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文学鉴赏是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精神审美活动。读图时代的到来悄然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人们更青睐通过图像的方式摄取资讯,获得阅读资源。视觉冲击带来的快感使图像大行其道,图像剥夺了文字带给读者的联想体验,导致思维惰化。人们满足于快速、浅显阅读带来的快感,文学鉴赏之类深层思维发展被抛至一旁。  相似文献   

2.
周洁 《林区教学》2010,(5):42-43
文学鉴赏是读者对文学作品进行鉴定和欣赏的行为,是读者接受作者通过文学作品传递的信息,以读者的主观意识作出反馈的过程。文学鉴赏是具有主观性与社会性的文化判断与文化扩展,体现出丰富与多样化的特性,文学也借助于鉴赏的特性得到文化上的增值与延伸。作者的文学创作和读者的文学鉴赏组成人类社会文学活动的整体,这不仅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社会文化体系的基础性构成。文学鉴赏中重要的心理机理是社会感情与社会态度。  相似文献   

3.
文学思维是文学研究一个难以回避的课题,情感取向应该是文学思维的核心因素。从远古的神话到现代的荒诞派文学,离开了情感就无法进行解读。情感取向不仅体现在文学创作中,同样体现在文本内涵以及读者解读等整个文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4.
文学鉴赏是读者对文学作品进行鉴定和欣赏的行为,是读者接受作者通过文学作品传递的信息,以读者的主观意识做出反馈的过程。文学鉴赏是具有主观性与社会性的文化判断与文化扩展,体现出丰富与多样化的特性,文学也借助于鉴赏的特性得到文化上的增值与延伸。作者的文学创作和读者的文学鉴赏组成人类社会文学活动的整体,这不仅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社会文化体系的基础性构成。文学鉴赏中重要的心理机理是社会感情与社会态度。  相似文献   

5.
文学阅读是人类带有普遍意义的行为,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与交流。通过文学阅读,读者首先在语言所能营造的境界和意味中领悟语言艺术的快感与精妙。深层次上,通过文学阅读,读者还可不断获取对人生、人性、人与自然、社会交往和文化,乃至善与恶的本质感悟。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6.
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20世纪中国曾激起了奇特的回响.伴随着历史风云的变幻,我国读者对这部作品的理解、接受和阐释在不同时期呈现出截然有别的特点.这一文学接受现象不仅体现了俄罗斯-苏联文学对于中国现代文学进程的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度,而且映照出20世纪中国文学接受外来文学发展演变的一个侧影.  相似文献   

7.
小学读者主要是指童年期读者,他们的心智特征决定其对童年文学的阅读期待,由此产生了他们对童年文学的阅读需求的种种表现。引导小学读者阅读童年文学有助于小学阶段实施成功教育,它对小学阶段开展创新教育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8.
学前读者主要是指婴幼儿读者,他们的心智特征决定其对婴幼儿文学的阅读期待,由此产生了他们对婴幼儿文学的阅读需求的种种表现。引导学前读者阅读婴幼儿文学有助于学前阶段实施愉快教育,为在学前阶段开展创新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文化现象、现实人生、文学活动是一个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也是一个各自拥有着不同的现实人文品格的具体的世界情境。文学活动本身属于这一世界情境的具体品格在于直接纳文学本体与主体及其活动于一体并作为实体形态参与并实现着自身的本体文化与主体生活,本体、主体、实体、活动、作品等等都统一于这一具体的现实形态,但都源于并将导向不同的具体的人生现实和文化结构。同时,文学活动也是文学主体关于文学的创造、制作、销售,接受种种环节的不同运动形态。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文学经典话语权力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下不断嬗变,依靠大众媒介掌握了商业意识形态话语大众读者,已成为建构文学经典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力量。文学经典建构的也形成新的形态:文学经典的"戏仿"和"商业化",进一步体现出大众读者掌握着话语权,这对于文学经典的建构无疑是一种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C.S.路易斯的<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魔衣橱>是圣经文学的一种跨域映射.与<圣经>文本加以比较,小说中的各个人物形象和种种教义,以儿童奇幻文学的形式无处不隐喻着基督教思想的主题和哲理.尤其是书中主角完成英雄蜕变的过程,不仅给读者带来圣爱与宽恕的启示,更让读者深刻理解了光明与黑暗的辩证.  相似文献   

12.
陌生化是文学理论界广为关注的表现形式,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该适当移植原文本的陌生化特质,尽可能延长目的语读者的审美感知历程,增加审美快感.本文从语境的角度,以<围城>译本为例,评析陌生化语言及其翻译.  相似文献   

13.
金圣叹在其小说、戏曲评点中阐发了重要的接受美学思想,主要体现为:重视文学接受活动中接受者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认为文学作品是文学接受的前提;对文学接受心理尤其是审美快感的分析.金圣叹的接受美学思想,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深远的理论价值、启示意义而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4.
人生情境与文学情境密不可分。文学情境就是文学作品中表现特定的或虚拟的人生情景和境地,它与人生情景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体现出人生的精华。本文以台湾作家爱亚的小小说《回家》为样板,阐述了诉诸文学表达的人生情境。  相似文献   

15.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在生活中产生的各种需要都会在大脑的电化学力场中引发相应的张力活动。在文学鉴赏中,读者对作品的“情感参与”也将引起一定的张力活动——这正是鉴赏过程得以维持的基础。同时它也使鉴赏成为一个明显的动态过程。另外,文学鉴赏中的心理张力活动通过适当的艺术处理还可以成为审美快感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位公认的美国文学大师,威廉·福克纳在其著名的代表作<喧哗与骚动>中,将意识流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他频繁地表现意识流是为了直接向读者提供生活的片断,使作品能更加接近真实,同时也是服从刻画特殊人物的需要,从中可以领会到福克纳运用娴熟意识流写作手法而体现出的独特的个人风格.这一崭新的文学形式不仅使他走到了时代文学的前列,而且也给他的精神追求以合适的表现空间.  相似文献   

17.
文学批评首先是文学读者的批评,体现着文学读者对文学及其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不同的文学读者有不同的文学批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类型:一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文学的政治批评;二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文学的人生批评;三是以梁实秋、朱光潜、李长之、李健吾等学院教授或学者为代表的文学的学院批评。这三种类型之间有多种过渡形式,造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诗歌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的主要途径有:诵读创设情境,体会诗歌的情感;创设品析诗歌情境,深入理解诗歌内涵;运用音乐创设情境品析诗歌;表演创设情境,对诗歌学习进行再创造。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诗歌教学,不仅能体现当下新课标的意义和作用,更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文学素质。  相似文献   

19.
法国作家梅里美的中篇小说《卡门》是一部写给男人的童话。小说营造出来的是看似平常的爱情故事,但是包含着几乎所有男性渴望却又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梦想。使得男人们在专为他们打造的童话世界里,放飞心灵、获得快感。而这一切快乐却来源于一个精灵般的、完全不可征服的女人——卡门。这是一部写给男人的童话,使得古今读者,特别是男性读者在童话世界中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与快感。  相似文献   

20.
读者不仅是文学接受活动的中心,而且作为历史性存在他也是对文学文本进行创造性解读的一支重要力量。文学接受中读者的二度创造是通过四种主要形态得以实现。从对这四种形态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文学接受中读者的二度创造对整个文学活动具有积极而巨大的建构作用。所以,欲论及作家文学创造推陈出新的根源,从文学接受活动中的二度创造入手应是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