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采用乙醇提取法,优选香樟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选择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设计L9(34)进行提取工艺优选试验。[结果]回归方程为:Y=13.68X-0.0027,r2=0.998,芦丁浓度在0.0—0.04516mg/mL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的体积分数为50%,料液比为1:20,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2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简单、易行,可作为开发香樟根制剂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双水相与超声耦合法对艾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考察硫酸铵用量、醇-水比、超声时间、料液比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水相与超声耦合提取艾叶总黄酮的最佳条件为硫酸铵用量0.26 g/mL,醇-水比0.80,超声时间15 min,料液比1∶60,总黄酮平均得率为9.05%;该法具有提取时间短、节能高效、操作比较简便、快速、安全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提取苦荞多糖,考查纤维素酶添加量、料液比及提取时间各因素对苦荞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进行响应面法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苦荞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纤维素酶含量1.0%、料液比1∶26(g/mL)、超声辅助提取时间48 min,在此条件下苦荞多糖得率达到34.51%,与预测值35.36%的相对误差为2.46%。该方法稳定可靠,研究结果可为苦荞多糖的提取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云南四楞蒿为材料,探索优化微波辅助提取黄酮的工艺,分别探讨了乙醇溶液浓度、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料液比4种因素对四楞蒿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乙醇溶液浓度为40%、微波时间为90 s、料液比1∶40 g/mL、微波功率为490 W时总黄酮得率最佳,在此条件下,四楞蒿中总黄酮得率达为31.7 mg/g.微波辅助提取总黄酮法,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值得重视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对紫皮石斛花色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料液比、提取时间、温度对花色苷提取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影响最小的是甲醇浓度,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甲醇浓度60%、料液比为1g∶ 15mL、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120min,采用最佳工艺条件进行提取,确定紫皮石斛花色苷含量约为9.8mg/100g.  相似文献   

6.
以正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作为提取溶剂,在超声波的辅助下从柿叶中提取黄酮;由正交试验确定提取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以1.00 g柿叶粉末为原料,在每毫升水0.30 g硫酸铵、正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0.6、料液比1∶45的条件下,超声波提取25 min,黄酮得率可达3.68%.  相似文献   

7.
闽北特色擂茶是一种以茶叶、陈皮、甘草(原辅料比为10?1?1)为主要原料,利用擂钵和擂茶棍手工制作的传统天然饮品。以闽北特色擂茶多糖浸出率为考察对象,选取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波处理时间等4个影响因子开展单因素试验,选用L9(34)进行了正交试验并做验证实验,优化闽北特色擂茶多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料液比1 g?100 mL,超声波处理时间25 min,提取温度90℃,时间60 min为闽北特色擂茶多糖提取最佳工艺参数,多糖浸出率为2.57%,为闽北特色擂茶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超声波方法和传统方法提取臭灵丹中的总黄酮进行试验比较,同时对影响超声波提取臭灵丹中总黄酮的多个因素进行正交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总黄酮效果较好,其最佳提取条件为:90%乙醇,浸提温度75℃,料液比1:12,提取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率可达到95.4%.  相似文献   

9.
采用微波辐照法从青楷槭翅果中提取翅果油,具体提取条件为:采用碳化硅0.15g、液料比16.9:1mL/g、微波辐照功率425 W、微波辐照时间11 min,所得到青楷槭翅果油得率为9.56%.种子油进行甲酯化后,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其中的脂肪酸组分,从分离出的14个峰中确认了13种组分,主要成分为亚油酸、反-9-十八碳烯酸、芥酸、顺-11-二十烯酸、r-亚麻酸、cis-15-十四酸和硬脂酸,它们的含量分别为36.04%、24.73%、11.04%、7.39%、6.51%、3.75%和2.65%.  相似文献   

10.
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以六盘水野生蕨菜为材料,对影响蕨菜总黄酮提取率的4个因素(水浴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进行了探讨,优化了蕨菜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蕨菜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水浴温度为60℃,乙醇浓度为70%,提取时间为1.5h,料液比为1:40。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博落回总生物碱含量及回收率等为考察指标,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博落回总生物碱工艺。结果表明: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博落回总生物碱静态饱和吸附量为104.65mg/g(干树脂),洗脱率95.9%,动态饱和吸附量为96.5mg/g(干树脂),总生物碱回收率在91.24%、纯度在90%以上,是实验树脂中分离纯化博落回总生物碱的最佳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博落回总生物碱最佳工艺条件为:AB-8型大孔吸附树脂,洗脱剂为90%乙醇,洗脱剂用量为2~3倍树脂体积,上柱总生物碱量与树脂比为1:10.4,上柱液总生物碱浓度为21.57mg/ml,流速2~3ml/min,上柱液pH值7~8。  相似文献   

12.
该试验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研究了提取大豆蛋白质工艺中酸沉pH值对提取率及得率的简单效应,旨在为改进大豆蛋白质提取工艺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在料水比1∶10、酸沉pH值4.3、离心速度4000r.min-1、碱溶pH值9.5、碱溶时间为45min的条件下,平均蛋白质提取率最高为66.79%.在pH值4.2~4.7之间,酸沉pH值对蛋白质提取率的简单效应为-0.84%.(2)同样条件下,平均蛋白质得率最高为29.85%,酸沉pH值对蛋白质得率的简单效应为-0.374%.(3)在不考虑其它因素时,为了取得酸沉pH值的最大简单效应,宜选择4.3作为酸沉pH值参数.  相似文献   

13.
首次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去除沉淀亮氨酸后的氨基酸废水中的邻二甲苯-4-磺酸沉淀剂。实验发现,201×7阴离子交换树脂对邻二甲苯-4-磺酸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水溶液、4mol/L HCl及4mol/L NH4Cl中的吸附率分别为100%、93%、95%。常规的电解质水溶液无法解吸树脂上吸附的邻二甲苯-4-磺酸,但适当浓度的乙醇+盐酸溶液可有效解吸。最佳吸附-解吸工艺条件为:离子交换树脂柱,26×1000mm,玻璃柱,内装500ml 201×7树脂;氨基酸废水正上柱吸附,上柱流速1BV/h,上柱体积4BV;用自来水洗至无色,再用60%乙醇+1mol/L盐酸解吸液反洗,洗脱流速2BV/h,解吸液体积3BV。本方法可有效去除氨基酸废水中的邻二甲苯-4-磺酸,回收的沉淀剂具有和新制沉淀剂相同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为了从制药车间生产中回收的乙腈回收无水乙腈,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醋酸钾-乙二醇、氯化钙-乙二醇、醋酸钾-氯化钙-乙二醇体系对乙腈-水体系精馏分离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回流比、溶剂比以及溶剂和含水乙腈流速等操作参数对乙腈-水体系精馏分离效果的影响,开发了加盐萃取精馏制备无水乙腈和溶剂回收为一体的无水乙腈回收体系。结果表明,以乙二醇-醋酸钾-氯化钙体系作为萃取剂,当醋酸钾和氯化钙的浓度均为0.05g/mL,溶剂比为1.2,回流比为2.0,萃取剂流速为1.0mL/min,乙腈流速为1.2mL/min时,可以从塔顶得到质量分数大于99.8%的无水乙腈。  相似文献   

15.
由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双酚F反应液中各组分,用标准加入法定量测定4,4’-二羟基二苯基甲烷的含量。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270nm,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与水,其体积比是65:35,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双酚F反应液可得到较好的分离。此方法对 4,4’-二羟基二苯基甲烷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5-30mg/L,对双酚F反应液的线性范围为 10-300mg/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5和0.9998,方法回收率和反应液测定偏差分别为96. 83%-100.00%和0.73%。本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双酚F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钝叶酸模黄酮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表明:钝叶酸模黄酮化合物对DPPH有较强的清除作用,且清除率随试样中钝叶酸模总黄酮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钝叶酸模总黄酮在样品浓度为0.194 mg/mL时,清除率最大达到91%,略低于相同浓度下VC的清除率,显著高于VE和EDTA的清除率。  相似文献   

17.
在离子液体+DMF(体积比为1:1)的混合溶剂中,通过恒电流法研究表明Ti/nanoTiO2-Pt修饰电极对4-甲基吡啶(4-MP)的氧化具有高催化活性,同时发现阳极液中4-MP浓度为0.49 mol/L,阳极液中离子液体的体积分数为50%,通电量6.8(A.h),电流密度30 mA/cm2,温度为50℃,阴极液为1mol/L硫酸时,产率和电流效率最高。在此条件下,平均收率为95.2%,平均电流效率为64.7%。  相似文献   

18.
针对锌浸出过程中铁大量进入溶液,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本研究对锌还原焙砂的硫酸浸出过程进行系统研究.采用单因素条件试验法,详细考察硫酸初始酸度、液固比、温度和时间对还原焙砂浸出过程的影响,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综合扩大试验.结果表明,在硫酸初始酸度120 g/L、液固比7∶1、温度60℃、时间2 h的优化条件下,锌的浸出率达到了88.5%,铁的浸出率为1 0.6%.浸出液中铁几乎全部为二价铁离子,表明对锌焙砂的磁化还原过还原了.  相似文献   

1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蒜中吡虫啉残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大蒜中吡虫啉残留分析的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检测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浓缩后,用5%氯化钠水溶液及石油醚萃取,再用二氯甲烷反萃取水相,吹干,定容,采用反向C 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32:68),波长为272nm。结果表明:在0.1~10.0μg/mL范围内回归方程为:Y=126.208X-1.348,相关系数为0.99998,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0.05m g/kg,平均回收率为79.6%~88.2%,相对标准偏差为2.1%~3.2%。  相似文献   

20.
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使用福林酚试剂(FC),通过分光光度法,对蒙古栎树叶中植物多酚含量进行了测定.首先从方法的稳定性、线性关系、精确性和准确性角度,对FC法进行了调整,确定了以没食子酸为标准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0.15mL FC试剂(1mol/L),0.15mL 10%体积分数的Na2CO3,25℃反应80min后于760nm处测吸光值.使用调整后的方法测得结果为:蒙古栎叶中总酚含量为6.39%,RSD为1.90%.方法操作简单,结果重现性好, 可用来测定蒙古栎叶中总酚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