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星华 《培训与研究》2007,24(1):121-122
了解英汉亲属标准称谓词的差异是保证跨文化交际不可或缺的基础和语言交际顺利进行的前提。英汉亲属标准称谓词的差异反映了英汉民族文化对它们的影响,只有了解了文化差异,才能从根本上了解英汉亲属标准称谓词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称谓词的文化流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称谓词是人际关系中身份、地位、角色的称呼 ,受特定的交际语境制约。称谓词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的变化要受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称谓词运用得体与否 ,直接影响着言语交际的效果 ,强烈反映出人们的社会属性和价值观念。关注称谓词的文化流变 ,不仅要分析称谓词变迁的原因 ,更要注意称谓词在不同语境条件下的语用问题。一、社会称谓词的文化流变社会称谓是社会成员职业、职务特点的文化符号 ,是反映非亲属成员之间社会关系的交际符号 ,社会称谓的变化直接受政治文化、制度文化、心理文化的影响。(一 )职业称谓雅致化。职业称谓是根…  相似文献   

3.
宋代官民的称谓有些是沿用历史旧称,有些赋予旧称以新的内容,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出现了许多新的称谓。宋代的称谓按其性质可分为尊称、卑称、通称、美称、恶称、谬称等六种。本文对各行业的通用称谓,亲属间的称谓,士大夫和妇女的行第、名讳等作了系统的叙述,对研究宋代的社会与民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滨州学院学报》2021,(3):78-85
"三言"是明代重要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涉及内容广泛,人物众多,称谓词极具特点,具有重要的语言研究价值。对"三言"中的"老"类称谓词作穷尽式统计,从亲属类、拟亲属类、社会类、姓名类、詈称类等五方面对"老"类称谓词进行归纳分析。这类称谓词都是表示人物身份或关系的名词,"老"字在表达被称谓者年纪较长的同时,主要传达了尊敬、经验丰富等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5.
社交称谓体现了不同国家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思想观念,汉韩之间自古以来就是往来密切,通过对汉韩语社交称谓的研究能够有效的促进汉韩社会文化的对比研究,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社会语言学的发展。本文通过辨析汉语社交称谓和韩语社交称谓的内涵,进而探讨汉韩语社交称谓的具体分类。在汉韩语姓名称谓语对比、职业/职衔称谓语对比、通称称谓语对比、拟亲属称谓语对比以及零称谓语对比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吴地亲属称谓语从用途来看,主要用作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背称多于面称、比较普遍的异名同指、主要采用双音节形式以及相对稳固性是昊地亲缘关系亲属称谓语的特点。这些特点与吴文化的杂交型文化特点不无关系。吴地泛亲属称谓语可以分为纯表社会角色的和既表亲缘关系又表社会角色的两大类。泛亲属称谓语具有与亲缘关系称谓语迥然有别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社交称谓作为特定的语言现象发生了以下变化;社交称谓亲属化现象淡化、一般社交称谓简单化和正式社交称谓庄重化。本透过这些变化,考察分析了近年来社会心理、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和鲜明特征:崇尚科学、讲究效率、提倡平等,同时继承和发扬了“谦以处已、礼以待人”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8.
拟亲属称谓语的语用原则及语用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拟亲属称谓是汉语中使用亲属称谓称呼非亲属的一种称谓方式。该称谓方式至少受到四种语用原则的支配:亲疏原则、年龄原则、地位原则和礼貌原则,并且在这几种语用原则的作用下,拟亲属称谓语产生了其特有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亲属称谓语也不例外。本文从英汉亲属称谓语的主要差异、英汉亲属称谓语差异的文化因素、英汉亲属称谓语之差异对于交际的要求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认为英汉两种语言都源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尤其是在称谓方面都蕴含着浓浓的不同的文化内涵,也受到不同文化的制约。必须在文化教学和交际时注重这一点。  相似文献   

10.
称谓(appellation)是对人之身份角色的称呼,体现了人类社会中特定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是对一定社会文化或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反映,应进行无泛化的中西亲属称谓语比较、泛化的中西亲属称谓语比较和昵称比较,其中昵称比较又包含反语昵称、乳名昵称、叠字昵称和拟物昵称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亲属称谓词是主要用于亲属之间表示称谓的词。汉语的亲属称谓词系统相较于其他语言,非常复杂,同时还存在着拟亲属称谓以及亲属称谓词的泛化现象,是外国人学汉语的难点之一。教学时,在重点讲解常用称谓词的基础上,应加强不同语言间称谓词的对比,同时可进行偏误预警。  相似文献   

12.
汉语称谓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汉语言亲属称渭、姓名、通用称谓、职衔和职业称谓的使用情况入手,讨论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中拟亲属称谓语的语用原则及语用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拟亲属称谓是汉语中使用亲属称谓称呼非亲属的一种称谓方式。在《红楼梦》这部小说中该称谓方式至少受到四种语用原则的支配 :亲疏原则、年龄原则、地位原则和礼貌原则 ,并且在这几种语用原则的作用下 ,拟亲属称谓语产生了其特有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普通话的推广,一些具有方言特色的亲属称谓词逐渐消失.针对汾西方言的现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汾西县亲属称谓词的使用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汾西县亲属称谓词的使用发生了部分变化,包括单音节词变为重叠词、称谓方式趋于普通话、不同阶段称谓不同、同一阶段称谓不同、特殊称谓“姐”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变化对人们语言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称谓,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家庭内部和亲属往来中相互关系的标记,用以别长幼、分尊卑、辨亲疏。唐人称谓,是学习唐代历史、文学中经常碰到又颇为麻烦的一个问题。因此.研究和掌握唐人各种称谓,对于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更准确地把握文献资料,了解唐代风貌,是十分必要的。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相应地,汉语的词汇是极其丰富多彩的。在称谓方面,更显示出其具体、准确和严格的特点。如“叔父”一语,既标明他是父系亲属、男方亲族,又标明了长幼。《尔雅·释亲》说:在父亲之后生的弟,称叔父。《释名·释亲属》中说…  相似文献   

16.
汉语传统称谓词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汉语传统称谓词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宗法制度的影响,导致了汉语亲属称谓词和非亲属称谓词数量多,系统庞大;封建的伦理道德观念是支配人们如何使用称谓词的精神指挥棒。作者还指出文化具有二重性,汉语的传统称谓词也具有二重性。  相似文献   

17.
同学们,你会称呼你的亲属吗? “亲属”是指跟自己有血统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对于同学们来讲,“亲属”只有前者,即跟自己有血统关系的人。亲属中,跟自己关系最密切的是父、母,兄、弟、姊、妹,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这些自不必说。此外,亲属的称谓主要有:  相似文献   

18.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中英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存在着种种差异。它们属于不同的称谓体系,具有不同的称谓习惯和泛化现象,更蕴含了不同的文化习俗。对英汉亲属、社交称谓差异及其文化背景作进一步研究,可以探询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并促进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相似文献   

19.
登封方言属中原官话洛嵩片,其称谓词有着与众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其亲属称谓词和社交称谓词与普通话中的称谓词有同有异,也呈现了以下特点,即"三称分立"、"从晚辈称呼"、"多样化称谓"、"同音异指"等。这些特点反映了登封人淳朴而又实在的亲属观:亲而有度,疏而有礼。  相似文献   

20.
登封方言属中原官话洛嵩片,其称谓词有着与众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其亲属称谓词和社交称谓词与普通话中的称谓词有同有异,也呈现了以下特点,即“三称分立”、“从晚辈称呼”、“多样化称谓”、“同音异指”等。这些特点反映了登封人淳朴而又实在的亲属观:亲而有度,疏而有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