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应该是师生与文本、作者的美好相遇,是生命相互对话、相互浸润、共同走向美好的过程。语文教育应该承认和尊重每一个师生以及文本作者的生命存在价值,并为这种价值的实现创造各种条件和可能。语文课堂教学是围绕文本展开的生动活泼的生命性的对话,语文学习过程是师生生命体验感悟的内在过程,而不是外在的、名目众多而枯燥繁琐的习题训练,更不是概念化的文本解析。语文教育的价值在于通过语言传承使人成为人。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将文本与作者本身的生命经历实现相互对比和观照,把学生的生命体验与对文本的阅读感受紧密结合起来,必定会建构起具有真实价值的意义对话.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关注鱼水亲和的氛围,让师生之问对话怒放;关注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关注文本的正确价值取向,使对话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可见语文教学的过程应是一个“对话”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这时的教师已不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那么,应如何让课堂在平等的对话中精彩无限呢?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可见语文教学的过程应是一个"对话"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这时的教师已不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那么,应如何让课堂在平等的对话中精彩无限呢?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可见语文教学的过程应是一个“对话”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那么,怎样让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更加精彩呢?  相似文献   

6.
<正>一直以来,我始终认为,教学,尤其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一种生命的相遇,师生间的、生生间的、师生与作者的,还有与作品中的人的相遇。教学的责任不仅在于授受知识,训练技能,还在于透过文本走近另一个(有时候是几个)生命,进而唤醒我们内心的真善美。语文教育应该基于学生生命的需要和可能,帮助学生领悟作者独特的对生命的体验、感悟和理解,而不是接受教师和教参的理解。《听听那冷雨》,在我们的解读中,它的主旨就是对故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育的目标指向,应是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在教学全过程中,应注重师生与作者、与文本真诚对话,在真情互动中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有效实现语文教学在认知、情感、思维、价值观、创造品质等诸方面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万玉霞 《湖北教育》2004,(11):40-40
语文教育的目标指向,应是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在教学全过程中,应注重师生与作者、与文本真诚对话,在真情互动中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有效实现语文教学在认知、情感、思维、价值观、创造品质等诸方面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的对话,是平等主体间思想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是心灵的体验与感悟,是情感的激发与敞亮,也是主体间自主与合作、倾听与诉说的相互交融。对话型语文教学通过师生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达到促进学生主体的自我建构和生命成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周玉梅 《学语文》2009,(6):49-49
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主张:“教育是一个对话不断展开的过程。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师生共同寻求真理。”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志,对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语文课程标准阐明:。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谈到的对话。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谈话聊天,而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教学对话。包括信息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心灵的沟通。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应该包含着以下四组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11.
学校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叶澜).学校教学是人的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教学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人的生命在不断成长,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教学也应不断地生成着.教育生命化应该是我们的追求和期待,课堂是师生互动和对话的舞台,课堂教学是师生实现价值的一种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对话”、“交流”、“沟通”,而“对话”是语文新课程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如何解读文本,完成读者、作者、文本间的多重对话,致使师生在文本对话中感悟、交流、沟通、升华,《生命,生命》一文课堂的教学,或许对你有些许启发。  相似文献   

13.
1.语文不等于文化,但语文教学不能没有民族文化的传承,否则,这“语文”就不是本民族的“语文”,这语文教学就是无根的语文教学,而由此培养出来的人也是无根的人。2.语文教学中的“对话”不能局限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课文(文本)之间的对话,更应该是学生与古今先贤、中外大师、名著经典的对话。也许,由于年龄、阅历、知识等的限制,学生还不能与他们进行有效的“对话”,那不要紧,那就不妨先:学会倾听。3.语文教学的过程不能仅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过程,更应该是净化心灵、涵养人文、提升境界、引导学生“诗意地栖居”的过程。师:…  相似文献   

14.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是纵观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是有许多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师生、生生、生本的交流等现象比比皆是。这些现象表现为:对话单一,学生疲惫地跟着老师跑,跟着问题转;对话脱离文本,让文本失去应有的魅力;对话肤浅,让课堂丧失生命的张力。这些对话教学的缺陷,极大地  相似文献   

15.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话”是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理念。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教学中的“对话”不能只是狭隘地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谈话或者各方面之间的接触、谈判.它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追求。对话意味着相互平等、相互沟通、相互包容。意味着双向互动.意味着相互碰撞和共同建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句话对于教学而言。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的主体间对话过程。从阅读教学来说.教师应该把握阅读教学中“对话”理念.应该在把握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理念的同时.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巴西教育家弗莱雷指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应是对话式的,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要使学生主体得到确立,要实现新课程所倡导的三维目标,要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要能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和个性发展,要能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领和点拨,自然发展、和谐发展,对话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确,“课堂不应该是教师一个人的独白,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对话.”在具体的阅读环境中,如何开展精彩而有效的对话呢?  相似文献   

18.
只有让生命教育回归语文教学,才会还原语文教学本来的属性与价值,才会使语文课堂成为生命涌动的而不是死气沉沉的、生动活泼的而不是枯燥无味的、动态生成的而不是生硬灌输的灵动的课堂。由于这样的课堂是师生在彼此的情感交融与思维碰撞中体验生命的涌动中进行的,所以我们说这是生命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诗性回归。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让生命教育诗性的回归课堂呢?  相似文献   

19.
对话,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种体现全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确,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对话上有着独特的魅力,因为它不是一堆呆板的、僵死的符号,它由作者赋予生命,使语文学习更加精彩:可以在富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去体验五彩斑斓的生活,去感悟善恶美丑的人性,去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语文课堂教学,呼唤生命的“对话”。  相似文献   

20.
教学是一种交往、互动,是师生在精神领域的对话。小学高段语文教学设计既不是传统方式下的“训诲一驯化”模式,也不是“传授一训练”模式,应该是学生、老师、文本等各种主体之间多重对话的交织,旨在通过对话交流,锻炼并培养语文能力。对于学生来说,语文对话教学模式的构建意味着主体性的张扬、个性的凸显、心态的开放、思维的创新。对老师来说,语文对话教学模式的构建意味着在课堂之中分享知识远比传授知识更有意义。因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激活师生的思维,使多重对话交织,彰显语文的活力与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