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初步研究了黑眉锦蛇的人工养殖方法和技术 ,观察记录了不同年龄的黑眉锦蛇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生长速度及越冬期间的体重耗损等情况 .  相似文献   

2.
初步研究了黑眉锦蛇的人工养殖方法和技术,观察记录了不同年龄的黑眉锦蛇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生长速度及越冬期间的体重耗损等情况。  相似文献   

3.
浅谈黄颡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黄颡鱼养殖的概况、生物学特性,探讨了黄颡鱼从亲鱼的选择和培养、人工催产、人工孵化等人工繁殖技术;黄颡鱼苗种的培育技术。指出人工养殖黄颡鱼总体效益仍较高,改进养殖方式、提高养殖技术.在养殖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等是淡水养殖增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生物学教学》2010,(9):69-69
据中国军网2010年4月19日援引新华社东京2010年4月19日电,日本水产综合研究中心日前宣布,该中心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实现了鳗鱼的全人工养殖,有望实现鳗鱼市场的稳定供应。  相似文献   

5.
通过林蛙半人工养殖的生产实践,总结了养殖主要技术方法,可供林区从事林蛙养殖的生产技术人员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黄鼬欲称黄鼠狼,是珍贵的野生毛皮兽,其毛皮及尾毛在国际市场有“软黄金”之誉。人工养殖黄鼬,属新兴的开发性商品生产,国内尚处于野生驯养和引种试养阶段,发展前景乐观。现将黄鼬的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笼舍设施笼舍由铁丝笼和巢箱联接组成。铁丝笼是黄鼬吃食和活...  相似文献   

7.
章鱼在人工养殖环境中生活习性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章鱼人工养殖前人做得很少,通过探讨人工养殖环境中章鱼的生活习性等,为科学养殖章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三倍体技术在鱼类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诱导的三倍体鱼具有不育、个体大、生长快、寿命长、肉质好、成活率高等优良品性,对提高养殖产量和鱼肉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就三倍体产生的原理、人工诱导和倍性鉴定方法、研究现状作一综合介绍,并对鱼类三倍体育种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9.
大鲵是我国特有的濒危两栖动物,具有很高的食用及药用价值,在科学研究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贡献。本文通过开展大鲵可控设施养殖试验,对大鲵的生长情况及生长发育可控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为这一珍稀物种的大规模人工养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课》1994,(2)
甲鱼(又称鳖、团鱼)肉质鲜嫩、滋补力强、营养丰富。是价格高、销路广的水产品。甲鱼的生态环境破坏,天然产量逐年下降,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外市场需要,开展甲鱼人工养殖是一条致富的好门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林蛙是食、药两用的珍贵蛙种.特别是林蛙油(输卵管)是男女皆宜的珍贵保健品.了解中国林蛙生殖腺的发生与分化时期,对人工养殖进行性别分化诱导最佳时期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另外,明确中国林蛙性腺分化的影响因素,有利于人工养殖对性别分化的诱导途径提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小瓜虫病是一种广泛流行的寄生原虫病.文章就小瓜虫病在叉尾人工养殖中的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叉尾人工养殖小瓜虫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人工海洋食品一些科技人员设想:让人们到大洋、大海去耕种和繁殖。有关科技人员准备在大洋、大海建造浮动的人工海洋岛屿作为在大洋、大海耕种和养殖的基地。人们将在浮动人工海洋岛屿上栽种多种多样的农作物;在浮动人工海洋岛屿的附近水域养殖海虾、海蟹和海蛰等,并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栽种农作物。由于海洋中的许多区域几乎没有受到污染物的侵袭,并且海水中营养成分相当丰富,因而人工海洋食品比较洁净,风味比较纯正,所含的营养成分也比较丰富。  相似文献   

14.
小瓜虫病是一种广泛流行的寄生原虫病.文章就小瓜虫病在叉尾鮰人工养殖中的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叉尾鮰人工养殖小瓜虫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5.
美国红鱼自1991年由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从美国引进以来,已在我国福建、山东、浙江等地开展研究和养殖。美国红鱼因其适应能力及抗病害能力强,肉质细嫩、少刺、营养丰富而倍受养殖户及消费者的推崇。目前我国美国红鱼的研究、养殖及市场普及仍处于起步状态。文章对美国红鱼的特征、养殖及加工运输过程中所需注意的技术事项和养殖推广前景进行了分析,意在丰富美国红鱼在我国研究及推广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作者对南岳衡山蛇类资源、部分蛇类的数量与生态心性初步研究,为蛇类资源保护、利用及人工养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获奖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完成人胡超群张吕平任春华等凡纳滨对虾(俗称南美白对虾)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的支柱性产业。由于凡纳滨对虾原产于南美洲,我国引进和培育的均是人工繁育养殖群体,易产生遗传衰退,现已出现生长速度减慢、淡化养殖成活率低、规格参差不齐等典型的种质衰退现象,导致我国优质亲虾每年都要依赖大量进口。因此,良种选育是关系到我国养殖成败和产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项目研究取得成果如下:1.创立了家系配套杂交育种和制种核心技术,发现并利用了可遗传的淡水耐受性状,选育出"中科1号"新品种,获  相似文献   

18.
在鱼类这个大家族里,每一种鱼都有自己的特性,其中有些特性对养殖来说不能令人满意。例如有些鱼不耐寒,有些鱼容易生病,有些鱼味道不够鲜美,有些则又生长缓慢等。这些缺点,能不能用科学方法加以改良呢?“人工杂交”和“细胞工程”等新技术的应用,为人工培养鱼类养殖新品种开创了一条道路。“湘鲫”和“工程鲤”就是湖南师范大学刘筠教授等用新技术培育出的养殖新品种。“湘鲫”并非鲫鱼,它是鲫、鲤远缘杂交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养虾业迅猛发展,常规虾类养殖方式对环境污染和虾类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隐患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焦点问题,为此,有机生产方式已经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从有机养殖场选址、苗种选育、养殖关键技术控制、饵料选择和病害防治等5个方面对有机虾养殖进行了探讨,以期发展中国有机虾养殖,推动经济的发展,增强我国对虾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0.
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后几年人工养殖蝴蝶将成为一个新兴的致富项目.近年来全球蝴蝶贸易年度已高达10亿美元.在日本、东南亚、欧洲共同体市场上,蝴蝶商品生意兴隆,经久不衰,价格扶摇直上.有些珍稀品种,一只蝴蝶竟高达数万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