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探析大学生逃课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校园里,逃课是众人皆知、习以为常的现象,许多学者也分别从逃课的主体--学生入手,分析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本文分别从逃课现状、逃课原因及一些见解和看法等方面对大学生逃课现象进行解读,探讨大学生逃课的社会成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逃课现在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很多高校都存在这种现象.毫无疑问,大学生逃课是破坏学风建设最为重要的原因,如何遏制学生逃课现在已成为各高校工作的重点.很多高校都出台一系列政策、制度来约束学生逃课,试图通过遏制学生逃课来提高学风建设.但是大学生逃课现象仍然屡禁不止.本文通过对学生逃课现象调研的结果,分别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人四个方面得出学生逃课的原因,并给出一定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逃课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已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针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笔者对东北电力大学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采取问卷、座谈会和个别访谈等多种形式,分别按学生性别、年级、课程类别等进行调查,了解大学生逃课的现状和原因,并从社会、学校、学生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分别对社会、学校和学生本人提出了建议,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逃课几乎成为各高校的普遍现象,更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通过大学生逃课现象分析发现,大学生逃课主要表现为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两种形式,而且呈现出逃课"有偿化"、公开化、选课性以及年级递增性四个特点。与此同时,从"主动逃课"、"被动逃课"和"选择逃课"三个逃课群体出发分析了大学生逃课原因。进一步就如何让大学生远离逃课,回归课堂,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逃课按方式不同可分为"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按目的和动机不同可分为"理性逃课"和"惰性逃课"。本文从博弈论、学生剩余、帕累托最优、X-低效率角度分别对大学生逃课行为进行分析,得出大学生逃课会造成其福利损失的结论,并进而提出了应对大学生逃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控制论角度分析大学生逃课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控制论的基本思想对大学生逃课现象进行分析,给出了大学生逃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几项避免大学生逃课的控制措施,与高校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逃课的归因分析与矫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显性"或"隐性"的逃课现象是当前高等院校面临的一大难题.导致大学生逃课的缘由很多,其中有社会环境影响、学校教育的错位、学生素养的相对缺失等.我们应该从教育理念、教学环境、教学检测等方面对大学生逃课现象进行矫正.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逃课现象日趋严重,各个高校均有发生。本文从大学生逃课的概念开始阐述,主要介绍了大学生逃课的现状以及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对大学生逃课所产生的利弊损失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此类问题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改革和变化,在大学生思想中引起了不小的波动,大学生逃课便是其中的一种现象。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杜绝逃课现象的发生,是加强学生管理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学生管理经验,从学生自身和学校两个方面的原因入手,探究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及其对策,以期达到遏制逃课现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改革和变化,在大学生思想中引起了不小的波动,大学生逃课便是其中的一种现象。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杜绝逃课现象的发生,是加强学生管理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学生管理经验,从学生自身和学校两个方面的原因入手,探究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及其对策,以期达到遏制逃课现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逃课族”现象日益加剧,严重冲击着高校现有的和谐教学秩序,危害着大学生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结合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际,通过调查“逃课族”群体现状,分析其产生的深层原因,从服务态度、管理制度、人格培养等方面提出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职院校法律基础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存在对法律基础等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足的问题,学生对法律基础等课程重要性认识不清,表现为学习兴趣低,逃课、应付上课等现象严重。本文论述了法律基础知识教育重要性,概括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法律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高等专科学校的调查显示,专科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在总体上是不错的,但存在许多现实的问题,如学习兴趣不足,述课现象严重。深层次的原因实际上是教学模式老化和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的问题。专科教育职业化转向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实中"淘课"热与"逃课"多并存的现象,通过比较分析,其原因在于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与国内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实施、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师生关系等方面的不同。针对我国教学实践,提出"逃"变"淘"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5.
逃课归因多种,更多关注逃课本身,而没有从逃课机制上进行归类总结,缺少教育制度、文化传统的反思,并需要回应“钱学森之问”。文章采用分层抽样法、访谈法、数据检验等分析造成我校大学生逃课的主要问题,将其归结为专业设置、选课机制不完善、课程自身、学生个人四个方面原因。针对逃课现象,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勾勒分类型的逃课机理,提出我校本科生逃课的教学改进、学生制衡措施。从大学生逃课现象引发教育反思,认为:(1)在新生入学时要抓住入学教育,使其树立清晰的人生目标,明确肩负的历史使命,增强崇高的社会责任感。(2)治理学生逃课的根本不在学生而在教师。(3)一定要加强校园学风建设,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6.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校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对大学生语言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面对当前高职英语教学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探讨高职英语课堂危机的成因,寻求有效化解课堂危机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正是本文写作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Childhood maltreatment is associated with eating disorders, but types of childhood maltreatment often co-occur.ObjectiveTo examine associations between childhood maltreatment patterns and eating disorder symptoms in young adulthood.Participants and SettingData came from the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to Adult Health (N = 14,322).MethodsLatent class analysis was conducted, using childhood physical neglect, physical abuse, and sexual abuse as model indicators.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adjusted for demographic covariates were conducted to examine associations between childhood maltreatment latent classes and eating disorder symptoms.ResultsIn this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U.S. young adults (mean age = 21.82 years), 7.3% of participants reported binge eating-related concerns, 3.8% reported compensatory behaviors, and 8.6% reported fasting/skipping meals. Five childhood maltreatment latent classes emerged: “no/low maltreatment” (78.5% of the sample), “physical abuse only” (11.0% of the sample), “multi-type maltreatment” (7.8% of the sample), “physical neglect only” (2.1% of the sample), and “sexual abuse only” (0.6% of the sample). Compared to participants assigned to the “no/low maltreatment” class, participants assigned to the “multi-type maltreatment” class were more likely to report binge eating-related concerns (odds ratio = 1.97;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52, 2.56) and fasting/skipping meals (OR = 1.85; 95% CI: 1.46, 2.34), and participants assigned to the “physical abuse only” class were more likely to report fasting/skipping meals (OR = 1.35; 95% CI: 1.04, 1.76).ConclusionsThis study provides evidence that distinct childhood maltreatment profiles are differentially associated with eating disorder symptoms. Individuals exposed to multi-type childhood maltreatment may be at particularly high risk for eating disorders.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中经常出现走神、看课外书、消极参与、聊天、睡觉、逃课等问题行为,其产生与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教学评价、教学环境等因素相关,是各因素的综合反映。要预防课堂问题行为,师生间应增进沟通,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及时发现问题行为的征兆,才能避免或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必修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存在。影响了高校的教学和管理秩序,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构建大思政平台是保障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的根本。  相似文献   

20.
The Wenhsing Street Primary School starts to liven up at 7 a.m., though classes don't begin until 8. The pupils on duty for the day come to clean up the classrooms, groups of colorfully dressed girls assemble in the schoolyard to play their favorite game, skipping a rope of rubber bands. A group of boys, their foreheads beaded with sweat, pursue a small football across the playing field. The morning sun illuminates eight large characters painted in white on the red brick wall of the four-story school building - Chairman Mao's admonition to the children of new China: "Study well and make progress every d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