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媒体技术的革新,体育不仅仅局限于现场观众的体育,逐渐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观赏性盛宴。受地域、气候与场地设施等因素影响,冬奥会更依赖于媒体传播。媒体技术发展为冬奥会全方位传播架构了桥梁。为呈现出更好的观赏性,为展现出更好的可视化效果,打造出符合传播规律的产品,扩大影响力,一些冬奥会项目及规则配合着改变。同时,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冬奥会更好的进行全方位、多维度传播。伴随社交化网络媒体兴起,冬奥会的传播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本文通过选取典型的冬奥会媒体技术革新点、媒体新技术的应用,对照冬奥会项目的发展与演进,揭示媒体技术发展对冬奥会的影响,以期为2022年冬奥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胡磊 《传媒》2021,(5):71-73
大型体育赛会过程的宣传和传播影响力,已成为媒体运行服务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渊源.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赛事媒体运行工作获得成功,也获得了各方好评.本文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成功举办为例,分析媒体运行特点,为后续在我国进行的202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2022年冬奥会和2022年杭州亚运会等一系列国际赛事的媒体运行提供实践与创新经验.  相似文献   

3.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内媒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5G时代到来,融媒体深入发展,移动端成为主要媒介形态。为报道好北京冬奥会,广州日报做足赛事策划、寻找新颖角度,深耕特色内容与版面,冬奥版面突出“双奥北京”、冬奥中国年主题,报社内部多部门达成了有效的全员大联动,在提高一线记者视频采集能力、解决视频版权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新探索。  相似文献   

4.
2022年2月4日,第二十四届北京冬奥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盛大开幕。国内主流媒体采用了多种形式报道本届冬奥会,并采用全媒体传播方式实现了主流媒体的创新与突围,为受众多方位展现了这场举世瞩目的冰雪运动盛会。其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北京冬奥会的相关报道发挥了重要作用。《新闻1+1》《面对面》以其权威性、时效性和现场感为受众播报北京冬奥会相关新闻,助力了新一轮全民冰雪体育热潮的掀起,为世界展现了双奥之城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5.
全运会的主转播机构首次授权省级电视媒体持权转播商,允许它们参与转播报道,这让赛事信息有了更广更深的宣传渠道。从“中央厨房”到“地方风味”,“持权转播”不仅扩大了融媒矩阵,还拓展了自身传播范围,在赋予平台新的价值同时,也收获了更多的用户。  相似文献   

6.
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奥会的吉祥物之一“冰墩墩”自2019年推出以来,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但却在冬奥会开幕式前后突然走红,成为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的“顶流”。冰墩墩不仅成为各个社会群体共同关注的话题,而且创造了巨大的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形象建构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对冰墩墩形象走红过程的梳理,从官方、媒体、受众等多个角度对冰墩墩形象转变和短时间内爆火的动因进行探究,进而阐述冰墩墩走红现象对吉祥物形象塑造的启示,以及对IP运营长尾热度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在北京冬奥会转播报道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依托“5G+4K/8K+AI”战略引领,实现重大体育赛事报道话语体系、内容生产、传播场景等多方面的大幅跃升。通过技术创新开创重大体育赛事转播内容生产新样态,通过语态迭代的短视频、互动类新媒体产品进一步增强用户黏性,充分发挥视音频制作优势全力支持开闭幕式及比赛现场的视觉呈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北京冬奥会转播报道中的成功经验,也对主流媒体不断探索以创新技术为引领的融合传播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自北京2022年冬奥会成功申办以来,出版传媒业响应“三亿人上冰雪”号召,致力于帮助读者系统了解赛事知识、享受观赛过程,推出了大量各具特色、影响广泛的优秀出版物。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不仅让中国3亿人参加冰雪运动,推进了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还促进了出版传媒业在体育运动出版物的蓬勃发展,使更多人了解有关冬奥会的历史,冬奥会的运动项目,以及那些伟大的运动员们。  相似文献   

9.
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享誉国际的重大赛事,也是我国传递国家声音、展示国家文化、提升国家影响力的重大举措,同时还呈现出较强的全媒体传播特色与传播影响力。至此,分析全媒体对于北京冬奥会的传播,特别是此次的创新性传播就十分必要。本文将以全媒体语境作为背景,以新旧媒体作为分析对象,结合电视、微博、抖音等多种具体媒介案例,探究其在内容生产、传播方式还有受众体验层面上的创新路径,进而得出结论:在全媒体语境中,新旧媒体都以多种多样的内容生产、全媒体式的传播宣发以及个性化的用户参与促进北京冬奥会的传播,提升北京冬奥会的话语力量,并且在传播过程中增强不同媒体之间的交融互合,彰显创新路径,从而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主流媒体副刊的冬奥报道以史信人、以文化人、以美共人,在全媒体时代为受众奉献高雅优质的文化产品。本文拟结合北京冬奥报纸副刊的文化新特征和流向,探讨新时代如何强化中国体育报道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旨趣,让体育报道更有共情力和持久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日益临近和冬季运动项目的大范围推广,花样滑冰体育赛事的播出频率也逐渐提高,花样滑冰电视体育解说在花样滑冰赛事转播和体育文化传播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关于花样滑冰电视体育解说的研究也逐步展开。本文通过录像分析法、录像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CCTV5近四届冬奥会的花样滑冰电视体育解说进行研究,发现我国花样滑冰电视体育解说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我国花样滑冰电视体育解说未来发展提出以下建议。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对未来我国花样滑冰电视体育解说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北京携手张家口举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河北张家口是本届冬奥会雪上项目的举办地.作为本届冬奥会主办地的河北省级主流媒体,长城新媒体集团从议题设置、可视化传播、互动传播、共情传播等层面,探索全媒体时代的对外传播规律,借助冬奥跨平台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为今后国际性重大活动中地方主流媒体对外传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借鉴与...  相似文献   

13.
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2022年2月4日-20日之间最为热点的话题。为研究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微博上高热度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本论文基于扩音器效应理论,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微博上传播的用户内容数据为基础,通过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2月4日-20日期间以冰墩墩和谷爱凌在微博上传播度与扩音器效应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探究信号信息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的扩音器效应规律,即研究信息信号源与扩音器对于信息信号传播度的影响。经过两者对应分析,总结得出如下结论:首先整体上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微博传播度符合扩音器效应理论;其次扩音器效应高峰是微博词条热度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最后词条传播度高峰期节点通常晚于信息信号扩音器效应出现的时间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22年中国新闻业的重大事件为观察对象,重点回顾党的二十大系列报道、北京冬奥会报道与抗击新冠疫情报道等重大题材的新闻实践,从新闻生产、技术采纳与新闻业态三个维度出发阐述本年度新闻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并归纳当前数字新闻业在平台社会语境下的运作规律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专业媒体与互联网平台从生产到传播各环节的“常态接合”是中国新闻业发展的典型特征,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新闻生产的平台化、触达技术的智能化、治理理念的生态化。数字新闻业的“生产-触达-治理”模式,是专业媒体与互联网平台“常态接合”的主要呈现方式,因此新闻传媒业应当顺势而为,积极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全面提升数字沟通的能力与效果。  相似文献   

15.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约有5亿观众,其观众数量居于历届冬奥会的首位。由此可见,本届冬奥会传播范围很广、传播效果极佳。2022年是北京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第二次承办奥运会。与2008年最大的不同在于,中国由一个积极参与全球化的国家,转变呈现出一个自信、开放、包容的大国形象。随之而来,传播态度也发生了转变。本届冬奥会媒体报道更加主动、生动,采用了一系列提升传播效果的策略。本文以河北新闻网为例,总结分析其在北京冬奥会期间的传播路径,以期为增进河北广电融媒体对冬奥会乃至重大媒介事件的报道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静 《新闻战线》2022,(6):80-83
北京冬奥会在赛事运行、新科技使用、可持续发展、媒体传播等多个领域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北京冬奥会相关内容传播的广度、密度、热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体育报在北京冬奥会报道中坚持以竞赛为核心关注人的故事,以纸媒为后盾融媒体多平台发力,拓展重大体育赛事的影响力边界,提升了中国国际形象,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7.
简婕 《视听》2022,(4):7-9
随着中国5G正式进入规模商用时期,5G与体育赛事的结合带来了观众观赛体验的优化升级.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以咪咕为代表的转播商充分借力5G,让新技术和体育转播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转播效果,也充分展示了5G在未来体育赛事转播中的巨大能量.  相似文献   

18.
受众与主流媒体合作,借助飞速发展的新媒体技术参与大众新闻传播是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一大特色.通过历史分析的角度,总结了受众参与大众新闻传播的三个阶段:“点缀”、“收编”和“共谋”,并指出吸引受众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大众新闻传播的发展空间在于媒介技术的发展和新闻报道内容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9.
友言在先     
2018年平昌冬奥会、2020年东京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奥运正迎来亚洲时间,世界都将关注的目光投射在了东北亚地区。特别是继成功举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后,北京将延续奥运之光举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双奥之城”。奥运会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性、综合性体育赛事。奥运会的举办不仅带来了体育事业的繁荣,也在展现城市形象、传播优秀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国际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民众遗产保护意识增强、奥运遗产价值日益显现,奥运遗产管理成为国际奥委会及奥运会举办国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20.
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特别是奥运会这样的大型体育赛事,在振奋精神、传播信息和传递正能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北京冬奥会是媒体进行融媒体改革后的又一次重要实践,事实证明,各传播矩阵合作,多种方式呈现,让冬奥会报道更加生动全面。体育不会落幕,运动永不止步,更多融媒体的报道实践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让每一位受众感受体育的魅力,体会情感的共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