握问题,以不同方面做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3.
张媛 《职业技术》2007,(8):58-59
女高音在民族歌剧演唱中的风格把握极其重要,不同的剧情人物,矛盾冲突,需要女高音用不同的音色来表现.在我国目前一些院校或音乐系存在一些这样的问题,重视声乐技巧训练,轻视人物理解,所演唱的一些民族歌剧中的曲目同一个音色,没有思想感情,演唱苍白,声音很好,但没有感情.人物个性不鲜明,不能打动观众,本文试图对女高音在民族歌剧演唱中风格的把握问题,以不同方面做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4.
谈声乐教学中的音色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色是声音的色彩,而声音的色彩又出自声音本质,是决定发声效果的关键。在声乐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音色训练,美好的音色与稳定的气息呼吸、良好的头腔共鸣、扎实的语言基础有关。教师可从气息训练、发声位置训练、声音共鸣训练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音色训练。同时,在音色训练过程中,还要注意音色与情感的联系、咬字要清晰、不同学生的音色存在差异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歌剧咏叹调的学习中,不同角色需要不同的声部来演唱,教师对学生声部的正确鉴定至关重要。在本科的声乐教学阶段,女高音声部是最为常见的,在歌剧女高音角色的塑造中,主要有抒情女高音、花腔女高音、戏剧女高音三种,在歌剧咏叹调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在自己原本声部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角色的特点加上技巧上的变化,找到适合该角色的音色。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声乐教学一直是以一种抽象式、经验式、模仿式的方式进行,对于声乐教学的科学化并没有严格统一的标准.通过音乐声学和声乐概念的对应以及声音三要素中涉及到的声音的频率、音色、共鸣、振动频率、歌唱共振峰、声音传导等声学概念在声乐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我们应该合理的运用音乐声学的原理使歌唱艺术更加科学化.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音乐专业声乐课教学存在着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手段落后、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等情况,直接导致了声乐课课堂教学效率低、人才培养周期长等问题。革新课堂教学模式、增强课堂创新性,发展学生的能力、实施有效教学可以说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有效教学实验研究和探索,在同一节课中努力使声音条件不同、声音音色不同、音乐基础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声乐模式训练,进而寻找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流行声乐中音色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的声音各有不同,在不同的歌曲中不同的音色所表达出的情感各有不同,所以,在流行声乐中音色的挖掘与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将简略的谈谈如何培养适合于流行演唱的音色.  相似文献   

9.
音色是声音中的一种表现方式,人们可以通过音色来辨别声音信息,也可以在欣赏不同乐器演奏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在声乐演奏的过程中,音色的调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演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演奏风格以及作品特点进行音色的转换,从而不断提升演奏的表现力。本文结合音色在声乐演奏中的应用和展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合唱"是多声部之间合作统一的声乐艺术,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用合唱进行美育,合唱艺术已成为一个国家的音乐普及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就其本身的特点来看:音量变化大;音色变化多;音域宽阔;气息绵长,它不仅能够表现完整的和声及多声部复调等音乐作品,而且表现力极为丰富。"美声唱法"起源于意大利,广泛运用在宗教合唱,歌剧等形式当中。它的特点为:科学的发声体系;按声音类型划分出声部;音域宽广;强弱幅度大,强具有穿透力,弱有致远力。在以小组课的形式进行声乐教学时,选用适当的合唱曲目,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演唱技巧而且同时使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有了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