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新农民。新农民是具有新观念、新文明、新素质和新人际关系的现代农民。国家应采取各种有力措施,造就和培育一代代的新型农民,这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武坚成人学校在市教育局、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始终坚持“根植农村、服务农业、致富农民”的办学理念。围绕五项行动:让百名农民上大学、让千名农民出国、让万名农民进工厂、让十万农民学技术、让百万农民享受社区教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构建“五大平台”,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瓶颈"是农民无法主体性"嵌入"新农村建设.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农民对政府、对政策的惯性畏惧;政策执行变味;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为此,必须构建多维动力系统,促进制度的刚性和政策的柔性有效结合,引导农民自觉参与新农村建设;用看得见的实惠吸引农民自主进行新农村建设;培育创新型负责任的新式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4.
实施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为新农村建设培养“蓝领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程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沈阳农业大学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实施了"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积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出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蓝领农民",为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让百名农民上大学、让千名农民出国门、让万名农民进工厂、让十万农民学技术、让百万农民受教育"五大行动,  相似文献   

6.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程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沈阳农业大学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实施了“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积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出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蓝领农民”,为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农民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建设新农村要充分依靠农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农民大学生更是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开放教育农民大学生的培养是个新生事物。如何使“一村一名大学生”试点项目成为电大开放教育新品牌?深化教学改革,坚持能力本位导学模式,确保农民大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是最根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临沂市“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调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提出了新的任务,临沂市农民素质的现状,决定了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培训新型农民任务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因此,要高度重视培养新农民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着力加强农民五种意识的培养;从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全局出发,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资源支撑的高度,抓好农村人力资本队伍的培养;整合临沂市教育培训资源,构建临沂市农村劳动力综合技能培训人才的“梯次结构”。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途径是落实农民的“三民待遇”,其主要目标是使农民生存状态超脱落后的历史状态,并据此分析了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的历史性进展及进一步深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让百名农民上大学、让千名农民出国门、让万名农民进工厂、让十万农民学技术、让百万农民受教育”五大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进步和农民增收致富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在即将进行毕业分配的时候,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党请战,坚决要求毕业后重返我曾经接受过再教育的农村去,当一名新型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一切。 我家住在一个城镇上。中学毕业后,我响应了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后来,贫下中农推荐我进了工厂;一九七二年,工人又送我进了大学。我之所以选择大学毕业当农民的道路,是在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指示鼓舞下向朝农学员的革命精神学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点在“村”,重点在“农民”。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要建设好新农村,必须把培养新农民摆在突出位置,在全面提升农民文化素质的基础上,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首先培育新型农民的现实意义;其次农民整体素质不高,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再次培育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十二五"时期加强我国农民思想政治工作意义重大,但其面临诸多困境,必须构建我国农民思想政治工作长效机制,包括党领导机制、教育内容和方法创新机制、基层管理民主决策与法制机制、新生代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等,发挥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农民的知识化、现代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条件.本文以湖南衡阳农民为个案,探讨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素质现状,试图寻求提高农民素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新农民,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为迫切的要求。农民素质普遍偏低,严重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农民培训是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必须提高和完善新型农民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6.
密云县万名农民走上科技致富路1995年密云县委、县政府将科技普及作为重头戏,推出了95农业科技年,县、乡、村三级举办培训班496期,万名农民接受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绿色证书培训2500人次,1934名农民持“绿证”,培训开展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农...  相似文献   

17.
"一村一名大学生"作为知识化本土农民的典型代表,是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新生力量,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承担着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分析河北农业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因素,借鉴大学生村官等高素质人才回流农村的政策,加大对农民高等教育的投入,对加快培养现代新型农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 1、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把建立完善的现代嗣民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教育发展的目标。构建学习型社会,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力资源,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文化建设造就新型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型农民主体性的发挥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新农村文化建设对于造就新型农民具有独特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新型农民养成的文化因素,提出新农村文化建设造就新型农民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农民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优劣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因此,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前提之一是培育具有现代化品质和高素质的现代农民。当前,农民价值观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