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刚刚上完“我和玩具交朋友”的活动,“玩具乐园”里摆满了小朋友们从家中带来的玩具:有憨态可掬的毛毛熊,有会哭会笑的洋娃娃,还有声控大汽车……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自选游戏时文文和小佳在“玩具乐园”里尽情地玩着,文文拿着一辆小汽车爱不释手。文文家里有许多汽车,他从小喜欢汽车,为此,爸爸妈妈给他买的各种汽车  相似文献   

2.
点点是个胖嘟嘟的小男孩,非常可爱,但比较特殊。记录一:第一天,点点由妈妈护送来园,他缠着妈妈死活不肯进活动室。老师微笑着拥抱他,可点点紧紧地抱住小背包躲在妈妈身后……妈妈离开后,点点边哭边要求老师将小背包藏进大橱,老师只好答应了他的要求。小背包藏好后,点点呆呆地坐在座位上,他不理任何人。以后几天都是如此;哭闹、藏书包、发呆,我们不知道他的小背包里到底藏着什么。记录二:第二天,老师要求小朋友带玩具小汽车到幼儿园,点点非但一辆汽车也没带(据点点奶奶说他死活不愿带),也拒绝和小朋友一起玩,他背对着大家说:“我不要玩。”老…  相似文献   

3.
毛毛是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今年4岁了。他说长大了要当一名汽车司机,所以他最喜欢小汽车。这一天,阿姨又给小朋友们买了一些玩具,大家围着装玩具的大盒子不肯走开。哟,玩具真多呀!有布娃娃,有塑料小鹿,有小木偶孙悟空和猪八戒,有小电视机,有会生蛋的小母鸡和会浮水的小鸭子,还有一辆会跑的小汽车呢! 毛毛一看,可高兴了。他大声喊:“老师,我玩小汽车!”威威和小力都很着急,他们也都要小汽车,三个人争了起来。毛毛  相似文献   

4.
《今日教育》2007,(3):40-40
朝阳老师: 您好!春节时我家孩子强强在院子里玩他爸爸新买的玩具车,这时邻居家的小朋友娜娜看见了,好奇地冲过来想和强强一起玩。强强见了,一把抱起小汽车,生怕被抢去似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一个星期天,我来到一个朋友家,可朋友不在,家里只有一个六岁的孩子坐在地上玩玩具汽车。他一见我,脸涨得通红,随即胆小地躲进小房间,任凭我怎么说,他始终不肯出来。我想不出什么办法,随手拿起他的玩具汽车边玩边等朋友。这时,他探出小脑袋,瞥了我几眼。我笑着对他说:“小朋友,叔叔和你一起玩小汽车好不好?”他瞪大双  相似文献   

6.
承担责任 羊羊得到了一辆玩具小汽车,下午带到院子里和小朋友玩。热闹了一会儿,羊羊玩腻了,把小汽车放到了一边,自己和小朋友到小区的池塘玩水了。玩过之后,回过神来,想起自己的小汽车,呀!不见了!羊羊大哭起来,回家伤心地对奶奶说:“小车不见了。”当家长听到孩子这样哭诉时,应该怎么做呢?  相似文献   

7.
开汽车游戏目的:让宝宝认识汽车,并能模仿成人的动作。准备:一辆玩具小汽车。游戏方法:妈妈和宝宝玩“开汽车”的游戏,两个人面对面相隔一定的距离坐好,妈妈把玩具小汽车开过去,再鼓励他把小汽车开过来。妈妈告诉宝宝:“这是小汽车,小汽车在路上走。”然后,妈妈教他学习手握方向盘开汽车的动作,并对他说:汽车汽车,笛笛笛。”小手指游戏目的:1.让宝宝认识手指。2.使宝宝两只手都能伸出食指。3.在游戏中增进宝宝与父母之间的感情。游戏方法:宝宝和妈妈面对面坐好,妈妈拿起他的小手,对他说:“这是手,手上有手指。”妈妈再教宝宝伸出一只手的食…  相似文献   

8.
自己想办法     
李伟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一辆有趣的玩具汽车。自由活动时,他和好朋友肖宁兴致勃勃地玩着。突然,汽车轮子卡住不动了,他俩不约而同地向我“求救”。我拿过玩具汽车一看,只是汽车底板脱离卡口挡住了轮子,便对他俩说:“仔细检查一下,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自  相似文献   

9.
科学课上,小朋友们被几辆光控、声控的玩具汽车吸引住了。当我们问小朋友们谁想玩汽车时,全班除小沈伟一人外,其余都迅速举起了小手。小沈伟为什么不举手呢?老师让他说说心里是怎么想的。没料到小沈伟一字一板地说道:“玩具汽车只有几辆,而小朋友有30多  相似文献   

10.
近来,我班的男孩子们着魔似的迷上了各式玩具小汽车,什么“奥迪”、“奔驰”、“法拉利”、“劳斯莱斯”……不仅教育活动时偷偷地拿出来玩,午睡时躲在被窝里也玩,自由活动时间更是玩得“昏天黑地”。于是,各类“民事纠纷”和“交通事故”也就不断发生。望着一辆辆被收缴上来的玩具小汽车,和孩子们一张张可怜巴巴的小脸,一个念头在我心中油然而生……经过两天时间酝酿,我在一张很大的厚卡纸上设计了一张汽车城  相似文献   

11.
儿子很淘气,但是喜欢玩游戏,特别喜欢玩积木,只是最不喜欢收积木。于是,我就和他玩小猫捉老鼠的游戏,我当猫妈妈带着他小猫咪一起把撒在地上的玩具老鼠们一个个捉进玩具箱里,还要比比谁捉得又多又快。在快乐的游戏中,儿子和我一起收好这些玩具,慢慢地他养成了整理物品的好习惯。每当我想知道儿子在幼儿园里学了什么的时候,我就和儿子玩学做老师的游戏。儿子当老师,我和他的小玩具们来当他的小朋友,他会学着老师的样子、老师的口吻说:“今天,李老师给小朋友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他还带我们做操,教我们唱歌、做游戏,自然而然地把他在幼…  相似文献   

12.
宝宝编故事     
朋朋特别喜欢买玩具,每次爸爸妈妈带他到外面去,他都非要买一件玩具才肯回家。回家后,没玩多长时间,他就把玩具扔在了一边,又吵着要新的。朋朋玩具柜里的玩具越来越多了。这不,柜子里的旧玩具在埋怨一件新玩具汽车:“怎么又来了一辆汽车,都没地方住了。”小汽车说:“朋朋只开了几趟就不玩了。他一点儿都不爱惜我,我也不想住在这里呀。”柜子里的玩具们决定团结起来,治一治朋朋的“玩具病”。 有一天,朋朋回到家想玩玩具。他打开柜门,发现玩具都不见了。他们到哪去了呢?玩具们究竟想了什么办法来“治”朋朋,朋朋的坏习惯会不会改呢?  相似文献   

13.
李冰 《四川教育》2001,(6):23-23
教师让学生观看教材第70~71页的“数学乐园”图,同时指出:书中的小朋友在“数学乐园”里玩得真高兴。今天,老师也带领小朋友去“数学乐园”游玩,看哪些小朋友玩得最好,玩得最开心。  相似文献   

14.
龙梅 《今日教育》2006,(4):24-24
翰杰是个聪明、可爱的小男孩,嘴巴特别的甜,看见谁都叫“老师妈妈”,而且他学习认真。班上所有的老师都很喜欢他,特别是我。每天一上班,都盼着翰杰早点来,课问休息游戏的时候,我最喜欢逗他,抱着他亲了又亲,还叫他“小幺儿”。渐渐的,翰杰越来越得意了,一开始,我还护着他,因为他在班里是最小的,而且我特别喜欢他,舍不得批评他。可到了后来,翰杰越发有恃无恐了。有一次,小朋友在玩玩具的时候,我无意中看见翰杰在抢小朋友的玩具,小朋友说要去告诉老师,可翰杰却得意的对她说:“你去告吧,我是龙妈妈的小幺儿,她不会批评我的。你不是她的幺儿,你才会挨批评呢!”  相似文献   

15.
中一班的孩子们正争抢着玩“长尾巴的老鼠”。这时,中二班的两个小朋友被吸引了过来。刚才还起劲争抢的孩子们,立刻停止争吵,一起对这两个小朋友发起了“围攻”:“这个玩具是我们班老师做的,你们不能碰!”“不许看!你们班的玩具在那边!”“你们快走!我们不跟你们玩!”……  相似文献   

16.
我爱看孩子们玩玩具。他们插好玩具总要用小手捧着走到我的面前,我也总要趁机表扬他们两句。有一天,王玮小朋友捧着他插的玩具给我看:“曹老师,看我插的飞机!”我一看,就不由自主地笑了。因为这架飞机根本不像飞机,连机翼都没有,他竟然也叫“飞机”。这时,张博小朋友跑来让我看他插的飞机。“你看,这样才像飞机,”我指指张博的飞机对王玮说,“飞机应该是长‘翅膀’的。”边说边给他的  相似文献   

17.
玩具迷     
玩具是幼儿最熟悉的、极其喜爱的东西。耿嘉昊小朋友就是我班出了名的“玩具迷”,尤其是对玩具汽车的着迷,平时喜欢玩汽车,与汽车有关的东西,他都很关心;可同时,他又是班里的“自由主义者”。瞧!小朋友们在上课或游戏时,他总一个人悄悄溜到“汽车展览角”玩汽车。我多次提醒他,甚至通过讲故事启发,他却充耳不闻。今天,我们对“小司机”这个主题展开谈话,幼儿非常感兴趣,尤其说起汽车玩具时,孩子的兴趣更大,这时耿嘉昊小朋友大声地说:“老师,汽车也要听红绿灯的话,是吗?”我灵机一动,何不把这一招用上。于是,我制作了红绿灯,请耿嘉昊小朋友当…  相似文献   

18.
安妮 《家教指南》2009,(9):24-26
青青与老师的“官司” “妈妈,老师不好。”这是青青从幼儿园出来跟妈妈说的第一句话。妈妈简直大吃一惊。“老师怎么不好了?”妈妈满心惶惑地追问青青。“老师不给我玩玩具。”青青噘着小嘴,泪珠儿滚滚。“老师给别的小朋友玩玩具了吗?”“给了,就没给我。”“你找老师要玩具了吗?”“要了……老师……不给我。”青青更委屈了,小肩膀一耸一耸的,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妈妈的心里开始酝酿一股怨气。这老师怎么回事儿?  相似文献   

19.
我没有朋友     
<正>中班上学期,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们体会与同伴交往的乐趣,每周一上午我们都安排了孩子们交换玩具的“开心玩具日”时间。可每次蒸蒸都只玩自己带的玩具,对于别人的玩具只是静静地看、不交换;别的小朋友想与她交换,她会直接拒绝。问她为什么,她说:“我不想玩他们的,我也不想让他们玩我的!”蒸蒸有这样的表现并非偶然。据老师观察,日常中的蒸蒸也是各种“挑刺”:“老师!我先过来的,我不想让航航挨着我!我想让他坐到别的地方去!”“老师,铭泽老在我跟前走来走去都影响我画画啦!”“老师,辰辰老想摸我的玩具,我都和他说了别摸,他还摸,都给我的玩具弄脏了,烦死人了!”  相似文献   

20.
爸爸出差回来,给两周岁的儿子小明买回来一辆玩具汽车。可一会儿的功夫,小明便把汽车给弄坏了——小汽车被拆成了好几块,轮子也掉了。小明的妈妈看见了,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这孩子这么能破坏东西,真拿他没办法。”其实,孩子的这种“破坏性”行为,是一种由好奇心引起的探索性、创造性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