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传媒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促进了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等三大传统信息系统领域的融合,新媒体附加的"创意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数字媒体创意产业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在传媒时代,以数字媒体为载体的广告传播已经不囿于传统载体概念,在科技进步与精神文明发展的催生下,向各个艺术延展.图式艺术活动中,审美信息的传递和传播对图式设计文化和审美文化充分实现其目的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样也充实了图式艺术设计自身的信息,使图式艺术信息更具有传播性和影响力,引导了大众的流行时尚、语言文化、视觉文化,以及大众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2.
重视对传统图形符号的应用,不仅是提升现代广告设计水平的有效路径,同时也是现代广告设计工作者履行自身文化责任的重要体现。本文对传统图形符号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做出了分析与论述,并对传统图形符号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做出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更好地将传统设计语言渗透到现代设计当中,从而为传统图形符号的传承与发展以及现代广告设计水平及其传播成效的提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视觉传播时代已经来临,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图像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众可以通过图像来记录美好瞬间、保存记忆.在视觉传播时代,图片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某些语言信息,传递和表达着某些情感,是新闻摄影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现如今,新闻摄影已经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是其不可缺少的信息交流语言.  相似文献   

4.
当下,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转向以视觉为中心。视觉文化传播时代,传媒的视觉化倾向诱发了大众对各种影像的迷恋,图像的泛滥刺激了享乐欲望的膨胀。为避免视觉文化传播时代影像的生产和传播滑向一种功利主义,避免人们迷失在新奇刺激的视觉快感中,大众传媒必须保持深刻的理性反思精神,在握视觉文化传播时代坚守人类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手机界面设计中最重要的视觉设计内容和关键元素——图形符号,它可以跨越地域与文化的界限,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科技与信息急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手机界面中图形符号设计的发展方向呈现出自己的特色。文章从图形符号在手机界面设计这个新兴媒介和载体中的特点和作用分析入手;同时也从方法论角度对手机界面中图形符号的设计方法作了分析;最后对图形符号在手机界面中的设计趋势作了展望,希望通过此文,引起更多视觉界面设计师的关注,推动这个新领域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广告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视觉文化形态下其传播特征主要表现为以图形符号为媒介的视觉传播。现代广告在传播商品信息的同时,也传播商品所赋予的思想、价值观念、审美意识等文化价值,即商品的文化附加值,而广告表现的商品文化附加值必须通过将其转换成图形符号才能有效地传达给受众。因此,研究视觉文化形态下的广告创意表现形式及特征,更有利于广告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文化研究视野中的传媒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兴起为传媒研究提供了一条新路径。该学派重视传媒研究 ,与传媒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及该学派重视通俗文化及文化与权力之间关系的学术传统有关。该学派在文本分析、符号学方法及受众理论方面为传媒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图像时代的来临,视觉文化成为当今审美文化的主流形态,在此语境下的广告必然走上以图像表征来满足大众视觉享受的道路,从而达到适应当今文化的转型.在符号学思想和表征理论的影响下,当代的广告的视觉表征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名人代言模式、情感传递模式及性别修辞模式,这三种形式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9.
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提升,现代设计艺术领域也发生了不小变化,尤其是数字媒体技术的出现与应用,对现代艺术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艺术设计内容,提升了艺术设计人员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对艺术设计的要求也日渐提升,引入数字媒体技术已然成为推动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此,本文从数字媒体技术发展与应用出发,总结了数字媒体技术特征,并具体分析了现代艺术设计特点,而后针对数字媒体技术对现代设计艺术的影响展开了分析,提出了数字媒体未来发展对现代艺术设计的促进价值。  相似文献   

10.
纪丽琴 《新闻前哨》2013,(11):81-82
电视作为视听结合的产物,是最普及、影响最大的媒体。主持人是现代文化语境下一种典型的职业形态。在现代传媒视角下,播音主持的语言、样态与以往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在概述语言魅力对电视主持人的重要性的前提下,分析了主持人语言魅力的要点,重点探讨了现代传媒视角下发挥电视主持人语言魅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唐丹 《东南传播》2021,(12):30-34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从中央到省市县地区,越来越多的传统主流媒体开始入驻短视频平台,并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趣味性与宣传性俱佳的新闻传播热浪.因而,短视频平台融合新闻的跨媒介叙事、视觉化研究也成为了今日研究的热点.论文通过溯源短视频融合新闻的定义,理清其作为互联网时代视觉化文本的意义阐释.并试图用文化研究以及符号学、编码与解码理论、视觉修辞理论为支撑,对人们习以为常的短视频融合新闻的视觉加以研究,对其生成的新观看基础、新观看行为、新观看经验以及与社会的权力关系加以探析,对短视频融合新闻视觉盛宴下的弊端及问题进行反思,从而引起大众的警觉.  相似文献   

12.
陈玉申 《现代传播》2006,5(5):85-87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白话文运动实际上是传播符号的更新与转换。文言文之所以被白话文所取代,最根本的原因是文言文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需要,现代传媒要用现代化的语言符号作为承载和传递信息的工具。白话文“适用于今”、“通行于俗”,能够更准确地表达现代社会的新思想、新事物,使信息的内容更加明晰,更易于为大众接收和理解。随着受众群体的不断扩展,现代传媒的社会功能得到放大,在社会变革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语言文字在人类的文化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中国文化,似乎都有一个越来越明显的发展趋向:视觉符号正在或已经超越了语言符号转而成为文化的主导。不仅现代传媒如电影、电视、网络等视觉媒体给大众制造着视觉图像的消费,就是在传统的出版领域,同样出现了从“文字阅读”向“图像阅读”的转向。这一方面表现在报刊、图书等从封面到版式的装帧设计极尽“吸引  相似文献   

14.
传媒艺术是指自摄影术诞生以来,借助工业革命之后的科技进步、大众传媒发展和现代社会环境变化,在艺术创作、传播与接受中具有鲜明的科技性、媒介性和大众参与性的艺术形式与族群.传媒艺术主要包括摄影艺术、电影艺术、广播电视艺术、新媒体艺术等艺术形式,同时也包括一些经现代传媒改造了的传统艺术形式.传媒艺术的最基本特征是逐渐鲜明的科技性、媒介性、大众参与性.传媒艺术的科技性,主要指近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在传媒艺术的生产创作、传播和接受中所发挥的深刻作用,具体呈现出如下三个特征:一是在创作上走向机械化、电子化、数字化的无损与自由复制创作;二是在传播上走向非实物化的模拟/虚拟内容传播;三是在接受上走向人的审美感知方式的“重新整合”.  相似文献   

15.
蔡长虹 《传媒》2007,(7):62-63
作为一种有意味的能指系统,视觉图像的确越来越强烈地冲击着文字符号在传统的信息传播、文化建构中的地位,视觉符号的存在与大行其道也有其现实性和合理性,但视觉语言并不排斥文字思维,视觉文化也并非要与自然语言决裂,那些认为视觉传播将要和势必取代语言信息的视觉中心主义者,无疑存在一种不切实际的夸大.我们有必要从语言文字符号的角度,对视觉文化在传媒时代的含义和走向做一番厘清和规正.  相似文献   

16.
随着视觉传播的日益扩展,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文化符号传播正向传统的语言文化符号传播提出挑战,大众获取信息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媒体已经从"语言文字"转向"视像".这种视觉化趋势,在相当程度上表明:大众用以表征、理解和解释世界的方式越来越呈现出感性图像化的特征,视觉经验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景观社会下,以视觉为主导的风景传播方兴未艾。本文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下的“湖北风光”栏目为研究对象,在审美社会学和符号学视角下对栏目的符号意蕴与功能意义展开探究,认为栏目在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同时没有脱离政治表达,形成了兼顾审美享受和政治话语的双重图景,并最终构建起文化与身份的认同。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中,传媒无处无时不在,人们的生活被大众媒介整理、呈现与保存,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大众传媒对文化的建构,包括对民俗文化的重构与新构,日渐呈现出其强大的话语霸权地位,深刻影响着民俗的传承与变迁.  相似文献   

19.
在现如今信息爆炸时代,可视化的数据新闻以其强大的承载信息能力、轻量化视觉体验和交互式的互动感受受到业界的大力追捧。而视觉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由多学科交叉而成的学科对数据新闻可视化在信息学、符号学、艺术设计学、美术学、传播学等领域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主要从大众传媒与视觉传播的关系出发,结合网易近年来推出的数据新闻"数读"从业务方面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一   在西方,信息公开的主体是政府,大众传媒的利益诉求对象是公众.一方面,传媒和政府是对立的,政府保护机密事务与信息,使其远离大众;传媒为了获取那些不必要成为所谓政府机密的信息要付出高昂代价.另一方面,政府和传媒又是统一的,它们都是现代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