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世绪 《北京档案》2001,(12):42-44
北京城以北的昌平有一个很大的皇家陵园区,即人们所称的"明十三陵".在诸多的皇帝陵寝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明神宗朱翊钧的"地下宫殿"(定陵),那是1956年由考古工作者发现并发掘出来的.而此前我国考古工作者很少发掘皇陵,只是1950年10月南京博物馆考古工作团在南京附近清理过南唐二陵(李璟、李煜的墓),那是因这两个墓已被盗过的缘故.  相似文献   

2.
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是发生在江西的一件大事,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承接了西汉海昏侯墓发掘的现场直播,在直播中运用了4G、无人机航拍、头戴式GoPro等多种信号传输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报道的冲击力和感染力.本文简要介绍此系列直播中综合运用的技术,旨在为今后的大型直播报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丘濬,明代琼州府琼山县人。历任翰林院编修、侍学讲士、翰林院学士、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等职。明孝宗朱佑樘御赐丘濬"理学名臣"的荣衔桂冠。其卒后,被追封左柱国、太傅,谥文庄。丘濬墓修建于明弘治八年,位于海口市的西南部(今海秀镇水头村),坐落在一处较平缓的坡地上,北面不远处有海瑞墓,东约5公里为明琼州府旧址—府城。该墓坐南朝北,今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现北面紧邻一水塘,俗称丘公塘。"文革"中该墓遭到严重破坏,1986-1989年间重修。此次丘濬墓园的考古发掘是为了进行文物保护管理和制定修复保护工程设计规划,发掘出土了花纹砖、地砖、滴水、板瓦、青石条等明清时期修建和修缮该墓的文物,基本明确了墓冢前神道的建筑布局情况,发现了拜亭等相关建筑遗迹,为丘濬墓园的文物维修保护提供了实物依据。  相似文献   

4.
2001年4月至11月,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阜新市文化局、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文体局等单位,对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关山辽墓进行了抢救性的挖掘。先后挖掘了肖德温、肖德恭、肖知行和肖谐领等九座辽墓。关山的辽墓,为辽代中晚期的贵族墓葬。墓的结构、等级、形制、壁画和墓志,对补正  相似文献   

5.
她是秦始皇惟一倚重的女人2005年春,在西安财经学院新校区的基建工地中,发现了一处陪葬坑。经过考古专家的勘探,陪葬坑位于一个布局规整,占地约260亩的大型陵园中。在陵园的核心区则发现了一个具有四条墓道的高规格墓葬。仅从形制来看,这是一处王侯级别的墓葬,尤其是在这个大墓的陪葬坑中,清理出安车一辆,挽马六匹,按照古代的礼制——“天子驾六”,也就是说,墓主人不是天子,也会是具有相当级别的人,而上一次出土“天子驾六”,还是在河南洛阳的东周王陵。遗憾的是,由于墓葬本身被盗严重,大部分陪葬品被洗劫一空,墓主人的身份一时难以确定。仅…  相似文献   

6.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是2015年江西省的一个大事件,也是中国考古的重大发现之一。江西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推出的海昏侯墓系列考古直播做足了可听性的文章,深挖新闻点,体现进程感,将劣势转化为优势,为未来广播考古直播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7.
考古重大发现消息频传2010年,震惊世界的元代古船及包括元青花在内的116件珍贵文物在山东省菏泽市破土而出。随后,地处鲁西南的菏泽市,自建国以来第一次在考古领域引起全国范围内的强烈关注。让人没想到的是,发现元代古沉船的第二年,即2011年,全国规格最高的"黄肠题凑"制汉墓又在菏泽市的定陶县与世人见面。定陶西汉大墓中所发现的  相似文献   

8.
周建森 《出版广角》2016,(24):32-34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被发现,犹如一块投入平静水面中的巨石,在出版界激起千层浪花,引起了出版人的广泛深入关注.江西教育出版社的策划团队闻风而动,整合优质出版资源,从不同角度策划开发“海昏侯”系列图书,打造“海昏侯文化”出版高地,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宗荷 《新闻世界》2007,(3):11-13
2007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头。这一点对于安徽的考古界来说,是勿庸置疑的。当然,对于安徽省六安市而言,2007年这个年头也具有着同样的纪念意义。2007年元月7日,在安徽省六安市一个叫双墩的乡村,一座距今2000多年汉代大墓正式开始了它的“被发掘”之旅。安徽日报等省内媒体来了!新华社等国家级媒体来了!凤凰卫视来了!日本电视台来了……在全世界的一片惊喜和赞叹声中,大墓渐渐收起了自己的神秘面纱,同时也让双墩乃至六安蜚声海内外——安徽近几十年来考古史上单体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座汉墓重见天日,特别是其“黄肠题凑”的墓葬结构更是安徽省考古史上的首例。专家考证,墓主人是第一代“六安王”刘庆。“这是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如是评价。大墓的发掘历程让考古工作者们欣喜不已。随着古墓周边墓葬群的进一步探明,一个尘封了2000多年的古代文明似乎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10.
赫鲁晓夫墓在新圣母公墓大院里,十分显眼.不仅因为那是当年自称"世界头号共产党人"的墓,还因为墓的附近没有大树遮挡,总是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还因为墓碑样式不俗,诱人思考猜测,增加了吸引力. 赫鲁晓夫墓的墓基由4块花岗石板拼成,一边嵌着亡者的姓名,另一边嵌着亡者的生卒年:1894-1971.  相似文献   

11.
2013年7月,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闻堰镇老虎洞南朝墓M1出土13件带有文字的墓砖。这些墓砖按其文字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宋景平元年太岁癸亥七月许作"砖,12件。砖铭揭示该墓年代上限为南朝宋景平元年,即423年;许姓人物应该是墓主的亲友,也是制作相关墓砖的负责人。另一类是"会稽永兴西乡相藏里许督自书之"砖,1件。其中"乡"、"督"等字写法较为独特,值得注意。砖铭表明其内容为墓主自定,而该墓砖很可能是在墓主生前就制作好的。此砖是萧山在六朝时期称"永兴"的第一件实物证据。值得注意的是,砖铭中出现了具体的乡、里名,可能是浙江省内首例,为研究六朝时期萧山地区的乡里制度提供了新资料。本文对其中疑难字作出释读,并对其中"自书之"、"乡里"等行文格式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库伦辽墓位于内蒙古哲里木盟库伦旗奈林稿公社前勿力布格大队。在1972年和1974年,吉林省博物馆对这里发现的四座大型辽墓进行考古发掘。当时除出土的大量随葬器物及人骨外,最为精彩的应属发现的壁  相似文献   

13.
祝寿是宋人一项重要的社交活动。本文通过对宋代文献中"寿星图"资料的梳理,对宋代出土文物中含有由松树、山石、人物、龟、鹤等基本元素所构成画面的汇集比对,辨识出"仙人龟鹤"等镜、谭思通夫妇墓银盒盖面、张珒墓砖插屏、偃师酒流沟宋墓和洛阳关林宋墓杂剧雕砖上的"寿星图",吴奥墓出土瓷像为"寿星像"。  相似文献   

14.
刘彬 《声屏世界》2017,(2):22-23
近年来,考古发掘事件日益引发关注,相关的媒体报道也越来越多,作为以视觉呈现为主要手段的视频报道,在考古发掘事件中如何作为,是值得讨论和研究的.本文以汉代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为例,从呈现、解析、述评三个维度进行分析,以期为以后的考古视频报道提供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15.
1981年绍兴坡塘306号墓是浙江省的重大考古发现。关于墓葬性质,历来存在争论。争论焦点是:一、墓主是谁,男性还是女性?二、墓的国别,越还是徐?三、时代早晚,战国还是春秋?作者总结旧说,引用两件带"元女"铭文的铜器和赛克勒藏品中的嘉子孟嬴缶,重新考释墓中出土的三篇铭文,并对墓中出土器物的器形纹饰进行分析,最后结论是:一、此墓墓主是徐王元女,女性;二、此墓是越地的墓葬,但墓主不是越人,而是从徐国嫁到越地的女子;三、墓中出土物以徐器为主,总体特征更接近春秋晚期,而非战国早期。  相似文献   

16.
2015年12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义马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在义马市锦铺佳园小区,抢救性发掘了一座仿木砖雕墓,根据该墓买地券内容,断定时代为金代,这种墓葬形制在宋金时期较为流行,其结构较复杂,墓主一般是家庭较为富裕的地主阶层.该墓出土精美砖雕27幅(块),内容包括竹鹤图类、仿木格子窗类、花卉类、孝子故事类和"夫妻对...  相似文献   

17.
解析考古新闻“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焰 《新闻前哨》2002,(4):29-30
有关考古素材的新闻近两年来有愈炒愈热之势。从四川三星堆发掘、“彭公大墓”、老山汉墓、雷峰塔地宫开启,到云南抚仙湖水下考古,报纸追踪,电视直播,网上视频直播,可谓是全方位出击。媒体引发了受众对一向冷门的考古前所未有的兴趣与关注。  相似文献   

18.
康东福 《云南档案》2008,(10):13-13
<正>大理州剑川县金华镇金华山万松岗,有一座集地方民族特色、石刻艺术、历史事实为一体的墓,该墓的墓表上刻着"百战之功光祖国,千秋不朽伴名山。"古剑藏山龙化去,长松映月鹤归来。"这就是被石屏袁嘉谷称为:"文而能武,国而忘家,纵横扫荡于数千里之邻省。功赫赫,名巍巍,仍不失儒生面目"的杨益谦先生墓。墓的中碑上刻着"陆军中将楚大师管区司令杨竹君墓,"为民国时期的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和云南名士李根源题。  相似文献   

19.
"折天井"墓从形制、构造上看晚于禹山1041号墓,时代约为5世纪后叶早段,是集安地区高句丽最晚期积石墓之一,对于研究高句丽积石墓向封土墓的过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蔡葛陵楚简所见的祖先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近年出土的卜筮祭祷简,探讨新蔡楚简中所见的祖先受祭对象及战国时楚人祖先系统的一些情况.在众多的远祖中,老童、祝融、鬻熊被选出固定成为必受祭祀的"三楚先".从鬻熊之子熊丽开始到楚武王,则被当作一个整体"荆王"受祭.迁都至郢的楚文王到离墓主最近的一世楚先王则被当作与"荆王"相续的一个整体受祭.墓主对于直系先人和近世先人的祭祀,情况较为复杂.此外,重要的女性祖先也出现在楚人的祖先祭祀系统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