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论以德治校     
全面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就教育战线来说,就是要搞好以德治校,以德修人,以德育人。本就以德治校的作用及意义、以德治校的途径和方法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论东汉道德教育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汉通过多种途径进行道德教育,主要有广设学校,以德养才,奖励名节选才以德,设官任职,务行教化等,把灌输封建伦理道德思想与伦理道德的法制建设结合起来,把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与功名利禄结合起来,从而广泛推行社会教化,培养了东汉良好的职业道德,促进了东汉道德风尚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学校教育在提高国民的道德素质方面有重要作用,本文认为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有:(1)爱党报国之志。(2)诚实守信之德。(3)仁义孝慈之心。(4)礼仪谦恭之风。  相似文献   

4.
“师德是教育之魂,德以率才,才以养德”。可见,德育工作在学校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德育工作也就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基础德目是在整个道德教育内容结构中居于基础地位、又能影响其它道德价值的美德,是人道德的根本,是崇高道德的生长点.当前整个社会道德环境的变化迫切要求我们在继承历史、观察现实基础上,重新思考已有德育理论研究的取向,积极构建以尊重、责任与珍爱生命为核心的基础德目理论,注重对基础德目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传统"道德"概念的历史演变对学校德育的现代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的“道德”乃是“道”与“德”两个词的缀合,“道”、“德”具有丰富的层次性和深刻的内涵,实质上是一种涵括自然、社会与人生的多层面、多维度的动态生存方式。这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1.树立多维“道德”观;2.构建开放式、多层次的德育课程体系;3.建立内涵丰富、多层次的道德教育内容体系;4.强调道德教育中个体的动态参与性。  相似文献   

7.
德,人之基也     
白金 《天津教育》2005,(7):10-11
一《左传》有言:“德,国之基也!”我思之,国之细胞为人,故悟得“:德,人之基也!”人不以德为基,何以谈国?欧阳修讲:“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既然人为国之细胞,四维张之与否,关键在人。人之礼、义、廉、耻为上,亦即德为上。古人云:“百行以德为首。”行,以树人为重;树人当先树德,此为大规律。欲践此规律,教育之责任特为重要。无德育,何谈树人;人不树,何以谈行,百行又何以德为首!有教育家阐释:德育之始,在襁褓;而真正起步,则自校园。襁褓爱抚引示,令子初悟;校园苦心训导,育其成器。随之,社会规范磨砺,贯之终生。一个…  相似文献   

8.
德育本义应指道德教育。在我国古代,德、育二字是分开的。《说文解字》释德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外得于人’说的是要正直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内得于己’,讲的是内心修养,也就是无愧于心。[1]可见德即道德。育在《说文》中的释义为养子使作善也,即熏陶涵育子弟使其为善,育同道德教育。事实上,德育这一概念的出现,从教育史上看,是起始于中国近代教育,多半是作为道德教育的简称和同义语。[2]  相似文献   

9.
一段视频,将海淀艺校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从此,世间又多了一扇“门”——“虐师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在学校风雨操场的外墙上,我们贴上了八个墨绿色的大字:“精雕细琢、终成大器”。一位家长告诉我,“这八个字真好,每次来学校接送孩子,看到它,不用说对孩子,对我都是一种鼓励。是啊,对于任何人、任何工作,不过是如此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中等职业教育》2007,(10Z):F0004-F0004
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简称:德清职业中专)是一所集职业中专、“3+2”五年一贯制、综合高中、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于一体的综合性学校,是德清县教育局直属的公立学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基于Vega的水下运载器视景仿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MultiGen Creator[1]对水下运载器和海底环境进行三维建模,利用Vega[2]驱动三维模型,应用VC MFC[3]开发出水下运载器视景仿真系统,具有较高的逼真度和可信度,能够满足系统仿真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通过对武术教化功能之内涵的研究,结合学校道德教育之实际,对武术的教化功能在学校德育的环境下其内涵进行初步探索。武术作为民族体育,其不仅有与西方体育一样的锻炼功能,更由于武术与中国道德伦理价值观的紧密结合,且由于武术项具有军事性,具有搏杀这个属性,因此对于习武者道德水平的重视,作为武术文化体育的一部分,显得格外重要。此外,武术始终与宗教、军事、医学、伦理等结合在一起,没能形成独立的文化形态,尤其与伦理的结合尤为紧密,这与中国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政治结构所构造的泛道德化的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因此,武术同样也具有了"准体育"这个特点,并指出,中国武术具有"先德后艺,以艺量德"天人合一,尚中贵和"遵从礼制,严格等级"积极入世,建功立业"重义轻利,诚信守诺"这些特点,并将其概括为尚德、贵和、尊礼、入世、信义。通过中西方体育的比较,指出武术在学校教育这个大的背景之下,在达到锻炼学生身体机能的目标的同时,还可以对学生的伦理道德层面施加影响,并且将其适用于学校道德教育是完全可行的。最后,对于武术的教化功能在学校德育的背景的内容进行了诠释,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Windows 98系统中,我们经常用到“设备管理器”。打开它需要单击[开始]按钮,依次选择[设置]→[控制面板],双击[系统]图标,选择“系统属性”设置窗口中的[设备管理器]选项。真是太麻烦了!如果在桌面上建立一个“设备管理器”的快捷方式,那我们访问它就方便多了!建立快捷方式的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一个道德教育理论极大丰富的时代,但是“20世纪道德教育理论研究的增多并不是道德教育本身更重要了,而是道德问题在本世纪更复杂,学校道德教育的问题更多了”。于是,发生和发展在这种“更多的学校道德教育问题”时代里的道德教育,也必然更加关注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本文将从道德教育理论历史发展的脉络和道德教育理论流派两个维度,对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予以介绍和分析,并从中得出对早期儿童道德教育的启发和启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德育与体育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教育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遵循体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教书育人、寓德于体,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学生学会做人,学校工作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德育。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功利意识和强势政治的影响,使德育工作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而成为“空中作业”,我们丢弃了道德教育起码的根基和原点——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实践和反思。如何找回德育工作的根基和原点,本文作者的观点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学校体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战略重点,所以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体育管理要突出体育特点,应紧密配合学校的中心任务,应注意到工作的全面性,必须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2016年,我回到了母校。 学校的门张开一只眼睛,看了一下我,哦!门自己开了,这门里面原来有确认器,以前与现在的学生它全都知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箴言录     
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德]赫尔巴特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法]孟德斯鸠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意大利]但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