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意指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鼓励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积极向上的一切动力和感情,正如当下网络最热的句子:“点燃正能量,引爆小宇宙。点燃正能量,运气挡不住”。每个人的心里都潜藏着巨大的正能量,一旦正确使用这种能量,就足够成就丰功伟业。在中职学校,很多学生都由于初中阶段的失败,在备受父母指责的煎熬中常常出现自卑、冷漠、仇视的心态,这就更需要班主任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不断发挥一个积极向上班集体的正能量,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  相似文献   

2.
正能量这一概念,源于网络流行语"点燃正能量,引爆小宇宙;点燃正能量,运气挡不住"。它后被引申为一切给人向上希望、鼓舞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正能量引导人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信念,激励人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追求进步,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树立进取的人生态度。因此,在青少年中宣扬、传播正能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一、传递正能量的目的——实现中国梦 党的十八大以来,正能量与中国梦堪称热词,不仅热遍神州大地,更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近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参加“传递正能量”活动,令我感悟颇多。传递正能量是手段、途径,实现中国梦是目标、理想,只有传递正能量,才能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语文堂需要给孩子们传递正能量。教师以身作则,利用好语文课程资源,对学生充满爱的教育,根据孩子的特性挖掘他的兴趣所在,就能积累"正能量",传递"正能量"。正能量能够点燃教育之火,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语文堂需要给孩子们传递正能量。教师以身作则,利用好语文课程资源,对学生充满爱的教育,根据孩子的特性挖掘他的兴趣所在,就能积累"正能量",传递"正能量"。正能量能够点燃教育之火,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  相似文献   

6.
“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当下的中国人,将那些积极的、健康的人和事,都标注了“正能量”的标签.文章主要从“正能量”的来源、意义、用法等方面对词语进行分析,并揭示当下中国人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7.
文题实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正能量,在百度百科中是这样解释的:“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而“正能量”的流行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其中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  相似文献   

8.
不知从何时起,“正能量”一词开始流行,有人还提出“传递正能量,拒绝负能量”以及“爱一个能给你正能量的人”等口号。我一直以为,所谓的“正能量”只不过是网络时代产生的新名词,和自己的生活没什么交集。却未想到,原来自己一直身处负面能量场当中,  相似文献   

9.
薛明会 《生活教育》2013,(12):48-49
“正能量”是2012年的网络热词,可谓是脍炙人口。其实。“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而“正能量”的流行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其中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很多时候,“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身为教师的我们,如果能多给学生一点“正能量”,那对他们的成长肯定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0.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愿望。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理应成为荬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在实现“中国梦”方面,高校应以德为先培育“筑梦人”,通过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和社会的双向互补、共同发展,成为加快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评选2012年最火暴热词,"正能量"—词一定能位居其列. 何为"正能量"?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对"正能量"一词的定义是:一切予人向上的力量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通俗点说,"正能量"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意念力,就是一种朝气蓬勃的生活态势. 那么"正能量"一词又是何时在国内被广泛提及的呢?2012年伦敦奥运会火炬传递期间,十位中国草根火炬手远渡重洋,在大西洋彼岸参与伦敦奥运火炬传递.公众认为,这些火炬手身上所绽放出来的能量价值,给予了整个社会"正能量".于是,一句名为"点燃正能量"的励志口号在网络乃至全社会迅速蹿红.  相似文献   

12.
最近,有关“正能量”的话题着实很热闹,很时髦.热播剧《北京青年》,也正是缘于充满现实主义的“正能量”色彩和趋向,得到了很多观众的认可. “正能量”作为褒义词,相比“负能量”来说,在如今社会生活工作压力与日俱增的情况下,着实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毕竟,谁都希望自己或者自己的周围能够多些“正能量”而少些“负能量”.  相似文献   

13.
正能量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词汇,这个词汇的走红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国人对充满积极效应的社会和人文精神的向往,同样,在中小学生教育和测试也能得到很大体现,比如广东2013年高考的英语试题,独具匠心地为考生带来了一次富含正能量的体验。  相似文献   

14.
正能量     
回首2012年,"正能量"一词新鲜出炉,它以不同形式、通过不同途径迸发,并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屡屡出现。"正能量"也逐渐成为网络热词,被人们挂在嘴边,放在心上。微博上,"每天一条正能量""随手转发正能量""正能量榜样"等一系列话题,后面都跟随着大量的关注和响应;很多政府部门成了"传递正能量"的践行者;除了官方微博,经常针砭时弊众多粉丝数超过百万甚至千万的微博大佬,也纷纷加入了"传递正能量"的行列。  相似文献   

15.
“正能量”来源物理学名词,所谓“正能量”指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过程中的动力和情感,积极向上的态度;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学不好物理或放弃物理的学习的,他们也是对学习物理充满着希望,也下过苦功夫,但在逐渐的成绩下降中,没有及时的找回学习物理的自信和动力,无法摆脱情感上产生畏惧心理,以致看不到希望而放弃.所以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需要老师正确的指导和帮助,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的“正能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正能量”,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最近,无论是媒体宣传还是社会舆论,都有一个词出现频率颇高——正能量. 正能量,这一个原本隶属物理学科的词汇,如今逐渐延伸为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使人不断追求、让梦想变成现实和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正能量对应的是负能量,这两种能量此消彼长.当正能量被不断激发并向外辐射时,负能量就会逐渐被取代,人会变得幸福而阳光、自信而坚定.学会传递正能量,能够驱散负能量的黑暗,人生会不断走向精彩.  相似文献   

17.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Richard Wiseman的著作Rip It Up(中译本《正能量》)在中国获得巨大成功,其核心原因是译者大胆选用了一个在原著中并不存在的词汇"正能量"作为书名和关键词,对原著进行了极富创意的改写,这是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成功实践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18.
<正>一、传递正能量的目的——实现中国梦党的十八大以来,正能量与中国梦堪称热词,不仅热遍神州大地,更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近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参加"传递正能量"活动,令我感悟颇多。传递正能量是手段、途径,实现中国梦是目标、理想,只有传递正能量,才能实现中国梦。我所理解的正能量,就是拥有伟大的信仰、百倍的信心、美好的希望、向上的力量。鼓舞人们不断奋  相似文献   

19.
德育工作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内化过程。班主任德育工作渗透在方方面面。积极心理学理论对于职业院校德育工作至关重要,其中包括正能量的课堂、正能量的班级文化氛围建设及正能量的主题班会组织。班主任德育工作实质上是人的“正能量”的激发过程,借助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可以达到德育工作的艺术化、科学化、人性化。  相似文献   

20.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千百年后的锦绣江山仍在,却已不见那些带给我正能量的“古仁者”。——题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