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霉素对人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致GSTπ表达的变化。方法:利用人胃癌BGC-823细胞株,CO2培养箱进行培养过程中,加入阿霉素注射液继续培养5h或10h。然后用HE和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并进行图象分析。结果:实验组BGC-823细胞变形,GSTπ表达位置和灰度有明显变化。结论:阿霉素作用5h可对胃癌细胞有杀伤作用,使胃癌细胞形态和GST基因表达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对胃癌细胞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 ferase,GSTπ)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人胃癌细胞株BGC-823进行培养,加入丝裂霉素后5h和10h后采集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5h组,胞质中GSTπ含量下降,胞核中GSTn增多;10h组其胞质与胞核中仍有少量GSTπ表达。结论:丝裂霉素对BGC-823癌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其途径之一可能与抑制GSTπ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5-Fu对人胃癌细胞金属硫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5-Fu对人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对金属硫蛋白(MT)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人胃癌BGC-823细胞株在培养过程中加入5-Fu继续培养5h或10h收获,然后用HE和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BGC-823细胞变形,MT表达强度和位置有明显变化.结论:5-Fu作用5h对胃癌细胞有杀伤作用,对癌细胞形态和MT的表达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胃癌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arase,GSTπ)在胃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8例胃癌和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组织中的阳性率。结果:GSTπ在胃癌和胃炎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4.14%(43/58)和37.50%(15/40),两者差异显著(P<0.05)。GSTπ在胃癌低分化组阳性率偏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GSTπ在胃癌组织中有较高表达,检测GSTπ对提示预后及指导化疗方案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对胃癌细胞拓朴异构酶Ⅱα(TOPOⅡα)表达的影响。方法: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培养,加入丝裂霉素后5h和10h后采集细胞,进行光、电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5h组形态变化不明显,胞核中TOPOⅡα含量减少;10h组,细胞器减少,质膜破裂,其胞质与胞核中TOPOⅡα表达明显减少。结论:丝裂霉素对BGC-823癌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其途径之一可能与抑制TOPOⅡα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探讨C -erbB - 2蛋白在胃癌、大肠癌和乳腺癌中表达的异同和意义。方法 :取胃癌 114例、大肠癌 10 4例和乳腺癌 10 6例 ,石蜡切片 ,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C-erbB - 2在胃癌、大肠癌和乳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71.9%、5 7.7%和 5 4 .7%。C -erbB - 2在胃癌和大肠癌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有关 ;C -erbB - 2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及乳癌恶性程度有关。结论 :C -erbB - 2高表达是大肠癌、乳癌恶性度高 ,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大肠癌中人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 (GSTπ)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76例大肠癌和 30例正常大肠粘膜进行检测。结果 :GSTπ 在正常大肠粘膜阳性率为 1.3% ;在大肠癌阳性率为 6 8.4 % ;GSTπ 阳性表达与癌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 <0 .0 5 ) ;与性别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 :检测GSTπ 对大肠癌化疗方案制定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和拓扑异构酶(TopoⅡα)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状况及意义。方法:取乳腺癌标本72例,乳腺腺瘤30例,利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STπ和TopoⅡα阳性率。结果:GSTπ在乳腺腺瘤中阳性率为26.67%,在乳癌中阳性率为68.05%。TopoⅡα在腺瘤和腺癌中阳性率分别为0.00%和50.00%。Ⅲ级乳癌中GSTπ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级;TopoⅡα则在乳癌Ⅰ级中表达高于Ⅲ级。结论:GSTπ和TopoⅡα在乳癌中阳性率明显高于腺瘤。检测GSTπ和TopoⅡα对乳腺癌化疗药物的选择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染色,观察胃癌组与对照组之间胃窦粘膜幽门腺非病变区5—HT样免疫反应细胞的变化。结果:5—HT样免疫反应细胞在癌症组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提示5—HT样免疫反应细胞可能参与胃癌期间的调制。  相似文献   

10.
实数     
测试 (一 )A组1.在 Rt△ A BC中 ,a2 + b2 =c2 ,若 a=4 ,b=5时 ,估算 c约为 .(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2 .9的平方根是 ,算术平方根是 .3.化简 | 3.14 -π| + | 3.14 +π| =.4 .比较大小 :2 - 52 - 3(填“>”或“<”) .5.在 2 27、 - 4、 - 8、 - 3 8、π、0 .10 10 0 10 0 0 1…中有理数有个 ,无理数有个 .6 .求 x:- 2 7( 2 x - 1) 3 =1,则 x =.7.已知实数 a,b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在原点两旁 ,且 | a| =| b| ,那么 ba+ b =.8.代数式 2 - xx 有意义 ,x应满足的条件是.9.人站在水平高度为 h米的地方 ,对水平线上物体的可视距离为 d千米 ,它们近似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GDF-5对人退行性变椎间盘髓核细胞生长和细胞外基质表达的影响,探索椎间盘退行性变基因治疗的新途径。创新点:首次验证了GDF-5对人退行变的髓核细胞的生长和细胞外基质的分泌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椎间盘退行性变疾病早期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方法:利用腺病毒介导的GDF-5转染人退变的髓核细胞,设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绿色荧光蛋白(GFP)组)和实验组(GDF-5组)三个组,3、7、14和21天四个时间点。在预定的时间点,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番红-O染色、免疫组化染色、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ELISA)、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细胞外基质的定量分析等手段,验证GDF-5对退变髓核细胞外基质表达的影响,同时对GDF-5对髓核细胞生长情况的促进作用进行了表征。结论:Ad-GDF-5能成功转染人退变的髓核细胞(图1),能有效地促进人退变髓核细胞细胞外基质Aggrecan和II型胶原(Collagen II)分泌(图4~7),RT-PCR的结果表明Aggrecan和Collagen II基因表达也得到了明显的增强(图8)。同时GDF-5对人退变的髓核细胞的生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图9)。因此,Ad-GDF-5是椎间盘退行性变早期基因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田虓 《当代电大》2004,(2):92-96
练习部分1 判断题1)非因果信号可能在时间零点之后有非“0”值。2 )信号在时域中压扩并不影响其幅度谱。3) ∫∞-∞Sa(t)dt =π4 )信号可以分解成实部分量和虚部分量。5 )信号时移会对幅度谱与相位谱有影响。6 )ejωt 是FT的变换核。7)h(nTs)的N点DFT定义为:DFTN(h(nTs) ) = N - 1n=0h(nTs)ej2πnk/N(k =0 ,1,…,N- 1)8)e(t)与h(t)的卷积是∫∞-∞e(τ)h(t+τ)dτ。9)单位阶跃响应的拉氏变换称为传递函数。10 )系统的极点分布对系统的稳定性是有比较大的影响的。11)直流信号的傅立叶频谱是冲击函数。12 )按照抽样定理,抽样信号的频…  相似文献   

13.
题目已知cos(α+π/4)=3/5,2/π≤α<3/2π求cod(2α+π/4) 解法1由cos(α+π/4)=3/5,可得cosα-sinα=3√2/5…(1)再由sin2α+cos2α-1,得:2cos2α-6√2/5cosα-7/25-0,解得cosα=-√2/10或7√2/10,又π/2≤α<3/2π,所以cosα=-√2/10,sinα=-7√2/10,所以cos2α=cos2α-sin2α=-24/25,sin2α=7/25所以cos(2α+π/4)=√2/2(cos2α-sin2α)=-31√2/50.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秦艽多糖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MTT法研究秦艽多糖在不同浓度和时间条件下,对人肝癌细胞SMMC7402、人胃癌细胞BGC-803、人肺癌细胞A549、人肾癌细胞HEK293的抑制作用。结果:秦艽多糖对人肝癌细胞SMMC7402、人肺癌细胞A549抑制作用明显,但对人胃癌细胞BGC-803、人肾癌细胞HEK293的抑制作用较弱;秦艽多糖对4种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表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及时效关系。结论:秦艽多糖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按浓度与按单个细胞药物含量两种不同计算方法对甲基阿魏酸(methyl ferulic acid,MFA)抑制TGF-β1刺激的体外培养人肝星状细胞(HSC-LX2)α-SMA表达的影响,评价两种给药计算方法在细胞实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体外培养HSC-LX2,MTT法测定MFA抑制HSC-LX2增殖的作用,由此确定MFA 1.25、2.5、5mg/L(其相应的单个细胞MFA含量为1.13×10-7、2.25×10-7和4.5×10-7 mg)3个浓度进行后续的实验;以两种不同的细胞数量接种到培养皿,分别以上述浓度和单个细胞MFA含量干预72h,采用RT-PCR检测细胞α-SMA mRNA的表达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α-SMA蛋白含量。结果:在两种不同细胞数量情况下,以单个细胞MFA含量计算方法干预后,相同MFA含量组α-SMA mRNA和蛋白的表达趋势一致,且与MTT结果相吻合;而以浓度计算方法干预后,相同MFA浓度组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差异较大。结论:以单个细胞药物含量计算方法在MFA对HSC-LX2细胞体外药效实验中的应用效果更稳定,更科学,实验可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河西学院学报》2016,(2):71-77
探讨锁阳多糖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和人肺癌A549细胞的增值抑制作用,在细胞浓度为10~5个/m L中分别加入0.05、0.1、0.2、0.4和0.8mg/m L的锁阳多糖,培养120h后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细胞存活率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当锁阳多糖浓度为0.8mg/m L,作用时间为120h时,对Hela细胞和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63.53%和67.62%,其存活率分别为37.5%和33.4%,说明锁阳多糖对Hela细胞和A549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且对A549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强于Hela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是否与肝癌细胞5-氟尿嘧啶(5-FU)耐药的过程相关,并探索其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创新点:首次探索并初步证实APP通过影响线粒体凋亡通路信号的传递可以促进肝癌5-FU耐药。方法:为探究肝癌中APP与5-FU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我们构建了APP沉默和过表达的Bel7402细胞系,并进行了细胞活性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蛋白质印迹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PCR)等实验,验证过表达或沉默APP时,肝癌细胞的状态变化,以及APP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结论:与Bel7402细胞相比,耐药细胞Bel7402-5-FU中APP的表达明显上调。在Bel7402细胞中过表达APP降低了细胞的5-FU敏感性,而沉默Bel7402细胞的APP表达提升了细胞对5-FU的敏感性。从机制上讲,APP的过表达和沉默可以调节线粒体的凋亡途径和凋亡抑制基因(BAX、BID、Bcl-2和Bcl-xl)的表达,并进一步影响细胞凋亡的进程。综上所述,我们的结果初步表明APP在肝癌耐药过程中显著上调,APP能够通过影响线粒体凋亡通路调节肝癌细胞的5-FU敏感性,这为研究肝癌耐药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探讨体外条件下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原代培养、纯化及鉴定的方法。取新生3~5 d的SD大鼠处死清洗后,采用Ⅰ型胶原酶、胰蛋白酶联合酶消化30 min,细胞悬液过滤离心后,用含有10%胎牛血清的培养液悬浮细胞,1 h后重新接种,重新接种2次,最后接种于L-多聚赖氨酸铺底的培养瓶中;采用骨骼肌肌动蛋白(α-sarcometric actin)免疫荧光方法鉴定骨骼肌细胞。肌卫星细胞培养5~6 h后开始贴壁,48 h完全贴壁,之后细胞进一步增多并相互融合,逐渐按一定方向呈有序排列。当细胞增殖至70%密度时,有融合趋势,加入分化培养基培养48 h后可形成多核的肌管,行免疫荧光染色,90%以上的细胞α-sarcometric actin染色阳性,证明培养的为骨骼肌细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及2.50/5-氟尿嘧啶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尿道内尖锐湿疣进行经尿道电切术加5-氟尿嘧啶局部灌注治疗.结果:治疗15例,治愈13例,尿道内复发2例.结论:经尿道电切术加2.5%氟尿嘧啶局部灌注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糖皮质激素(GC)制剂-地塞米松(Dex)体外孵育鸡外周血淋巴细胞(PBL),通过AO-EB染色,基因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细胞超微细胞观察研究外源性GC对PBL发生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鸡PBL于1μmol/L和10μmol/L Dex孵育6h和12h后,其基因组DNA均发生180bp及其整数倍的“阶梯状”断裂,细胞凋亡指数从孵育0h的1.4%增加到6h的14.0%和19.1%,12h的21.1%的21.1%和29.5%,坏死指数从0h的5.8%增加到6h的11.7%和24.7%,12h的25.3%和36.5%。超微结构观察,Dex处理后PBL核染色质浓缩呈“新月体”状及凋亡小体的形成等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