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多媒体不是唯一的,而应是丰富教师教学的一种延续。其中多媒体课件在音乐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魅力。由于多媒体可将悦耳的音乐、迷人的画面、优美的歌声完美地融为一体,使学生能直观感受音乐所表现出的美,对推动学生进一步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起了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课件在音乐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魅力。由于多媒体可将悦耳的音乐、迷人的画面、优美的歌声完美地融为一体,使学生能直观感受音乐所表现出的美,对推动学生进一步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起了催化作用,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丰富想像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课件在音乐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魅力。由于多媒体可将悦耳的音乐、迷人的画面、优美的歌声完美地融为一体,使学生能直观感受音乐所表现出的美,对推动学生进一步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起了催化作用,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课件在音乐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魅力。由于多媒体可将悦耳的音乐、迷人的画面、优美的歌声完美地融为一体,使学生能直观感受音乐所表现出的美,对推动学生进一步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起了催化作用,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丰富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使学生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课件在音乐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魅力。由于多媒体可将悦耳的音乐、迷人的画面、优美的歌声完美地融为一体,使学生能直观感受音乐所表现出的美,对推动学生进一步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起了催化作用。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肩发学生的思维,丰富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使学生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 ,多媒体课件在音乐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魅力。由于多媒体可将悦耳的音乐、迷人的画面、优美的歌声完美地融为一体 ,使学生能直观感受音乐所表现出的美 ,对推动学生进一步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起了催化作用 ,因此 ,在唱歌教学中 ,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启发学生的思维 ,丰富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 ,使学生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一、创设情景 ,激趣导入新课兴趣是调动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 ,正如托尔斯泰所说 :“成…  相似文献   

7.
高中音乐教学有着它独特的价值和作用,它能够使学生的情操在音乐的陶冶下得到升华,加强学生的音乐、人文素养,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气质。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多媒体设备逐渐引入到了教学领域,现代多媒体设备教学与音乐课堂教学的结合,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下面具体讨论高中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商俊兵 《宁夏教育》2009,(10):69-69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利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正逐步在教学中表现出其独特的、不可忽视的优越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给音乐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运用多嫫体辅助音乐教学,可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增强学生的艺术感受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课件在音乐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多媒体教学它是融声音、图像、色彩、动画诸多特点于一身综合艺术形式的立体化教学形式。它不仅能使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化,使凌乱的知识变得条理化,也能使抽象音乐理论形象化,使音乐形象变得直观具体化,浅显易懂。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音乐教学可大大提高课堂的成效,加强教学的情景性、直观性、示范性,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化。因此,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音乐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应用已经全面进入了教学教育领域,在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形象的画面、清晰的文字、悦耳的音乐创设出新颖独特的教学情境,尤其对于像数学这样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多媒体更能发挥它的独特优势,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下面,笔者就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1.
音乐不同于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可以通过文字充分地叙述;它也不同于绘画艺术,绘画艺术可以借用彩色线条来展示。音乐主要是通过声音短时间迅速传递到人们耳朵里的,如果稍疏忽一点,音乐就会流失过去。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魅力。由于多媒体可将悦耳的音乐、迷人的画面、优美的歌声完美地融为一体,使学生能直观感受音乐所表现出的美,对推动学生进一步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起了催化作用,使抽象的音乐理论表象化,使虚幻的形象直观化。这样能更好地创设愉快的课堂气氛,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通过实…  相似文献   

12.
张岩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15(5):185-185,192
在新课程的环境中,教师和学生将共同营造美的课堂,多媒体技术为音乐课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弥补了传统教学的许多缺憾。在音乐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让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审美功能、丰富学生的想象思维、使学生能够在音乐教学中更有效地运用多媒体去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真正让多媒体更好地为音乐新课程服务。  相似文献   

13.
郑越 《成才之路》2013,(3):86-87
多媒体音乐教学将形、声、色、动感等优势集于一身,发挥了其独特的教育价值。把握好多媒体的运用时机,充分发挥它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优化音乐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4.
吴红宇 《考试周刊》2009,(34):224-224
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多媒体教学已广泛运用于音乐教学中,它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学性,独特的魅力,越来越受到音乐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已成为潮流。但如何有效应用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本文对多媒体辅助音乐课堂教学的优势及存在问题进行了阐述,以期在今后的多媒体教学中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多媒体课件能容纳大量的信息,并迅速地反映给学生;通过画面、图片的一系列处理后,使抽象的音乐变得通俗易懂,更加形象化;可以将悦耳的音乐、迷人的画面、优美的歌声完美地融为一体,使学生直观感受音乐所表现出的美,对推动学生进一步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具有催化作用。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趣,  相似文献   

16.
在音乐欣赏课中适当地、恰如其分地使用电教多媒体手段,就能把音乐欣赏课上真、上活、上美。在音乐欣赏课《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更快地认识并熟悉四种西洋木管乐器的音色和形状结构特点时,我通过多媒体分别播放每一种乐器演奏的MIDI音乐片断,然后利用多媒体将每种乐器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学生对每种乐器从音色到形状都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样,学生在欣赏乐曲的过程当中就能自然分辨出不同乐器的音色,从而更进一步地去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感。通过教学实践,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实用性极强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  相似文献   

17.
裴明莉 《甘肃教育》2011,(10):62-62
当前,多媒体已广泛运用于音乐教学中,并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但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一些音乐教师过于注重多媒体的表现形式、使用方法,而在如何体现音乐艺术的特点方面却重视不够。那么,音乐教师怎样在课堂上找准使用多媒体的最佳时机,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的功效,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得到发展,使音乐教学过程更加完美呢?下面浅谈几点笔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表达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下面就如何运用多媒体课件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作用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激发动机培养兴趣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课件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以其直观、生动的效果,对音乐欣赏教学有着独特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一特有功能,变静态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科技的时代,信息技术的时代,计算机多媒体也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在现代音乐课堂教学中,正确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能够让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了解音乐、表现音乐,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下面我就个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手段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音乐是人文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音乐学科不是入学考试科目,学生普遍不重视音乐课,因此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成为音乐课的重要教学目标。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鉴赏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师要注重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本文主要从歌唱课、感受和鉴赏、创造三方面探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