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作者在北京大学所开设的三门课采取不同的在线教学模式:“逻辑导论”采取慕课加直播授课的形式,“逻辑哲学:反事实条件句和因果推理”采取在线讨论班形式,“悖论:思维的魔方”采取纯慕课形式,都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其中“悖论:思维的魔方”慕课于2020年10月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获得如下感受和体会:慕课是一种受众最广、最便捷的现代教学形式;一门慕课要取得成功,各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要有精心编撰的供慕课学员选用的配套教材;为了克服慕课的某些弊端,要认真经营慕课讨论区或设置课程微信群,以便师生之间、学员相互之间及时讨论沟通;大学教育的最好形式还是师生面对面、手把手。  相似文献   

2.
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2013年被称为中国的“慕课元年”。的确,慕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已风靡全球,而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高等教育涌向基础教育。面对来势汹汹的慕课思潮,慕课在基础教育中的实施路径有哪些等众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慕课(MOOCs),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从2011年底开始风靡全球,世界各大高等院校纷纷投入其中,迎接“未来教育”的曙光。北京数字学校(BDS)作为打造北京市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新模式的载体,要顺应大势、立足基本、谋求发展。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网络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斯隆联盟,自2002年起就开始对美国在线教育进行年度调查并发布调查报告.该机构2013年报告聚焦在线教育的最新发展形式--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简称“慕课”),调查了美国“慕课”的最新发展情况,分析了阻碍“慕课”发展的因素.中国高校要把握住“慕课”给高等教育带来的重大机遇,就要采取措施发展“慕课”.为此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充分认识“慕课”在教育发展中的价值和重要意义,制订“慕课”发展的战略规划,调动教师参与“慕课”建设的积极性,建立“慕课”的评估系统,建立“慕课”被认可和接受的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5.
慕课风暴席卷全球,如地震海啸般从高等教育狂飙到基础教育。慕课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冲击,引发了各种讨论,有支持的,有反对的,也有观望的,甚至诟病的。慕课能否助推素质教育、教育均衡、教育公平?慕课能否深化课程改革?慕课能否翻转中学课堂?慕课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能力,实现个性化教学?慕课是否颠覆了现有的教育教学方式?慕课是帮助了学生学习还是加重了课业负担?……慕课风靡,势不可挡。慕课这一发展中的新生事物,我们不能期望它解决基础教育的所有问题,而应以平常心看待,理性应对。慕课来袭,你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6.
慕课(MOOCs)作为一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已经风靡全球,它的产生对于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育视角。本文系统概述了慕课的内涵、发展史、类型、特点及优势,这对于改善问题重重的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带来良好的契机。然而笔者认为慕课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它可以作为一种优质的教学资源,改善现有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而且可以变相实现教师的师资培训。  相似文献   

7.
“慕课+翻转课堂”是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完美结合的教学模式,它旨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全民共享,助推教育公平。为了实现提高教育质量,让学生学习更加自主、让教育从知识本位走向综合素质本位、让学生远离家教等价值追求,华师慕课探索了诸多路径,如持续探讨“慕课+翻转课堂”的本土化实践、建设与完善在线学习平台、微视频资源结构化、招募师范生志愿者提供在线答疑等。  相似文献   

8.
嵇棂  贺斌 《成人教育》2021,41(9):25-31
在慕课风靡全球之际,由于慕课的价值被急遽看涨而出现不少令人费解的迷思概念.在学校情境中常见的慕课迷思概念有:品牌学校是教学质量的代名词;慕课代表着最为先进的教学设计;慕课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成果认证;慕课将加速现代大学教育的消亡;慕课引领和实现教育公平等.导致这些迷思概念出现的三大原因是:对世界高水平大学学习体验的狂热膜拜;对新兴慕课技术赋能教育的作用估价过高;对慕课分类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应用不够专注.为了消除慕课迷思概念,正确把握慕课的核心价值,对慕课未来发展提出若干建议,有助于促进慕课教学研究与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9.
2012年被称为"慕课元年",之后,慕课迅速风靡全球,很多国家从政府层面到教育机构都大力投入到了慕课的建设之中。在国内,建设慕课"金课"于2018年8月写入教育部文件。在这样的慕课时代背景下,以"微课"为载体,翻转课堂为手段对翻译教学进行有意义的改革刻不容缓。文章以兰州城市学院国际文化翻译学院《初级笔译》的慕课建设为例,旨在为翻译类课程的翻转和慕课化改革和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2012年被称为"慕课元年",之后,慕课迅速风靡全球,很多国家从政府层面到教育机构都大力投入到了慕课的建设之中。在国内,建设慕课"金课"于2018年8月写入教育部文件。在这样的慕课时代背景下,以"微课"为载体,翻转课堂为手段对翻译教学进行有意义的改革刻不容缓。文章以兰州城市学院国际文化翻译学院《初级笔译》的慕课建设为例,旨在为翻译类课程的翻转和慕课化改革和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慕课",就是指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如今,慕课已因"将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送达地球最偏远的角落"的先进理念而风靡全球。慕课的革命性意义还在于它所提供的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正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就是当前国内的"翻转课堂",一种教师创建学习视频,学生在家中或  相似文献   

12.
简要回顾了近十年来中国由“精品课程”到“网络公开课”的发展历史,重点分析了自2013 年中国“慕课”突飞猛进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同时,提出了中国“慕课”要“面向中国、服务教育、辐射社会、走向世界”的未来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慕课是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深度融合的必然“产物”,对传统教育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慕课走进军事教育,利于官兵借助这个新教育平台,直接而有效地提高自身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素质.军事教育要及早占领慕课这个教育新阵地,以开放的心态、主动的作为来推动军事教育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慕课是近两年兴起的一种创新教育模式,它引发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重大变革.旅游院校要抓住机遇,按照慕课模式建设旅游在线课程,要利用翻转课堂提高旅游教育质量,要发挥慕课在行业培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作为现代教育与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慕课既具有信息传递上的直观可视性,又具有教学过程中的个性与灵活性,在现代化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首先对“慕课”这一概念进行了几点相关介绍,包括它的内涵、特点及其所带来的改变等;接着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学习方式三个角度入手,细致地阐述了在美术教学中引入慕课的好处;最后,为推动慕课背景下的高校美术教学工作改革提出了三点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一、基础教育阶段的慕课现状 “慕课”是英文MOOCs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中文音译.目前,慕课已成为教育界和全社会关注与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这种2008年起源于加拿大、2011年流行于美国、2012年进入我国并于2013年得到迅速发展的教学形式,像一场革命风暴,立刻引起了国内学者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抢占教育先机、紧跟国际教育潮流,慕课已出现在中国部分高校及远程教育教学中,目前正在向基础教育领域渗透.如,山东省昌乐一中宣称是省内第一个“慕课学校”,从2013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在初一和高一年级各两个班级进行慕课实验.  相似文献   

17.
许欢 《宜宾学院学报》2014,14(7):109-112
"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发课程",具有大规模、开放、在线和自组织四大鲜明特点,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风靡全球,成为研究热点。面对"慕课"浪潮,我国教育在其本土化过程中面临诸如辍学率高、完成率低、评价标准难以统一等现实挑战与困难。加强学习服务支持、拓展多元评价标准体系、建设在线班级学习文化等方式是应对当前"慕课"现实问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慕课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远程教育,因为免费、微视频、更大规模和名校名师效应,现以一门课程吸引数十万学生的力量风靡世界各地.迄今为止,国际学术界已对慕课各环节开展了不少研究,包括慕课的学费、注册人数和退出率、慕课教与学、师生在线交流、测试与认证等.总体态度褒贬不一,有人赞成,有人质疑.通过梳理国外学者对慕课各环节的评价性研究,探索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慕课教学设计的合理途径一是培养专业名师,增强名牌效应;二是精选课程制作慕课,实现教学互补;三是区分开课对象,保证教学质量.以期让慕课逐步实现教育的普及和公平,并提高全民终身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慕课自2008年被提出以来,经过数年的发展迅速风靡欧美国家,并于2013年正式传入我国。可以说慕课的快速发展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同样让教师在角色转换上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对慕课的定义、历史和现状进行简要总结的基础上,分析慕课如何影响教师角色定位,最后提出相应的角色转换策略。  相似文献   

20.
慕课是指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s”)。 2012年被《纽约时报》定义为“慕课元年”,“在线大学”(Udacity)、“课程时代”(Coursera)、“在线教育平台“(edX)三大慕课平台相继而生。2013年,慕课在中国高校升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高校迅速成为慕课的拥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