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20年代美国好莱坞电影中心成立以来,出产的电影一直以强劲势头在世界电影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动画电影更是风靡全球.文章以迪士尼动画电影为例,从好莱坞动画电影的多元化价值追求、从国际化到全球化的文化演进,以及营销传播艺术与原创动画技术的完美结合三个方面,对好莱坞动画电影在全球传播的文化策略进行深入探究,以期给中国动画电影的全球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黄力力 《今传媒》2016,(12):89-90
跨文化传播促进了多元文化的生成和发展,加速了文化全球化进程.本文以好莱坞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境况及其产生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分析好莱坞电影文化传播霸权的取得,探究如何借鉴好莱坞电影模式使中国电影得到长足发展,以期为中国电影的夸文化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电影全球化正在改变现有的电影传播秩序,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通过全球化将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传遍全球.面对好莱坞的气势汹汹,华语电影与好莱坞电影开展对话,不能采取完全对立的模式,而应以“和而不同”为准则,发掘自身的文化品格,在与好莱坞的对话与交流互动中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4.
裴铃惠 《新闻世界》2010,(3):100-101
全球化背景下,好莱坞电影在国际电影市场的扩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为了实现商业利益的最大化,好莱坞电影一方面开始淡化影片内容的政治倾向,另一方面,着力为影片注入能够增加观众亲同性的民族元素。在这种创作理念的指导下,轻松幽默的家庭动画电影已成为好莱坞电影全球化进程中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新好莱坞是当代美国电影最为重要的转型环节.现有史述往往侧重其艺术运动的一维性加以描述.但从经典好莱坞向新好莱坞的演变是整体性的转型.本文研究了在新的时代语境和产业格局的背景上,新好莱坞常规类型电影创作突出的两个基点是叙事更新和新类型体系的打造.这既是对新好莱坞电影历史作用的动力学阐释,也是对相关知识点认知侧重的指认.  相似文献   

6.
好莱坞已不再是单纯的地理名词,它已经成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更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因为好莱坞史诗电影正在以美国的方式诠释着历史、谱写着美国式的神话。本文论述了好莱坞史诗电影的特征,并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了批判分析,试图寻求我国影视业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张燕 《报刊之友》2014,(3):24-26
当前,世界上最强势的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传播的电影非好莱坞电影莫属。近年在美国,出口产值仅次于航空业的就是电影了。作为美国文化出口产业重要的一环和西式文化的突出代表之一,好莱坞电影文化带来电影媒介技术更新和全球狂欢的同时,其文化输出方向的一面性和文化霸权主义也为世人所诟病。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擦出火花;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文化凸显出来,愈加昌盛,而另一些文化被遮蔽乃至逐渐消亡。美国电影作为美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什么能够在全球文化中脱颖而出?本文通过一系列好莱坞电影分析,指出好莱坞电影的文化传播现状和传播特点,进而总结出对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启示,强调当务之急是要把握好本国的文化主导权和用更加理性的态度来迎接和应对新一轮全球化大潮下的文化融合和文化共生。  相似文献   

8.
好莱坞电影文化的跨文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美国文化出口产业重要的一环和西式文化的突出代表之一,好莱坞电影文化带来电影媒介技术更新和全球狂欢的同时,其文化输出方向的一面性和文化霸权主义也为世人所诟病。本文从新时期全球化背景出发对好莱坞电影文化霸权主义作出重新解读。最后强调当务之急是要把握好本国的文化主导权和用更加理性的态度来迎接和应对新一轮全球化大潮下的文化融合和文化共生。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背景下,好莱坞电影世界行销的产业战略已经成为了多数国家民族电影生存的最大威胁.当前中国电影和韩国电影作为亚洲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都自觉实施了本土化发展战略,率先将推动产业化发展作为重要方向.本文详细比较了中韩两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现状,细致剖析了两国电影产业政策的差异,努力在比较研究中为两国电影的相互借鉴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好莱坞电影入手,运用佛洛依德的理论分析好莱坞电影文本及其营销世界的内在原因,探讨了好莱坞电影所承载的美国精神行销全球的文化殖民意图,揭示美国凭借好莱坞电影在世界市场所达到的经济和政治上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1.
好莱坞电影,从美国多元移民文化中获得充足的生长养分,随着美国通过经济全球化日渐强大的过程在全世界确立了自己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在传媒高度发达的当今世界,好莱坞以电影为手段,对世界上的几乎所有国家发出文化全球化的信号,也激发了许多国家以本土文化作为坚强后盾的有力反击.  相似文献   

12.
范鑫 《视听》2016,(7):56-57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美国以文化产品尤其是好莱坞电影传播为手段,实施文化渗透和侵略。好莱坞电影具有投资巨大、特技视觉效果绚丽、故事情节离奇等国产片难以比拟的优势,使中国一大批观众为之倾倒。对于青少年观众来说,身心阶段的发育特点使其在心理上对影视信息高度信任,因此在观看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电影中的一些问题会给青少年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上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华语电影市场持续兴起的魔幻类型片从表征上可以抽象为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与好莱坞主流商业模式的融合产物。审视这些影片所塑造的景观,无论是历史与现代,或是东方与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都存在一种"消失的边界",即时间层面与空间层面的双重文化沟壑正被全球化共同市场所统合。通过从宏观上民族电影到华语电影传播语境的变迁,中观上中式神怪与好莱坞模式之整合以及其中传统文化的重构,微观上三部魔幻类型片案例这样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好莱坞主流模式的影响下,杂糅了西方元素的魔幻景观是华语影片为适应工业市场与文化审美,权衡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妥协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影片依然呈现了一种多元的"中国的想象"。  相似文献   

14.
华语电影市场持续兴起的魔幻类型片从表征上可以抽象为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与好莱坞主流商业模式的融合产物。审视这些影片所塑造的景观,无论是历史与现代,或是东方与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都存在一种“消失的边界”,即时间层面与空间层面的双重文化沟壑正被全球化共同市场所统合。通过从宏观上民族电影到华语电影传播语境的变迁,中观上中式神怪与好莱坞模式之整合以及其中传统文化的重构,微观上三部魔幻类型片案例这样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好莱坞主流模式的影响下,杂糅了西方元素的魔幻景观是华语影片为适应工业市场与文化审美,权衡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妥协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影片依然呈现了一种多元的“中国的想象”。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电影国际获奖看新时期中国电影外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电影作为中国文化形象的传播载体,在对外文化传播、国家形象塑造上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中国电影频繁摘取国际影奖,但在一片繁华的背后显示出中国电影外宣的一系列问题。笔者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从主旋律电影、商业电影和独立电影三人类影片入手分析其原因,并试图从政策引导、业界重心、人才培养和策略把握上探究下一步电影外宣的发展对策,探索如何为中国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符号学的原理,针对一部充满中国元素的好莱坞动画大片《功夫熊猫》,从电影剧本、技术手法、影片风格、受众心理四个方面入手,对影片的成功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传播中符号学在电影创作的具体运用,阐明了电影创作过程中充分运用本土化符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电影题材在电影的管理、制作、发行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好的电影题材可以使制片人在电影投资上规避风险,获得利益。同时,恰当的电影题材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观众,符合大众的审美趣味。在国际电影市场上,与好莱坞等国际电影公司相比,我国电影在题材方面存在严重的窄化问题,我国的电影集团在电影制作上缺乏对题材的创新和再创作,产生类型化现象。电影题材窄化是全球化背景下国产电影应对进口电影冲击的最大劣势。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浪潮袭来,华语电影慢慢崛起。受美国好莱坞的影响,我们的华语电影衍生出了华莱坞这一概念,经历学习、模仿和创新,华莱坞电影利用传统文化迎来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廉晓洁  焦阳 《出版广角》2015,(9):100-101
电影作为文化传播领域的一个特殊分支,是文化传播领域最能代表时代文明的媒介形态之一.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一部影片就是国家社会生活行为方式的展示窗,是整个国家价值观的缩影,也是对外交流和文化输出的重要方式.好莱坞电影的强势输出,对很多国家的电影发展造成巨大冲击.以吕克·贝松为代表的当代法国电影新模式,在世界电影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从法国电影的历史发展过程入手,分析法国电影的经验与教训,以期给中国电影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类型电影"起源于美国好莱坞商业电影,通过对观众喜好及观影时心理需求的调查,制作出迎合观众口味的电影。在全球化背景下,新时期类型电影的发展呈现出一种融合趋势,多元化也必将成为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