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艺垚 《学子》2014,(8):45-45
纵观古今中外的德育史,爱心都被认为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和社会的灵魂。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孟子讲“王道”,都是以爱为核心的。对于一个人的个性发展而言,没有什么能比爱心和善良更重要的了,这是孩子将来亲和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学校和家庭并行,成了最重要的爱心培育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2.
汾阳市教体局以“五个一”德育活动,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一是举办一次道德讲堂,讲述身边好人的道德故事,分享身边好人的道德感悟,引导教育工作者省身修德、自我提升。二是举办一场德育讲座,广泛宣传以诚信、爱心、善良、责任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基础的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3.
爱心     
妈妈一直教育我,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做善良的人就是做有爱心的人。我问妈妈:“什么样的人是有爱心的人呢?”妈妈总是回答我:“你会在生活中体会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德育是个系统工程 ,必须整体实施 ,全面推进。具体说应该从“严、爱、早、实、新”五方面着手。时代要求与高等教育的职责决定了德育必须“严”字当头 ,从严治“育”。从严治“育”体现在“严教”、“严学”两方面 ,就是从严治教 ,从严治学。“爱”是“以人为本”的最高体现 ,是德育必须张扬的旗帜。“爱”具体表现为服务、尊重与爱心。“早”主要体现德育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提前性。德育工作者应是消防队员 ,不是救火队员。德育工作者应时刻准备着。这种准备不是停留在“招之即来 ,来之能战” ,而是更高层次的“预案”准备即工作的前瞻…  相似文献   

5.
从德国“善良教育”反思中国的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德国“善良教育”的具体内容及实施方法,进而发生了对“善良”、“善良教育”内涵之解读,由此引发对中国德育在最终目的、价值取向和教师角色等方面的反思。  相似文献   

6.
1前言 德育工作是一项育人工作,光荣而艰巨。作为德育工作者,应该做到“五心”和“五勤”,才能使工作卓有成效。 2“五心”:爱心、耐心、信心、虚心、恒心 2.1爱心是德育工作的前提作为德育工作者,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有一颗公允之心,既关心“金凤凰”也重视“丑小鸭”。  相似文献   

7.
德育功能层论——兼评德育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德育功能讨论中存在的两个问题,指出:第一,要立足于学科发展来提出问题,提出“真”问题;第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事实问题与价值问题相对区分。作者认为,要把德育功能研究推向深入,目前应解决三个层次的问题:第一个层次是德育功能与教育功能的关系;第二个层次是多种德育功能之间的关系;第三个层次是每一德育功能的实现机制。文章提出,德育功能的实现,受到德育期望、德育结构和德育效果的制约。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一种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新方法——座谈式德育谈起,它改变了德育的形式——改“课堂德育”为“座谈式德育”,改变了德育的主体——改“老师对学生的单纯说教”为“毕业生与新生的座谈互动”。因此,我们主张构建中职德育教育的新模式——座谈式德育。  相似文献   

9.
冉东 《四川教育》2008,(12):16-16
小学生都很善良,爱帮助人,但当他们的善良遭遇谎言甚至欺骗时,很容易产生“都是善良惹的祸”的逆反心理,甚至不愿再相信人,不愿再帮助人。如何让孩子的精神世界里善良战胜丑恶,又让他们的爱心不被利用?教会孩子甑别与选择,让善举落到最需要帮助的人身上,这是教育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德育目标的层次、域分问题是德育研究领域的一个复杂问题,它内在的要求二者实现辩证联结。所谓德育目标的“层次”.主要是指德育目标在德育过程中,按照受教育者的特点及相应的目标要求而形成的不同水平或者不同阶段的标准。所谓德育目标的“域分”.主要指德育目标按其内容的不同方面所形成的领域标准。同一层次的德育目标,往往是由不同域分的目标构成的,同一域分的德育目标,又是由不同的层次连接而成。只有实现这两者的辩证联结,才能真正形成德育目标的有机系统。  相似文献   

11.
在实践哲学领域中,特别是在康德的哲学思想中,其运用纯粹理性的方式对意志自由和至善做出了深刻的论述。而在近代以来,人们充分挖掘理性的同时,依然认识到追求至善是人的自身的目的所在。对道德至善与意志自由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得出意志自由是实现道德至善不可缺少的前提,并且实现道德至善又是意志自由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2.
从心理学角度看,善良是一种人格品质。这种人格品质体现在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等诸方面。古今中外很多哲人都有过对于善的研究与论述,但对于善的含义也没有统一的定义。善往往成为文章中的字眼,善良往往成为评价人的品格的具体字眼。善良是大多数人的心理需求;善良是不可以悬置的;善良是社会和谐的原动力。国家和政府对某种道德的肯定与倡导,是道德实施与发展的最重要条件。我们国家也应该把自己国家的道德基础和价值理念概括性地提出来,大力提倡。这种概括性的提法可以是:"善良的民族、和谐的社会、富饶的国家、和平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
从进化的观点看,人类的道德有其自然史的基础。进化生物学的研究表明,社群动物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基于总适合度的先天利它现象,即本能的善。而人类在其长期的文化进化过程中由于突破了基于总适合度的先天利它性的界限,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类相对于动物成为一个"道德的物种"。人类进化的历史表明,道德扩展是一个不断扩大着的圈子,而每一次这样的扩展,都是人类道德的一次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4.
从词源上分析,德育指道德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事实,其本质是教人“向善”和“求善”。德育的这种本质性认识要求我们必须以“善德”为核心重新构建德育的内容体系,建立起相对独立的道德教育体系、公民教育体系、政治教育体系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立足于道德教育,整合其他各种教育活动,全面培养人的良好品格。  相似文献   

15.
以卢梭的著作为基础来考察卢梭的道德观可知:首先,卢梭区分了人的两种道德,一种是出自天然怜悯心的自然状态下的自然道德,一种是社会状态下的社会道德,并认为后者低于前者;其次,卢梭也触及了社会状态下出现的群体、群体的两种道德、群体之间的规则和群体道德问题。自然状态下的群体规则是自然法,社会状态下则依靠基于理性的法律和制度,即人为法。在各自的两种状态下,群体道德均低于个体道德,但群体社会道德高于群体自然道德。文章还尝试对作为群体的国家之间的规则,以及国家内一个个群体所处的状态和规则进行考察与反思,同时对卢梭提出一点批评.并对群体道德低下的原因作了一点思者.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是中华伦理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具有四大基本特征,即合知行基础上的以行为旨归,合内外基础上的以内为根本,同真善基础上的以善为核心,一群己基础上的以群体为最高价值取向。此外,强调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社会德育的密切联系,持“生活即德育”的大德育观,也是中国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7.
病理性德育在归因争论上呈现出责任泛化的尴尬现实,对病理本体之教育进行原点审视,有助于打破这种尴尬找到症结所在。人们在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同时,往往将教学缩水为纯粹的知识和技能的教与学,遗忘了教学本身所承载的道德承诺——善和美的教学。回归教学的道德使命是善的必然诉求,维护个体的主体性、相互付出努力和回归本真是教学道德性得到确证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8.
许春樵的长篇小说《男人立正》是一部关注底层社会下岗工人生活的长篇现实主义力作,传达出对潜藏在人性美背后的深层次社会存在与道德困境的焦虑,努力挖掘寓于其中的人性元素、道德元素以及文化元素。以悲情的姿态、悲壮的人物,反思现实,审问灵魂,为人性讴歌,为社会赎罪。旨在于挽救迷失道德信仰的现代社会的“人”。  相似文献   

19.
康德一反过去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的传统善恶观(善恶先天存在,并决定道德法则),完成伦理史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认为道德法则先于善恶,并决定善恶。善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对于道德法则的遵守与否,并是否将其作为唯一的动力源和行为准则。康德认为作为现象界和本体界的双重性的人有着向善的能力和向恶的习性,但理性的人最终会运用道德法则的绝对力量战胜恶,恢复向善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实践理性批判》的辩证论中,康德提出"至善"的概念。"至善"实质是康德解决"德福关系"的核心理念。在现实世界,"德福关系"并非一致;相反,二者之间存在二律背反。为解决"德福关系"的一致,即寻求"至善"的实现,康德引出自由、灵魂不朽、上帝三大"公设",使其道德哲学最终通往宗教神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