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法运动员文化教育对比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法运动员文化教育为研究对象,从运动员文化教育理念、教育制度、学习制度、课程内容、教学形式、时间安排、监督管理等七个维度对中法运动员文化教育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在这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的特征、分类、教育资源、运行机制、保障制度等方面入手进行剖析,借鉴国外职业运动员文化教育经验,阐述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的相关理论,提出校园文化是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的载体和有效途径,采取诱致性制度创新与强制性制度创新来推动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并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3.
欧洲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具有强制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这对于被认识误区和制度缺位所制约的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要想解决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充分认识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是前提,加快完善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法制化是保障,提高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有效性是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业余体校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这一现状进行分析,业余体校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客观困境有:教学与训练投入失衡,文化教育运行机制滞后,文化学习时间少的制约,良好文化学习氛围缺失,高校招生制度冲击等;运动员主观困境主要有:运动员文化基础差,认识偏颇,文化学习精力不充沛,文化学习主观努力程度不够等。对目前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的困境,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扆铮  陈华伟 《体育学刊》2013,20(1):71-74
欧洲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具有灵活性、强制性和权责明确的特点.要解决我国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不足的问题,应充分认识到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是前提,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加快制度建设是保障,采取多种措施保证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的质量是基础.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的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运动员这一特殊的群体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与辉煌运动成绩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我国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水平却明显处于一种跛足地位.在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反思后认为,我国运动员的义务教育发展缺乏一定的均衡性,运动成绩的提高要以牺牲文化课学习为代价,重"竞技水平"轻"思想教育"的管理形式易使运动员的成长重心发生偏颇,而对奥运冠军的物质重奖在某种程度上也不利于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美国高校学生运动员文化教育管理经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美国高校学生运动员有着较高的学业成就和毕业就业率,凸显出其文化教育管理的良好成效。美国高校学生运动员文化教育管理经验主要包括系统的制度治理体系、严格的招生与毕业标准、竞争性的奖学金政策、强大的学术资源保障。对我国体教融合背景下学生运动员文化教育管理工作的启示:协同学生运动员文化教育制度,多方主体合作共治;健全学生运动员培养目标体系,持续追踪提供支持;坚持学生运动员文化教育标准,杜绝毕业条件“放水”;优化学生运动员奖学金政策,奖助结合激励学习;加强学生运动员文化教育保障,制定差异学习方案。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以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历程为背景,以发展历程中所颁布的相关政策法规为线索,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对现阶段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对将来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出谋划策,提供经验借鉴。1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发展的阶段划分1.1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起步阶段(1949-1959年)  相似文献   

9.
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依据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运动训练学等相关理论,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调查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历史、现状资料的收集、分析、归纳,结合我国现阶段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发展模式的探讨,对竞技体育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发展建议。其目的就是为现在的竞技体育训练竞赛体制下,保证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顺利进行,真正成为既能攀登竞技体育高峰,又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合格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的运动员综合教育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入研究国外运动员综合教育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对我国运动员综合教育发展的理念和实践进行剖析和反思,认为:我国运动员培养整体脱离教育大环境、基础教育阶段文化教育缺失和综合素质普遍偏低、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职能协作尚属初级阶段、运动员分流机制覆盖面窄且重环节轻过程、相应运动生涯规划机构缺位.应通过推动"竞技的整体化教育",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员综合教育体系:明确运动员综合教育体系构建的竞技整体化指导思想;立足国情,顺应现行体育、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为竞技的整体化教育提供制度保障;优化整合文化教育和体育教育资源,实现分流"多通道";建立专业化运动员职业规划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